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花;梁金玲;林俊琼;郭行端;叶志东;黄蕙莉
目的:初步了解东莞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在本地区广泛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检测技术,通过分析28 897例新生儿滤纸干血斑中多种氨基酸、酰基肉碱的浓度水平及其浓度比值进行对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召回进行进一步确诊.结果:筛查阳性358例,确诊6例,分别为氨基酸代谢病4例、脂肪酸代谢病2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78%,阳性率为1/4816,阳性预测值为1.68%.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准确可靠,高效、价廉,适宜广泛用于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作者:叶立新;袁晃堆;陈锦国;黄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VR成像(3D)后处理功能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3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MSCT螺旋扫描后采用MPR和VR后处理并与平片进行比较.结果:MSCT横断位可发现细微骨折,MPR、VR能准确显示骨关节损伤部位、类型、严重程度、骨折和脱位的空间位置关系,MPR能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MSCT横断位结合MPR、VR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龙平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的调查及其耐药性的探究.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352人,其中对呼吸道感染的88例新生儿,进行了痰标本培养,经过收集培养的患儿菌株样本通过ATB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进行测定.结果:共检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28株,占62.22%,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为16株,占35.56%,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为1株,占2.22%.药敏测试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药品中有较高耐药性;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西丁药品中有较高耐药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革兰氏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要根据耐药测试的具体结果合理选择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陶红;周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5年01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入路,实验组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5.23±10.32) min,切口长度为(9.22±1.23)cm,失血量为(275.62±41.21)mL,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2.63±1.23)d,术后Harris评分为(90.23±3.2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确诊慢性结肠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使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药物停留时间长短、灌肠液外溢次数、大便性状改变及便意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便意、药物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耐受性及舒适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月华;余惠兰;李国虹;陈业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6例.A组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扩大术治疗,B组行下鼻道开窗术治疗,C组行尖牙窝穿刺治疗,分析探讨这3种鼻内镜治疗的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效率按照x2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牙根麻木发生率,面部肿胀发生率,以及鼻腔粘连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上颌窦囊肿的位置类型选择合适的鼻内镜手术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傅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支气管肺炎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肺炎的常规疗法,对照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在再给予患儿单纯的超短波辅助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患儿维D2果糖酸钙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症状消失<5d的患儿有25例(59.52%),而对照组仅有11例(25.58%),观察组患儿在咳嗽症状的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啰音消失时间<5d的患儿有19例(45.24%),而对照组仅有7例(16.28%),观察组惠儿在啰音的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3.72%,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维D2果糖酸钙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欢;邹伟;张秀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诊断对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汕头市潮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20例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87例颅内出血患儿接受颅脑超声检查后,有76例被测出,检出率为87.36%,漏诊患儿为11例,所占比例为12.64%.脑室、脑实质、硬膜下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72.50%、7.50%、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进行早期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
作者:郑少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自制中药三伏贴防治小儿冬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冬病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自制三伏贴治疗,其中支气管炎患者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随诊,了解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于治疗前,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喘息性支气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5%、93.3%、96.7%;通过电话随访得知,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复发例数分别为2例、1例、1例.结论:在小儿冬病呼吸道感染防治中运用自制中药三伏贴的效果非常好,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廖培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开发区医院在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入住普通护理服务病区,观察组入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对比两组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可有效地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马东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有精神食欲欠佳、喂养不耐受或腹胀、发热、黄疸、呼吸暂停、硬肿、循环欠佳;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46例(39.31%),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21例(17.9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早发型败血症患儿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本地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以血培养药敏试验选择的抗生素为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吴伟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连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母婴同室产妇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对观察组产妇给予反馈式健康宣教,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母婴同室产妇的产后恢复良好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95.0%和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76.7%和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母婴同室产妇进行反馈式健康宣教方式的产后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加快小儿支原体肺炎痊愈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平沙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3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6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加快痊愈速度.
作者:丁俊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外二科治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CME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两纽带瘤生存率、无瘤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9.6 3±8.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1.26±9.50)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5±1.73)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6.24±1.8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存活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不会增加比传统根治术大的手术风险,且淋巴结清扫个数相对较多,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的无瘤生存率.
作者:余达中;王振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均为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3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实施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叶红;杜果;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哈尔滨市胸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全部完成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22例,显著有效或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二者兼顾综合治疗.
作者:车道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瓣联合趾甲床断层移植Ⅰ期修复骨外露的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和平外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例患者,其均切取同指或邻指指背筋膜瓣翻转180度后覆盖于指甲床缺损创面,部分拔甲后切取与伤指甲床缺损面积大小相符的趾甲床断层覆盖于筋膜瓣上,用5-0无创伤缝线行间断缝合,打包加压包扎,供区甲板原位回植缝合固定.结果:16例16指均顺利成活,指甲生长良好,平整无明显畸形,外形逼真,捏持能力好,趾及指背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指背筋膜瓣联合趾甲床断层移植Ⅰ期修复骨外露的指甲床缺损手术设计、操作简单,外观良好,对骨外露的甲床缺损修复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明飞;吴祥;陆蕴红;黄忠明;郭桥鸿;雷彦文;张敬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口服竹林胺治疗,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并遵医嘱继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同样护理及治疗,在留置导尿管同时使用温灸器同时对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进行艾灸,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少于100 mL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的再次发生率为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能够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导尿效果,降低其再发率.
作者:纪敏;叶永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6人,实行传统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30人,实行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分别为(153.97±6.54)min、(300.84±23.54)mL、(12.56±4.75)d、(4.56±2.05)d;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分别为(75.63±2.87)min、(144.00±15.42)mL、(5.45+1.19)d、(1.43±0.52)d.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在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分层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实施护理分层管理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化程序实施护理分层管理,观察实施分层管理前以及实施分层管理之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分层管理之后的医院患者护理满意率、医院医生满意率以及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率都明显高于实施护理分层管理之前,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人员被表扬情况以及投诉情况也明显好于实施护理分层管理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分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医生以及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水平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