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梓乐
目的 探析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ICU监护病房2011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9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及棉球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方法比较两组口腔异味程度及口腔清洁度.结果 观察组38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口腔异味情况,所占百分率为80.9%,显著高于对照组3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口腔清洁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口腔清洁评分为(11.4±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为(18.6±2.7)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刷刷牙结合温开水冲洗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并清除细菌、防止细菌移位,提高口腔清洁度,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操作简便.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有精神食欲欠佳、喂养不耐受或腹胀、发热、黄疸、呼吸暂停、硬肿、循环欠佳;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46例(39.31%),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21例(17.9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早发型败血症患儿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本地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以血培养药敏试验选择的抗生素为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吴伟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5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临床给药治疗,明显缓解18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无效患儿已采取转院治疗.经统计可知治疗好转率高达9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极大的改善.
作者:吕灵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鹤岗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治疗,6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7例较重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溶栓,3例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介入溶栓后出血死亡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应早期、长期使用,疗效稳定、安全可靠,针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杨刚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分析2010年5月-2013年8月的50例前列腺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后病史资料,并与同期体检健康的男性50例对照.结果:前列腺综合症患者治疗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为(192.4±56.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3±61.4)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s-Ⅱ)含量为(0.83±0.2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6±0.06)ng/L;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为(2.42±0.4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8±0.04)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2、6.726、4.451,P<0.05).前列腺综合症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为(220.7±52.3)μg/L,仍低于对照组的(262.3±61.4)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含量为(0.47±0.06)ng/L,与对照组的(0.46±0.06)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6含量为(0.13±0.04)ng/L,仍高于对照组的(0.08±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含量以及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231、-0.5327,P<0.05).结论:前列腺综合症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升高,及时监测上述指标能较为准确的了解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光豪;曾华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均为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实施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叶红;杜果;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社会、物质、躯体等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竹婴;黄亚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全身性感染治疗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感染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记录治疗前(T0)、治疗后6h(T1)及24h (T2)等时段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变化情况;根据入组患者并发院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A组,n=48)和正常组(B组,n=152)两组,对比其上述三时段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变化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EGDT后,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乳酸清除率则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各时段内血乳酸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B组在T1及T2时段内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检测作为评估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提升治疗针对性及有效性.
作者:丘文凤;罗伟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重症大咯血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及对症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33例康复出院,3例好转留院继续治疗.结论:患者应该早期正确治疗,可帮助重症大咯血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踝部神经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铁力市朗乡镇卫生院收治的行踝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手术中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19例,1例手术时有轻微疼痛,加少量麻醉药或静脉辅助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踝部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和易于掌握,即使是操作技术不熟练者,满意阻滞的成功率亦相当高.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东莞市莞城医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45例.中西医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干预总疗效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不良现象发生率跟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跟单用常规西药对比,干预总疗效高,有利于促进临床指标改善,且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周怀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满意率达95%.结论:不断完善和改进对老年护理学的,使老年护理学得到更快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宫晶;李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卫生院收治的3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参与本次研究的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均为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术后疼病情况以及复发率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相较于切开挂线术而言,其术后创口愈合速度以及康复速度更快、且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病症复发率较低,因此可将其作为临床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欧阳可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血清学特征以及输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含特发性22例,继发性18例,对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以及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式分析,评价输血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中有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5例,占12.5%,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24例,占60%,IgG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11例,占27.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C温自身抗体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有20例患者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00次,总有效率56%(56/100),部分有效30%,无效14%,有20例患者进行ABO血型非洗涤输注,总有效率为55%,部分有效27,无效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相同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但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能够避免过度使用O型红细胞.
作者:马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对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指标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东莞市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降糖及厄贝沙坦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提升治疗的疗效.
作者:廖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2月-5月大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慢性扁桃体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均痊愈.结论:针对患者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董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5年01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入路,实验组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5.23±10.32) min,切口长度为(9.22±1.23)cm,失血量为(275.62±41.21)mL,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2.63±1.23)d,术后Harris评分为(90.23±3.2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涪陵协和医院心内科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结果:两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LVED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不全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效果肯定,患者心室重构得到改善.
作者:李权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3年期间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通过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儿宁颗粒展开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症状的改善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使用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要好,特别是对患儿发热症状的缓解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练子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清气凉营汤治疗登革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入医院治疗的登革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气凉营汤治疗,记录两组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40±0.86)d、(4.16±1.10)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69±2.17)×109/L、(186.35±26.31)×109/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气凉营汤方联合西药治疗登革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发热、疼痛等,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兆喜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