王国琴;牛霞;张志军;王小荣;邵凤勤;刘安诺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个特殊的医疗环境,其集中了很多危重患者,集中了大量现代化先进的监测治疗仪器,使得ICU护士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同时,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现代化的监护技术对ICU护士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此培养 ICU 专科护士迫在眉睫[1]。而重视和发展护士核心能力,将会优化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提高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使护士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以及自我成就感,从而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的个人发展,促进护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2]。现将我国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培训现状的研究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富;方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头面部整形美容术后患者多采用不同规格注射器进行伤口负压引流,在固定注射器时以往多采用胶带固定,然而由于胶布的黏性不牢固,注射器有硬度没有弹性,加上引流液的重力作用,易引起注射器脱落。患者活动时脱落的可能性大,存在脱管风险。如果把注射器用胶布直接固定在皮肤上,不仅容易在皮肤上产生压痕,而且有些对胶布过敏的患者可在皮肤产生水疱及湿疹,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固定物进行了改进,在临床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付艳;刘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间伤口门诊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纱布结合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相同时间点两组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次数、换引流管的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36,P<0.05)。治疗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堵管率、换引流管的次数分别为94%,12 d,0%,3.2次,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8 d,70%,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2,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能提高细菌的清除率,防止引流管堵塞,减少引流管的更换次数,缩短创面的清洁时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孙淮庆;陈晓钢;李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素质需求,发现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护理教育质量。方法2012年9月对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实习的97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护生对护理带教教师职业素质的需求。结果87.5%的中专护生希望临床带教教师为中专学历,71.6%的大专护生希望临床带教教师为大专及以上学历,81.3%的中专生对带教教师的需求是护师,护生首选临床带教教师工作年限在6~10年,希望带教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操作技能为重要,个人素质以尊重护生为重要的需求。结论医院要重视护生的带教需求,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带教教师,合理制定护生带教目标。
作者:张莉莉;任珍;包志英;李星明;袁晓青;汪巧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操作技术的分类分级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及实施护理岗位技术准入和管理,提供初步的信息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邀请100名护理专家运用头脑风暴法罗列现在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邀请35名护理专家参与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评价;根据护理技术的性质及难易程度不同,将护理技术分类分级。结果确定了92项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根据护理技术的性质不同,将护理技术分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两类;根据护理技术的难易程度不同,将护理技术分3级。结论护理技术难度评分符合临床解释,可作为护士分层次、分阶段技术操作培训及制定护理人员岗位技能准入标准的依据。
作者:张洁;刘莹莹;张凤兰;刘学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截石位与下肢水平位两种不同体位对行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时间进行编号分组,观察组44例(单号),对照组40例(双号),对照组常规采用截石位摆放下肢,观察组采用平卧位水平摆放下肢。记录两组体位安置前、安置即刻、安置3 min、体位恢复前、恢复即刻、恢复3 min BP、HR、中心静脉压( CVP)的变化及术后24,48 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体位安置前SBP、DBP、HR和CVP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安置即刻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18.60±10.25)mmHg,(75.21±5.67)mmHg,(75.44±6.88)次/min,(8.16±1.08) 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3.90±9.52) mmHg,(94.06±6.19)mmHg,(97.05±6.78)次/min,(10.94±1.19) 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445,-2.360,-2.685,-2.482;P<0.05)。体位安置后3 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和CVP分别为(130.20±9.53)mmHg,(74.86±5.01)mmHg,(81.24±13.19)次/min,(7.44±1.69)cmH2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0.96±6.79)mmHg,(95.02±7.92)mmHg,(95.80±9.91)次/min,(10.62±0.9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2.630,-2.419,-0.889,-2.429;P<0.05)。观察组体位恢复前、体位恢复即刻SBP、DBP、CVP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2,-2.345,-2.551;2.790,-2.362,-2.569;P<0.05),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909,-0.953;P>0.05);两组在体位恢复3 min后SBP、DBP、HR和CV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非切口疼痛5例,麻木2例;对照组发生非切口疼痛21例,麻木27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590,36.735;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下肢水平仰卧体位有助于满足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手术需要,大限度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和平衡,降低被迫性体位对肢体神经血管压迫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增进患者舒适感。
