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日明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诊断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汕头市潮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20例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87例颅内出血患儿接受颅脑超声检查后,有76例被测出,检出率为87.36%,漏诊患儿为11例,所占比例为12.64%.脑室、脑实质、硬膜下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72.50%、7.50%、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早期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郑少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p16及Ki-67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自2014年3~12月选取连州市人民医院48例,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 28例,CINⅡ 29例,CINⅢ23例,选择同期30例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或正常的标本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所有宫颈组织中的p16及Ki-67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CINⅠ、CINⅡ、CINⅢ p16阳性率分别为14.29%、48.28%、91.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P<0.05).CINⅠ、CINⅡ、CINⅢ Ki-67阳性率分别为82.14%、93.10%、95.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另外,p16、Ki-67阳性表达随CIN等级增高而上升.结论:p16、Ki-67表达可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两者联合测定可作为CIN分级诊断辅助手段.
作者:汪玉;冯晓冬;南进军;徐炜;付小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甲巯咪唑组和丙基硫氧嘧啶组,每组54例,选择疗效观察指标及安全性观察指标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巯咪唑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率优于丙基硫氧嘧啶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高惠娟;刘燚;刁迎斌;刘海彤;杜媛媛;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红系、粒系、巨核系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急性髓白血病(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AML组,另外选取60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MDS组,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主要患者的骨髓细胞造血涂片形态.结果:发现在MDS组为红系>粒系>巨核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为巨核系<红系<粒系.正常健康对照组无异常病态表现.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MDS患者中原始细胞增多是具有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判断,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统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中风的中医疗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 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中风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30例患者中有18例疗效显著已痊愈出院,有10例效果明显,病情稳定,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进行中风的治疗能够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以及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潮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查找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并将新生儿窒息分为轻度窒息组(98例)和重度窒息组(38例),对其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x2检验和回归分析找出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多脏器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羊水混浊为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脐带绕颈.重度窒息组中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为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且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发生与窒息程度、合理复苏、羊水混浊、脐带绕颈明显相关.结论:找到适于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措施,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病因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监护及产、儿科的合作,对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防止多脏器损害的发生,提高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和治疗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裕斌;曾虹;李建东;王伟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东莞市仁康医院就诊的急性期COPD患者32例,视患者病情分别采用无创辅助自主吸氧法、带有面罩的辅助呼吸法及气管插管配合辅助呼吸机的辅助呼吸法.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抢救成功率,计算无创辅助呼吸的总抢救成功率.结果: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抢救总有效率87.5%.结论: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抢救总有效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唐荣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干预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对照组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通过脉搏血氧定量法监测睡眠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数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也就是指在睡觉的每个小时中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4%的合计次数)对两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当4%氧减饱和度指数>5次/h,就可以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结果: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30%的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的患者被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性呼吸发病率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睡眠障碍性呼吸影响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晚间的低氧和再氧合化,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也有关.
作者:梁金花;梁金玲;林俊琼;郭行端;叶志东;黄蕙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口服竹林胺治疗,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并遵医嘱继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同样护理及治疗,在留置导尿管同时使用温灸器同时对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进行艾灸,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少于100 mL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的再次发生率为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能够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导尿效果,降低其再发率.
作者:纪敏;叶永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瓣联合趾甲床断层移植Ⅰ期修复骨外露的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和平外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例患者,其均切取同指或邻指指背筋膜瓣翻转180度后覆盖于指甲床缺损创面,部分拔甲后切取与伤指甲床缺损面积大小相符的趾甲床断层覆盖于筋膜瓣上,用5-0无创伤缝线行间断缝合,打包加压包扎,供区甲板原位回植缝合固定.结果:16例16指均顺利成活,指甲生长良好,平整无明显畸形,外形逼真,捏持能力好,趾及指背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指背筋膜瓣联合趾甲床断层移植Ⅰ期修复骨外露的指甲床缺损手术设计、操作简单,外观良好,对骨外露的甲床缺损修复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明飞;吴祥;陆蕴红;黄忠明;郭桥鸿;雷彦文;张敬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基本特点及危险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脑损伤现象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未发生脑损伤现象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糖检查结果、围产期相关因素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进行总结性的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脑电图异常、低血糖维持的时间在24 h以上、血糖水平在1.5 mmol/L及其以下都和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密切相关;单因素研究显示,惊厥、胎龄、血糖水平、低血糖的维持时间、脑电图异常等与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有明显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厥、低血糖维持的时间在24 h以上、脑电图异常、血糖水平在1.5 mmol/L及以下都是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原因,应尽早干预治疗.
