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廖彬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临床指标
摘要:目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对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指标的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东莞市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降糖及厄贝沙坦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提升治疗的疗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可视化麻醉在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可视化麻醉在全麻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136例非头部及颅腔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将1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基于NI监测的可视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方法.结果:观察组在术中清醒、术中疼痛、记忆力下降、术后清醒时间四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综合评价分数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麻醉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麻醉方法.

    作者:梁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6人,实行传统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30人,实行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分别为(153.97±6.54)min、(300.84±23.54)mL、(12.56±4.75)d、(4.56±2.05)d;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尿管引流时间分别为(75.63±2.87)min、(144.00±15.42)mL、(5.45+1.19)d、(1.43±0.52)d.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在治疗子宫以及阴道穹隆脱垂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东莞市第三民医院收治的98例不孕症患者不孕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克罗米芬口服以及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注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组采用基础体温和尿中雌激素半定量检查来指导HMG和HCG的使用时机和药物调整,对照组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厚度来指导HMG和HCG的使用时机和药物调整.治疗结束后,采用超声诊断仪统计两组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并统计两组妊娠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HSS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1,P<0.05;x2=4.404,P<0.05).卵巢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4,P<0.01;t=9.658,P<0.01).结论:对于不孕症女性来说,在治疗期间给予超声监测,对于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以及把握用药时机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临床治疗和检验的融合,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深入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状况.采取措施来制定老年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在高血压防治治疗以及保护方面的长处.方法:进行全面调查,搜集近两年相关住院病例,筛选出800余份病例,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对相关指标处理分析.结果:用ACEI来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更有效地缓解心脏压力,降低心率;ARB因为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和耐受性好,因此比ACEI更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人治疗依从性.结论: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和靶剂量达标率;以长期服用ACEI/ARB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用药改善老年高血压的流行趋势.

    作者:王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安儿宁颗粒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3年期间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通过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儿宁颗粒展开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症状的改善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使用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要好,特别是对患儿发热症状的缓解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练子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60例有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瘁症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出院后复发率为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使用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复发率较低.

    作者:王景霞;朱美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佛山市高明区孕产妇尿碘含量调查及碘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对佛山市高明区孕产妇尿碘含量进行调查,并分析这些孕产妇的碘营养状况.方法:收集我区2011-2012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尿液标本,通过酸消化砷-铈接触法对451名高明区孕产妇尿碘含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在检测的451名高明区孕产妇中有110名孕妇,其中有13名孕妇的尿碘含量比100 g/L低,所占比例为11.82%,有2名孕妇尿碘含量比50 g/L低,所占比例为1.82%,有8名孕妇尿碘含量比800 g/L高,所占比例为7.30%,这些孕产妇的平均尿碘含量为279.8 g/L.结论: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接近沿海地区,含碘食物丰富,使得孕产妇尿碘含量比较高,但是碘营养均衡,可以满足孕产妇自身以及胎儿生理需要.目前的食盐加碘水平比较适宜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

    作者:吴惠强;陈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的选择性作用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的选择性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医院120例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A(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观察组B(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以及对照组A、对照组B,每组30例.对照组A和对照组B进行常规内分泌治疗,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口服来曲唑和西黄丸.观察比较治疗后四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A和对照组A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53.4% (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6.7%、53.3%(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B的症状改善率为76.7%、46.7%(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3.3%和60% (P<0.05).结论: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内分泌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宣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就诊的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心梗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在心肌梗死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合并患有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莫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中风的中医辨证疗法

    目的:对中风的中医疗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 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中风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30例患者中有18例疗效显著已痊愈出院,有10例效果明显,病情稳定,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进行中风的治疗能够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的原理探析

    目的:研究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4种常见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100 g进行称取,平均分为2份,分别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将药材进行炮制减毒.结果:对照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μg/g)分别为:0.57、0.72、0.76、0.64;观察组经过炮制减毒后各成分对应下降为:0.22、0.37、0.28、0.34.观察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炮制减毒法能有效减少药物毒性.结论:依据中药内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给予针对性的炮制减毒法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减少中药内毒性成分.

    作者:赖日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满意率达95%.结论:不断完善和改进对老年护理学的,使老年护理学得到更快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宫晶;李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症大咯血3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重症大咯血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及对症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33例康复出院,3例好转留院继续治疗.结论:患者应该早期正确治疗,可帮助重症大咯血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8例疝气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疝气术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2月大庆市第四医院进行疝气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疝气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疝气术后改良护理.采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9.3±1.9)d,观察组(5.4±2.0)d,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对照组轻度疼痛占70.00%、中度疼痛占24.00%、重度疼痛占6.00%,观察组轻度疼痛占40.00%、中度疼痛占45.00%、重度疼痛占15.00%,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14.1%,观察组5.0%,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术后改良护理对于疝气术后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与误诊.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0~3岁组、3~6岁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6~13岁组;6~13岁组咽峡炎比例高;0~3岁组误诊率高.结论:发病年龄是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作者:李凌雪;任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炎性继发不孕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多次人工流产术、羊水浑浊及相关因素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继发不孕的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阳江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娩中羊水浑浊的127例患者作为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以盆腔炎及输卵管炎调查表的形式,其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27例作对照组.结果: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刮宫史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羊水浑浊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的平均年龄、孕周以及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的继发不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次人工流产术和羊水浑浊是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可导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龄多产和过期妊娠也易导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力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防止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

    作者:程喜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2月于广宁县人民医院60例需要接受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30例,在治疗前分别应用CT和MRI进行分期诊断,观察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低于IB1期的宫颈癌,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50.0%,MR1组为72.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在ⅠB2至ⅡA期的宫颈癌,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6%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于ⅡB期的宫颈癌,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5.7%,MRI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扶正抗癌方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前,进行CT和MRI检查对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对低于ⅠB1期和在ⅠB2至ⅡA期的宫颈癌行MRI检查的价值高于CT检查,而对高于ⅡB期的宫颈癌行CT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剑云;林伟清;岑中祯;谢学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干预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对照组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通过脉搏血氧定量法监测睡眠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数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也就是指在睡觉的每个小时中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4%的合计次数)对两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当4%氧减饱和度指数>5次/h,就可以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结果: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30%的患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的患者被诊断为睡眠障碍性呼吸.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性呼吸发病率和4%氧减饱和度指数值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睡眠障碍性呼吸影响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晚间的低氧和再氧合化,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也有关.

    作者:梁金花;梁金玲;林俊琼;郭行端;叶志东;黄蕙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外二科治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CME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两纽带瘤生存率、无瘤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9.6 3±8.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1.26±9.50)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5±1.73)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6.24±1.8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存活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不会增加比传统根治术大的手术风险,且淋巴结清扫个数相对较多,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的无瘤生存率.

    作者:余达中;王振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外周血效应T细胞各亚群细胞活性变化与Ang Ⅱ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细胞活性的变化,以及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8例,其中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36例(观察组),未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32例(单纯高血压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比例、IFN-g、IL-4、IL-17以及An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Th1和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8.03±3.16)%和(2.41±0.74)%,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Th2细胞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ngⅡ、IFN-g和IL-17分别为(67.49±13.91)pmol/mL、(29.91±4.02)pg/mL和(16.04±4.17)pg/m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与Th1、Th17细胞比例以及IFN-g和IL-17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AngⅡ水平增高,Th1、Th17细胞活性升高,这种改变可能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梁嘉晖;胡经航;梁裕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