作者:李媛;何丽;董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实习期是护理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护理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成为护理工作者的过渡期,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护生实习是否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都需要通过对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客观、可靠、公平的评价,才能给出答案。本文就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评价者、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严玲;叶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采用新的方法对肠道准备用药进行重新评价,探讨一种有效的肠道准备用药及措施,以提高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成功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门诊或住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965例,其中单纯结肠息肉患者762例,完成研究的患者为85例。按自身对照设计原则,85例患者均半年复查一次肠镜,共复查3次,每次复查前随机给予口服3种泻剂(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中的1种准备肠道,每例患者3次复查口服泻剂不重复。按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口服20%甘露醇组)、B组(口服50%硫酸镁组)、C组(口服番泻叶组)。对3组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度采用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提出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BBPS )进行评分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全结肠肠道清洁效果P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H分别为1.103,1.377,0.179,0.160;P>0.05)。结论口服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在肠道清洁效果上无差异,肠道清洁效果与用何种药物准备肠道无关。护理健康教育可能是肠道准备中影响肠道清洁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弘炎;李克学;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约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红斑及其以上的放射性皮肤反应,其中湿性脱皮的发生率为10%~15%[1]。放射性皮肤损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2]。四川省肿瘤医院长久以来放射性皮肤损伤均由医生处理,其换药的方法为局部碘伏消毒,涂抹庆大霉素,TDP烤灯烤。随着伤口治疗专业小组的成立,伤口治疗知识得到更新,发现传统伤口处理方法存在诸多问题,经与医生沟通后,由伤口治疗专业小组介入放射性皮肤损伤处理。本文通过对43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采用现代伤口处理方法--湿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因放射性皮肤损伤暂停放疗的时间,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好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刘真君;姜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骨科常用甘露醇、七叶皂苷等药物用来消除患肢的水肿情况,但高浓度药物所导致的输液肿胀和静脉炎的情况也随之增高。硫酸镁,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而50%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则相应的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在我科常被临床用于输液渗漏的局部消肿。一次性棉卷是一种石膏衬垫,吸水性高、透气性好、弹性高。可防止绷带在固化过程中放热烫伤皮肤,具有防护皮肤摩伤及保持皮肤清洁的作用。在发生药物外渗后我们常用的50%硫酸镁湿敷方法是用纱布蘸取硫酸镁后直接敷在药物外渗处,若纱布干结,再适当加入硫酸镁,直至肿胀消除。笔者将该方法进行适当改进,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娟丽;徐瑞璟;罗凯燕;陈晶晶;谢馨;朱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采用国际通用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 MBI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253,9.677;P<0.05);随访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及MBI分别为(55.2±5.1),(62.9±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5±4.2),(42.3±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5,3.17;P<0.05)。结论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的残疾发生,缩短病程,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金晓琼;陈欣琼;林斯;叶琳琳;余晗;徐丛;周武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氧疗不仅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也是抢救危重患者时护士能独立处置的急救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需要吸氧治疗的患者较多,当患者因为病情允许间断吸氧,需要外出检查暂停吸氧,或因为实施间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对氧气管的处理一般是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干净纸巾保护氧气管鼻塞部位,氧气管缠绕在墙壁的氧气流量表上;另一种是用塑料袋收纳氧气管,然后放在患者枕下或氧气流量表上。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不足:氧气管鼻塞用纸巾保护,纸巾容易脱落,氧气管缠绕长度不一,有的甚至掉落地上,不仅污染氧气管,也可能因为反复缠绕导致氧气管打折而进一步影响吸氧效果;塑料袋的材质、颜色、大小规格不一,既可能污染氧气管,也影响病室美观。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出一种专门的氧气管收纳袋,临床应用方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焦虑的临床效应。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SAS评分分别为(53.42±5.81),(53.33±5.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出院前分别为(40.37±4.32),(50.23±5.62)分,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1)。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侯晓慧;黄雪芬;马钱凤;杨春霞;黄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上使用胃管的患者很多,为了保证治疗,胃管的妥善固定,防止胃管脱出在胃管的护理方面尤为重要。现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三固定法”介绍如下。