作者:吴琦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应对技能的干预.在治疗前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技能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作者:郭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卫生院收治的3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参与本次研究的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均为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术后疼病情况以及复发率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相较于切开挂线术而言,其术后创口愈合速度以及康复速度更快、且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病症复发率较低,因此可将其作为临床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欧阳可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能谱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接收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良性结节患者为组1,另40例恶性结节患者为组2.另以同时期40例甲状腺正常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能谱CT不同期相的碘浓度值、碘浓度比、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结果:对照组平扫期、动脉期与静脉期的相碘浓度分别为(20.11±6.74)100 μg/mL、(25.88±10.03)100 μg/mL、(40.01±7.97)100 μg/mL,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分别为(-1.27±0.61)%、(-2.35±0.79)%、(-2.93±0.64)%,组1平扫期、动脉期与静脉期的相碘浓度分别为(10.70±4.35)100 μg/mL、(16.51±6.67)100 μg/mL、(28.97±11.34)100 μg/mL,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分别为(-0.79±0.37)%、(-1.30±0.48)%、(-1.93±0.56)%;组2平扫期、动脉期与静脉期的相碘浓度分别为(6.23±3.07)100 μg/mL、(7.79±4.72)100 μg/mL、(17.03±7.95)100 μg/mL,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分别为(-0.45±0.32)%、(-0.79±0.35)%、(-1.16±0.39)%.3组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值和能谱衰减曲线斜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比分别为(0.70±0.43)%、(1.08±0.27)%,组1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比分别为(0.33±0.17)%、(0.70±0.19)%,组2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比分别为(0.25±0.18)%、(0.54±0.15)%;3组静脉期的碘浓度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林裕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2月-5月大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慢性扁桃体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均痊愈.结论:针对患者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董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重点探索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价值.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3例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是为观察组,另外43例患者没有应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仅达到65.1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的88.37%(P<0.05).对照组的医院处理时间、急救处理时间均比观察组长.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76.7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67%(P<0.05),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医院处理时间、急救处理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价值较高,提高了抢救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谢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细胞活性的变化,以及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8例,其中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36例(观察组),未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32例(单纯高血压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比例、IFN-g、IL-4、IL-17以及An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Th1和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8.03±3.16)%和(2.41±0.74)%,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Th2细胞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ngⅡ、IFN-g和IL-17分别为(67.49±13.91)pmol/mL、(29.91±4.02)pg/mL和(16.04±4.17)pg/m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与Th1、Th17细胞比例以及IFN-g和IL-17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AngⅡ水平增高,Th1、Th17细胞活性升高,这种改变可能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梁嘉晖;胡经航;梁裕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状况.采取措施来制定老年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在高血压防治治疗以及保护方面的长处.方法:进行全面调查,搜集近两年相关住院病例,筛选出800余份病例,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对相关指标处理分析.结果:用ACEI来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更有效地缓解心脏压力,降低心率;ARB因为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和耐受性好,因此比ACEI更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人治疗依从性.结论: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和靶剂量达标率;以长期服用ACEI/ARB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用药改善老年高血压的流行趋势.
作者:王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开展回顾性分析,综合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发热23例(95.8%),肝脾大17例(70.8%);淋巴结肿大8例(333%);24例患者中,不明原因有6例(25%);明确病因者18例,其中感染3例12.5%(EB病毒感染2例;大肠杆菌感染并败血症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12.5%);恶性组织细胞病4例(16.7%)恶性淋巴瘤8例(33.3%).结论:嗜血细胞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病程凶险,发病过程中通常会伴随出现各种多器官功能损害问题,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陈伟丰;黎永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就诊的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心梗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在心肌梗死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莫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