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风的中医辨证疗法

张玲

关键词:中风, 中药, 针灸
摘要:目的:对中风的中医疗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 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中风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30例患者中有18例疗效显著已痊愈出院,有10例效果明显,病情稳定,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进行中风的治疗能够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且疗效显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80例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亲情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作者:潘惠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45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5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临床给药治疗,明显缓解18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无效患儿已采取转院治疗.经统计可知治疗好转率高达9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极大的改善.

    作者:吕灵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东莞市第三民医院收治的98例不孕症患者不孕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克罗米芬口服以及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注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组采用基础体温和尿中雌激素半定量检查来指导HMG和HCG的使用时机和药物调整,对照组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厚度来指导HMG和HCG的使用时机和药物调整.治疗结束后,采用超声诊断仪统计两组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并统计两组妊娠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HSS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1,P<0.05;x2=4.404,P<0.05).卵巢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4,P<0.01;t=9.658,P<0.01).结论:对于不孕症女性来说,在治疗期间给予超声监测,对于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以及把握用药时机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临床治疗和检验的融合,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窝沟封闭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让胡路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3年5~10月收治的19例需进行窝沟封闭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封闭术后的6个月~3年进行随访,患者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较为理想,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应用窝沟封闭术在预防儿童龋齿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作者:王宝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于2012年12月1日-2013年12月1日期间,选取东源县人民医院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低通量透析,研究组则接受高通量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血清肌酐以及β2-微球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相应的调查问卷,对不宁腿综合征的程度进行判定.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β2-微球蛋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的提升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率.

    作者:林建华;邹振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术后避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流产妇女在知情选择的基础上及时落实适宜的避孕措施,避免发生非意愿性再次妊娠,以降低重复流产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290例在我院做普通流产术的女性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10名做人流术且接受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女性为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避孕效果.结果:观察组92.1%妇女能够正确掌握避孕方法;对照组50.3%妇女能够正确掌握避孕方法.结论:PAC服务对指导妇女术后避孕起到很有效的作用,明显降低再次怀孕率,为女性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作者:崔雪梅;黄铭儿;钟樱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方案的探讨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甲巯咪唑组和丙基硫氧嘧啶组,每组54例,选择疗效观察指标及安全性观察指标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巯咪唑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率优于丙基硫氧嘧啶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高惠娟;刘燚;刁迎斌;刘海彤;杜媛媛;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和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12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期预防肛周感染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指导,在骨髓抑制期减少了肛周感染的发生,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龚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前列腺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IGFs-Ⅱ和IL-6水平变化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分析2010年5月-2013年8月的50例前列腺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后病史资料,并与同期体检健康的男性50例对照.结果:前列腺综合症患者治疗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为(192.4±56.5)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3±61.4)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s-Ⅱ)含量为(0.83±0.2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6±0.06)ng/L;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为(2.42±0.4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8±0.04)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2、6.726、4.451,P<0.05).前列腺综合症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为(220.7±52.3)μg/L,仍低于对照组的(262.3±61.4)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含量为(0.47±0.06)ng/L,与对照组的(0.46±0.06)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6含量为(0.13±0.04)ng/L,仍高于对照组的(0.08±0.0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含量以及白细胞介素-6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231、-0.5327,P<0.05).结论:前列腺综合症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升高,及时监测上述指标能较为准确的了解病情,为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光豪;曾华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2月于广宁县人民医院60例需要接受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分别应用CT和MRI进行分期诊断,观察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低于IB1期的宫颈癌,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50.0%,MR1组为7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在ⅠB2至ⅡA期的宫颈癌,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6%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ⅡB期的宫颈癌,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5.7%,MRI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前,进行CT和MRI检查对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对低于ⅠB1期和在ⅠB2至ⅡA期的宫颈癌行MRI检查的价值高于CT检查,而对高于ⅡB期的宫颈癌行CT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剑云;林伟清;岑中祯;谢学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368名深圳市7~16岁中小学生对比度视力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深圳市7~16岁中小学生对比度视力状况,为制定预防近视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深圳市一所包含小学及初中学校的学生,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测视力和使用MFVA-200检查对比度视力.所有学生进行初次屈光度检测,并对标准视力表视力≥1.0者再行3个月及6个月屈光度检测.按每3个年级为一组将学生分为低、中、高年3个年级组.采用x2检验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标准视力表视力≥1.0者对应对比度视力状况分别为良好、预警和强力预警.对比度视力为差的学生近视患病率达93.2%.对比度视力状况与年级组递增存在线性趋势(P<0.05).结论:随着年级组的增高,对比度视力状况逐渐变差,对比度视力状况可作为视力发展和近视发生的方向性指标.

    作者:谢静;金守梅;冯运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塞露生理盐水混合液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1∶1开塞露生理盐水混合液加用细小导管灌肠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不完全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0.1%肥皂水灌肠治疗,观察组给予1∶1开塞露生理盐水混合液加用细小导管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腹痛、腹胀、排气排便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恶心呕吐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1∶1开塞露生理盐水混合液加用细小导管灌肠治疗方法,对于治疗不完全肠梗阻患者效果显著,在改善特征性临床症状方面有显著提高.

    作者:林春英;李宝嘉;石秋连;黎坚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用于短暂性脑缺血疾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疾病中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观察组41例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对比两组检出率及观察脑出血直径.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缺血直径为(9.7±2.9)mm,对照组为(6.7±1.6)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阳性率高,且脑缺血直径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严梓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9月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48例患者在经过严格的戒酒及对症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治疗中,应戒酒及适当的护肝,减少肝脏负担,加强教育宣传,改变生活方式能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岩岩;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脑超声诊断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的意义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诊断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汕头市潮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20例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87例颅内出血患儿接受颅脑超声检查后,有76例被测出,检出率为87.36%,漏诊患儿为11例,所占比例为12.64%.脑室、脑实质、硬膜下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72.50%、7.50%、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早期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郑少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炎性继发不孕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多次人工流产术、羊水浑浊及相关因素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继发不孕的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阳江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娩中羊水浑浊的127例患者作为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以盆腔炎及输卵管炎调查表的形式,其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27例作对照组.结果: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刮宫史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羊水浑浊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的平均年龄、孕周以及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的继发不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次人工流产术和羊水浑浊是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可导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龄多产和过期妊娠也易导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力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防止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

    作者:程喜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哈尔滨市胸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全部完成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22例,显著有效或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二者兼顾综合治疗.

    作者:车道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总胆红素的比较

    目的:比较透射比色法(湿化学)和反射分光测定法(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差别.方法:在贝克曼DXC 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强生Vitros 350上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方法学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线性范围、方法学对比及偏倚分析.结果:湿化学法检测Tbil的正常、病理质控血清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2.77%和1.89%,批间CV为3.69%和2.43%;干化学法检测Tbil的批内CV分别为3.65%和2.41%,批间CV为4.88%和3.87%.两者方法的线性范围上限均可达到560.0 μmol/L;80份血样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0.991).线性回归分析经Cusum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曲线显示干化学法相对湿化学法的平均偏倚为3.46 μmol/L.结论:两种方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符合要求;虽然干化学法存在少量的正偏倚,但仍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作者:田峰;齐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东莞市仁康医院就诊的急性期COPD患者32例,视患者病情分别采用无创辅助自主吸氧法、带有面罩的辅助呼吸法及气管插管配合辅助呼吸机的辅助呼吸法.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抢救成功率,计算无创辅助呼吸的总抢救成功率.结果: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抢救总有效率87.5%.结论: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抢救总有效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唐荣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就诊的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心梗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在心肌梗死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莫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