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文凤;罗伟文
目的: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疾病中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观察组41例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对比两组检出率及观察脑出血直径.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缺血直径为(9.7±2.9)mm,对照组为(6.7±1.6)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阳性率高,且脑缺血直径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严梓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的调查及其耐药性的探究.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352人,其中对呼吸道感染的88例新生儿,进行了痰标本培养,经过收集培养的患儿菌株样本通过ATB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进行测定.结果:共检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28株,占62.22%,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为16株,占35.56%,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为1株,占2.22%.药敏测试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药品中有较高耐药性;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西丁药品中有较高耐药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革兰氏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要根据耐药测试的具体结果合理选择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陶红;周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4种常见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100 g进行称取,平均分为2份,分别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将药材进行炮制减毒.结果:对照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μg/g)分别为:0.57、0.72、0.76、0.64;观察组经过炮制减毒后各成分对应下降为:0.22、0.37、0.28、0.34.观察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炮制减毒法能有效减少药物毒性.结论:依据中药内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给予针对性的炮制减毒法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减少中药内毒性成分.
作者:赖日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重庆市南川区中心血站5名血站采血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暴露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解决对策.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可知,在采血中出现针头刺伤者占总数的50.0%,硬物撞伤占总数的28.6%,血液接触占总数的14.3%,黏膜接触占总数的7.1%.结论:通过分析采血护士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可有助于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降低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职业安全性.
作者:韦海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有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瘁症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出院后复发率为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使用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复发率较低.
作者:王景霞;朱美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鹤岗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治疗,6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7例较重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溶栓,3例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介入溶栓后出血死亡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应早期、长期使用,疗效稳定、安全可靠,针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杨刚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血清学特征以及输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含特发性22例,继发性18例,对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以及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式分析,评价输血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中有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5例,占12.5%,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24例,占60%,IgG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11例,占27.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C温自身抗体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有20例患者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00次,总有效率56%(56/100),部分有效30%,无效14%,有20例患者进行ABO血型非洗涤输注,总有效率为55%,部分有效27,无效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相同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但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能够避免过度使用O型红细胞.
作者:马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开发区医院在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入住普通护理服务病区,观察组入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对比两组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可有效地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马东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5年01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入路,实验组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5.23±10.32) min,切口长度为(9.22±1.23)cm,失血量为(275.62±41.21)mL,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2.63±1.23)d,术后Harris评分为(90.23±3.2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2月-5月大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慢性扁桃体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均痊愈.结论:针对患者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董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结核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的9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使用X线片检查,B组使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C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较3组的检出阳性率和诊断准确率,并观察患者肺结核的各种病灶和征象.结果:A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3.3%、诊断准确率为66.7%,B组分别为100%,C组为93.3%,B组和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的各种病灶和征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和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以代替常规剂量的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因此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可行性更大.
作者:刘金全;朱志嫦;瞿长春;文海忠;郭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哈尔滨市胸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全部完成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22例,显著有效或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二者兼顾综合治疗.
作者:车道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对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指标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东莞市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降糖及厄贝沙坦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提升治疗的疗效.
作者:廖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重点探索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价值.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3例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是为观察组,另外43例患者没有应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仅达到65.1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的88.37%(P<0.05).对照组的医院处理时间、急救处理时间均比观察组长.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76.7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67%(P<0.05),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医院处理时间、急救处理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价值较高,提高了抢救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谢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中风的中医疗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 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中风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30例患者中有18例疗效显著已痊愈出院,有10例效果明显,病情稳定,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进行中风的治疗能够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自制中药三伏贴防治小儿冬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冬病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自制三伏贴治疗,其中支气管炎患者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随诊,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于治疗前,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喘息性支气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5%、93.3%、96.7%;通过电话随访得知,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复发例数分别为2例、1例、1例.结论:在小儿冬病呼吸道感染防治中运用自制中药三伏贴的效果非常好,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廖培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确诊慢性结肠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使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药物停留时间长短、灌肠液外溢次数、大便性状改变及便意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便意、药物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耐受性及舒适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月华;余惠兰;李国虹;陈业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12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指导,在骨髓抑制期减少了肛周感染的发生,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龚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外二科治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CME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两纽带瘤生存率、无瘤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9.6 3±8.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1.26±9.50)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5±1.73)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6.24±1.8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存活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不会增加比传统根治术大的手术风险,且淋巴结清扫个数相对较多,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的无瘤生存率.
作者:余达中;王振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初步了解东莞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在本地区广泛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检测技术,通过分析28 897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中多种氨基酸、酰基肉碱的浓度水平及其浓度比值进行对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召回进行进一步确诊.结果:筛查阳性358例,确诊6例,分别为氨基酸代谢病4例、脂肪酸代谢病2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78%,阳性率为1/4816,阳性预测值为1.68%.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准确可靠,高效、价廉,适宜广泛用于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作者:叶立新;袁晃堆;陈锦国;黄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