作者:潘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腰腹带在外科腰腹部手术后减轻患者伤口疼痛、防止伤口裂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腰腹带采用布质多头腹带制成,容易滑脱,特别是固定时必须采用打结方式,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同时医生换药时需将腰腹带整体取下,操作繁琐,包扎时也只能将腰腹带压住引流管,极易使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不利于引流。针对泌尿外科专科情况,我科根据患者的手术特点自制一种多功能腰腹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靖;江春倩;金秋;饶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半量与全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外伤患者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54例中重症脑外伤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全量组77例,半量组77例,全量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250 ml持续静脉滴注,半量组患者给予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全量组静脉留置时间<4 d占37.67%,4~6 d占41.56%,7~10 d占20.77%,>10 d占0.00%,明显优于半量组的22.08%,36.36%,38.96%,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4,P<0.05);患者处于昏迷/昏睡状态时,半量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10 d患者所占比例为4.25%,明显高于全量组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0,P<0.05);全量组血管Ⅰ度损伤25例,Ⅱ度损伤21例,Ⅲ度损伤15例,损伤程度明显较半量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469, P<0.05)。结论对于输液时间长、处于昏迷或昏睡状态以及老年患者应采用适宜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同时提高对皮肤血管的针对性护理,预防药物引起的血管组织损伤,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冬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人乳头瘤病毒( HPV)女性感染者的常见心理反应,为心理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287例HPV女性感染者进行心理反应及焦虑程度调查。结果 HPV感染者心理反应主要有羞耻感、恐惧感及负罪感等;单一与多重HPV亚型感染组的SAS评分分别为(53.17±13.73)和(55.42±10.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3,P>0.05);高危HPV亚型感染组SAS评分为(68.14±16.73)分,高于低危HPV亚型感染组的(40.25±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1)。结论 HPV首次检出者心理反应主要有羞耻感、恐惧感及负罪感等,高危HPV亚型感染患者的焦虑情况较低危HPV亚型感染患者更明显。
作者:杨真;侯剑;李小欢;袁小林;张青;张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VIP门诊通过对孕中晚期初孕妇实施系统运动及饮食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产科VIP门诊就诊的97例初孕妇作为干预组,同期在同一医院普通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274例初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排除运动禁忌并自愿选择阴道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对两组孕妇临产前胎先露高度、宫口扩张程度、孕妇体质量,产程所需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70.1%,高于对照组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88,P<0.01),干预组胎先露高度为(-0.65±1.15)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干预组总产程、第一产程所需时间分别为(369.10±166.82),(334.72±165.6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39.48±177.93),(403.06±17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7,-2.53;P <0.05);干预组孕妇分娩前体质量和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74.70±4.80)kg,(3489.00±66.89)g,均小于对照组的(77.80±4.70)kg,(3680.00±54.6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3,1.12;P<0.05)。结论通过VIP门诊限号诊治患者数,每天接诊15例,孕妇得到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可控制孕妇体质量增长过度,减少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产程。
作者:赵芳芹;董荣芝;邱金花;吕攀攀;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深入了解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为医护人员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13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后悔、担心、猜疑、恐惧、平静、接受6个复杂的心理变化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缺乏照顾的知识和技能、经济负担重和生活节奏打乱。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家属的感受包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两个方面,迫切需要医务人员专业的支持和心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轻家属的身心压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陈素锦;周亚梅;张萍;蒋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