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王景霞;朱美群

关键词:中药汤剂, 左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有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瘁症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出院后复发率为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使用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复发率较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及血沉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比较,握力及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及VA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剑芬;陈文伟;潘略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5年01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入路,实验组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5.23±10.32) min,切口长度为(9.22±1.23)cm,失血量为(275.62±41.21)mL,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2.63±1.23)d,术后Harris评分为(90.23±3.2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东莞市莞城医院2012年4月-2015年3月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45例.中西医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干预总疗效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不良现象发生率跟西医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跟单用常规西药对比,干预总疗效高,有利于促进临床指标改善,且用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周怀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80例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亲情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作者:潘惠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酒依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酒依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收治的酒依赖患者2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生理依赖症状完全消失23例,生理依赖症状好转5例,心理依赖症状好转10例,无患者死亡.结论:根据病情选择戒酒进度,轻者可一次性戒酒,重者采用递减戒酒法,也可采用厌恶疗法(如使用戒酒硫).戒酒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在戒酒初期.在戒酒和支持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认知治疗,其对戒酒和预防复发能起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金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对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率的影响

    目的:重点探索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价值.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3例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是为观察组,另外43例患者没有应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仅达到65.1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的88.37%(P<0.05).对照组的医院处理时间、急救处理时间均比观察组长.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76.7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67%(P<0.05),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医院处理时间、急救处理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价值较高,提高了抢救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谢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社会、物质、躯体等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竹婴;黄亚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加快小儿支原体肺炎痊愈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平沙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3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6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加快痊愈速度.

    作者:丁俊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肠安汤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肠安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中江县人民医院的8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安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治愈复发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安汤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十分明显,疗后复发率较低.

    作者:陈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研究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结核诊断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结核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的9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使用X线片检查,B组使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C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较3组的检出阳性率和诊断准确率,并观察患者肺结核的各种病灶和征象.结果:A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3.3%、诊断准确率为66.7%,B组分别为100%,C组为93.3%,B组和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的各种病灶和征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和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以代替常规剂量的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因此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可行性更大.

    作者:刘金全;朱志嫦;瞿长春;文海忠;郭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干预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对照组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通过脉搏血氧定量法监测睡眠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数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也就是指在睡觉的每个小时中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4%的合计次数)对两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当4%氧减饱和度指数>5次/h,就可以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结果: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30%的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的患者被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性呼吸发病率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睡眠障碍性呼吸影响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晚间的低氧和再氧合化,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也有关.

    作者:梁金花;梁金玲;林俊琼;郭行端;叶志东;黄蕙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X线和CT检查消化道穿孔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道穿孔使用X线与CT等检查方式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特征与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沙田医院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将80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分别对其使用X线检查与CT检查的诊断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使用CT诊断的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2.5%,B组使用X线检查的方式,诊断准确率为70%,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A组明显高于B组,显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X线检查的准确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CT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从相比X线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临床应用过程中积极作用明显.

    作者:郝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炎性继发不孕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多次人工流产术、羊水浑浊及相关因素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继发不孕的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阳江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娩中羊水浑浊的127例患者作为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以盆腔炎及输卵管炎调查表的形式,其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27例作对照组.结果: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刮宫史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羊水浑浊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的平均年龄、孕周以及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的继发不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次人工流产术和羊水浑浊是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可导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龄多产和过期妊娠也易导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力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防止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

    作者:程喜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清气凉营汤治疗登革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清气凉营汤治疗登革热的效果.方法 选取入医院治疗的登革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气凉营汤治疗,记录两组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40±0.86)d、(4.16±1.10)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69±2.17)×109/L、(186.35±26.31)×109/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气凉营汤方联合西药治疗登革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发热、疼痛等,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兆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妊娠阶段使用胰岛素泵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东莞常平医院进行保胎治疗的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妇女4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A组使用胰岛素泵在左肩三角肌进行胰岛素注射,B组使用自动注射器在左肩三角肌进行胰岛素注射.分别根据糖尿病病因和介入保胎治疗时的孕期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且统计总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的胎儿发育情况良好,A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85.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使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效果优于自动注射器注射胰岛素.

    作者:梁天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的原理探析

    目的:研究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4种常见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100 g进行称取,平均分为2份,分别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将药材进行炮制减毒.结果:对照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μg/g)分别为:0.57、0.72、0.76、0.64;观察组经过炮制减毒后各成分对应下降为:0.22、0.37、0.28、0.34.观察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炮制减毒法能有效减少药物毒性.结论:依据中药内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给予针对性的炮制减毒法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减少中药内毒性成分.

    作者:赖日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45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5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临床给药治疗,明显缓解18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无效患儿已采取转院治疗.经统计可知治疗好转率高达9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极大的改善.

    作者:吕灵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东莞市仁康医院就诊的急性期COPD患者32例,视患者病情分别采用无创辅助自主吸氧法、带有面罩的辅助呼吸法及气管插管配合辅助呼吸机的辅助呼吸法.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抢救成功率,计算无创辅助呼吸的总抢救成功率.结果: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抢救总有效率87.5%.结论:无创辅助呼吸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抢救总有效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唐荣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全身性感染治疗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全身性感染治疗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感染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记录治疗前(T0)、治疗后6h(T1)及24h (T2)等时段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变化情况;根据入组患者并发院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A组,n=48)和正常组(B组,n=152)两组,对比其上述三时段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变化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EGDT后,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乳酸清除率则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各时段内血乳酸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B组在T1及T2时段内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检测作为评估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提升治疗针对性及有效性.

    作者:丘文凤;罗伟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开展回顾性分析,综合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发热23例(95.8%),肝脾大17例(70.8%);淋巴结肿大8例(333%);24例患者中,不明原因有6例(25%);明确病因者18例,其中感染3例12.5%(EB病毒感染2例;大肠杆菌感染并败血症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12.5%);恶性组织细胞病4例(16.7%)恶性淋巴瘤8例(33.3%).结论:嗜血细胞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病程凶险,发病过程中通常会伴随出现各种多器官功能损害问题,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陈伟丰;黎永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