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琦梁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康复疗效评分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康复疗效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康复疗效评分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崔太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让胡路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3年5~10月收治的19例需进行窝沟封闭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封闭术后的6个月~3年进行随访,患者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较为理想,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应用窝沟封闭术在预防儿童龋齿的应用中效果较好.
作者:王宝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有精神食欲欠佳、喂养不耐受或腹胀、发热、黄疸、呼吸暂停、硬肿、循环欠佳;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46例(39.31%),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21例(17.9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早发型败血症患儿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本地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以血培养药敏试验选择的抗生素为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吴伟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甲巯咪唑组和丙基硫氧嘧啶组,每组54例,选择疗效观察指标及安全性观察指标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巯咪唑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率优于丙基硫氧嘧啶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高惠娟;刘燚;刁迎斌;刘海彤;杜媛媛;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12月在东莞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以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治疗,中药组加用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汤剂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腰背疼痛缓解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疼痛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总1型原胶原N-延长肽(P1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密度.结果:中药组治疗后腰背疼痛缓解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中药组治疗后腰背疼痛中医证候积分、β-CTX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1NP、ALP、骨密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治疗骨质疏松可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疼痛症状,并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对治疗骨质疏松症发生有一定疗效.
作者:周宇清;麦敏;陈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基本特点及危险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脑损伤现象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未发生脑损伤现象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糖检查结果、围产期相关因素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进行总结性的对比分析.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脑电图异常、低血糖维持的时间在24 h以上、血糖水平在1.5 mmol/L及其以下都和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密切相关;单因素研究显示,惊厥、胎龄、血糖水平、低血糖的维持时间、脑电图异常等与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有明显的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厥、低血糖维持的时间在24 h以上、脑电图异常、血糖水平在1.5 mmol/L及以下都是新生儿低血糖引起脑损伤的重要危险原因,应尽早干预治疗.
作者:吴琦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东莞市寮步医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不仅具有显著的疗效,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方勇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中风的中医疗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 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中风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30例患者中有18例疗效显著已痊愈出院,有10例效果明显,病情稳定,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进行中风的治疗能够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重庆市南川区中心血站5名血站采血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暴露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解决对策.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可知,在采血中出现针头刺伤者占总数的50.0%,硬物撞伤占总数的28.6%,血液接触占总数的14.3%,黏膜接触占总数的7.1%.结论:通过分析采血护士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可有助于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降低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职业安全性.
作者:韦海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3年期间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通过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儿宁颗粒展开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症状的改善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使用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要好,特别是对患儿发热症状的缓解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练子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社会、物质、躯体等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竹婴;黄亚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的调查及其耐药性的探究.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产科分娩的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352人,其中对呼吸道感染的88例新生儿,进行了痰标本培养,经过收集培养的患儿菌株样本通过ATB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进行测定.结果:共检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28株,占62.22%,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为16株,占35.56%,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为1株,占2.22%.药敏测试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药品中有较高耐药性;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西丁药品中有较高耐药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革兰氏阳性杆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较为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要根据耐药测试的具体结果合理选择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陶红;周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罗定市朗塘镇卫生院2013-2014年人工流产人群的年龄分布及认知调查情况.方法:对我院320例人工流产妇女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年龄及对避孕知识、人工流产知识认知情况.结果:人工流产年龄主要集中在20~25岁(45.80%)、26~30岁(31.94%),避孕知识获得途径以书刊、电视或媒体等为主(43.55%),从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61.61%)较高;避孕方式以避孕套(88.39%)、安全期避孕(58.71%)为主;对流产方式了解主要集中于药物流产(32.90%)、手术流产(59.03%).结论:人工流产以20~30岁年龄段妇女为主,存在对避孕知识的认知度较低、避孕方式单一等问题,值得重视.
作者:陈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6人,实行传统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30人,实行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分别为(153.97±6.54)min、(300.84±23.54)mL、(12.56±4.75)d、(4.56±2.05)d;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分别为(75.63±2.87)min、(144.00±15.42)mL、(5.45+1.19)d、(1.43±0.52)d.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在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妥洛特罗贴剂应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挑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患者7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哮喘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妥洛特罗贴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IgE值以及外周血EOS计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超敏C反应蛋白、血IgE值以及外周血EOS计数减少幅度要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剂对于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极大地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治疗时间短,见效快.
作者:谢文锐;吴文红;吴海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可视化麻醉在全麻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36例非头部及颅腔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将1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基于NI监测的可视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法.结果:观察组在术中清醒、术中疼痛、记忆力下降、术后清醒时间四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综合评价分数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麻醉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麻醉方法.
作者:梁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各项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于东莞市虎门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 200例,均对其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检测结果将空腹血糖、服糖后1h、2h血糖3项均正常的孕妇分为正常组,任意一项异常或合并两项及多项异常孕妇分为GDM组.GDM组中单纯空腹血糖值异常为GDM甲组,空腹血糖值异常合并任意其他时间点血糖值异常为GDM乙组,空腹血糖正常而任意其他时间点血糖值异常为GDM丙组.参照75 g OGTT检测结果按照血糖值异常的时间点,1项异常血糖值为Ⅰ组,2项为Ⅱ组,3项为Ⅲ组.观察各组血糖指标异常情况对于妊娠结果的影响.结果:(1) GDM组中早产、大于胎龄儿(LGA)及剖宫产发生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乙组LGA、巨大儿发生情况与丙组相比,相对较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甲组与丙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Ⅲ组与正常组比较,LGA、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中仅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血糖异常指标≥1项或75 g OGTT检测3项时间点血糖值均异常时,不良妊娠率较高,应加强重视并给予干预措施.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脐动脉对胎儿出生体重及身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前诊断为单脐动脉的单胎妊娠胎儿,且分娩后证实为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n=70).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70例正常单胎妊娠胎儿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两组胎儿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出生前胎儿的身高及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脐动脉胎儿较正常胎儿出生身高偏矮、体重偏轻.
作者:柯坚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东莞市莞城医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45例.中西医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干预总疗效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不良现象发生率跟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跟单用常规西药对比,干预总疗效高,有利于促进临床指标改善,且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周怀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5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临床给药治疗,明显缓解18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无效患儿已采取转院治疗.经统计可知治疗好转率高达9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极大的改善.
作者:吕灵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