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爱军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办法.方法:选取七台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随访得知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生活可自理,从事轻体力劳动无压力.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各类毒性成分内的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方法:选取4种常见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100 g进行称取,平均分为2份,分别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将药材进行炮制减毒.结果:对照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μg/g)分别为:0.57、0.72、0.76、0.64;观察组经过炮制减毒后各成分对应下降为:0.22、0.37、0.28、0.34.观察组山慈菇、草乌、吕宋果、白花曼陀罗中毒性成分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炮制减毒法能有效减少药物毒性.结论:依据中药内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给予针对性的炮制减毒法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减少中药内毒性成分.
作者:赖日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卫生院收治的3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参与本次研究的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均为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术后疼病情况以及复发率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显著,相较于切开挂线术而言,其术后创口愈合速度以及康复速度更快、且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病症复发率较低,因此可将其作为临床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欧阳可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踝部神经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铁力市朗乡镇卫生院收治的行踝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手术中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19例,1例手术时有轻微疼痛,加少量麻醉药或静脉辅助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踝部神经阻滞操作简便和易于掌握,即使是操作技术不熟练者,满意阻滞的成功率亦相当高.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口服竹林胺治疗,拔除尿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并遵医嘱继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同样护理及治疗,在留置导尿管同时使用温灸器同时对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进行艾灸,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拔尿管后B超检查残余尿量少于100 mL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的再次发生率为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导尿术配合艾灸中极穴、膀胱俞、三阴交能够有效提高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的导尿效果,降低其再发率.
作者:纪敏;叶永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及血沉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比较,握力及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及VA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剑芬;陈文伟;潘略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60只小白鼠分为A组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组、B组MSC处理组、C组对照组.3组小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A、B、C组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对比为:与C组相比,A组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比例显著提高(P=0.01),但比C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缓解气道重塑程度.
作者:谭磊;颛孙永勋;李建国;黄凤婷;林琳;刘仕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老年保健查体中行动态血压监测者353例,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和脑卒中组;高血压组又分为高血压未治疗组、高血压无效治疗组和高血压有效治疗组;脑卒中组又分为脑卒中未治疗组、脑卒中无效治疗组和脑卒中有效治疗组.应用动态血压仪对各组患者24 h的动态血压和心率进行监测.结果:高血压未治疗组和高血压无效治疗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与对照组和高血压有效治疗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未治疗组和脑卒中无效治疗组患者的全部或大部分动态血压指标与对照组或脑卒中有效治疗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降压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脑卒中的再发生.
作者:彭鹏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疾病中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临床诊断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观察组41例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对比两组检出率及观察脑出血直径.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缺血直径为(9.7±2.9)mm,对照组为(6.7±1.6)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阳性率高,且脑缺血直径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严梓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应对技能的干预.在治疗前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技能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作者:郭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外二科治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CME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两纽带瘤生存率、无瘤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9.6 3±8.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1.26±9.50)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5±1.73)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6.24±1.8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存活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不会增加比传统根治术大的手术风险,且淋巴结清扫个数相对较多,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的无瘤生存率.
作者:余达中;王振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肠安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中江县人民医院的8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安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治愈复发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安汤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十分明显,疗后复发率较低.
作者:陈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5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临床给药治疗,明显缓解18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无效患儿已采取转院治疗.经统计可知治疗好转率高达9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极大的改善.
作者:吕灵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透射比色法(湿化学)和反射分光测定法(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差别.方法:在贝克曼DXC 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强生Vitros 350上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方法学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线性范围、方法学对比及偏倚分析.结果:湿化学法检测Tbil的正常、病理质控血清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2.77%和1.89%,批间CV为3.69%和2.43%;干化学法检测Tbil的批内CV分别为3.65%和2.41%,批间CV为4.88%和3.87%.两者方法的线性范围上限均可达到560.0 μmol/L;80份血样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0.991).线性回归分析经Cusum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曲线显示干化学法相对湿化学法的平均偏倚为3.46 μmol/L.结论:两种方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法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符合要求;虽然干化学法存在少量的正偏倚,但仍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作者:田峰;齐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血液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4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一组为针对性护理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发生率25.81%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5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体质量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济条件越差、越缺乏社会支持和性格越内向,其抑郁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性格因素等因素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常见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心理状况实施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抑郁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祖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开发区医院在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197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入住普通护理服务病区,观察组入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对比两组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基层医院开展可有效地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马东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东莞市第三民医院收治的98例不孕症患者不孕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克罗米芬口服以及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肌注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组采用基础体温和尿中雌激素半定量检查来指导HMG和HCG的使用时机和药物调整,对照组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厚度来指导HMG和HCG的使用时机和药物调整.治疗结束后,采用超声诊断仪统计两组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并统计两组妊娠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HSS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1,P<0.05;x2=4.404,P<0.05).卵巢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4,P<0.01;t=9.658,P<0.01).结论:对于不孕症女性来说,在治疗期间给予超声监测,对于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以及把握用药时机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临床治疗和检验的融合,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开展回顾性分析,综合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发热23例(95.8%),肝脾大17例(70.8%);淋巴结肿大8例(333%);24例患者中,不明原因有6例(25%);明确病因者18例,其中感染3例12.5%(EB病毒感染2例;大肠杆菌感染并败血症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12.5%);恶性组织细胞病4例(16.7%)恶性淋巴瘤8例(33.3%).结论:嗜血细胞综合征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病程凶险,发病过程中通常会伴随出现各种多器官功能损害问题,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良好的康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陈伟丰;黎永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流产妇女在知情选择的基础上及时落实适宜的避孕措施,避免发生非意愿性再次妊娠,以降低重复流产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290例在我院做普通流产术的女性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10名做人流术且接受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女性为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避孕效果.结果:观察组92.1%妇女能够正确掌握避孕方法;对照组50.3%妇女能够正确掌握避孕方法.结论:PAC服务对指导妇女术后避孕起到很有效的作用,明显降低再次怀孕率,为女性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作者:崔雪梅;黄铭儿;钟樱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于2012年12月1日-2013年12月1日期间,选取东源县人民医院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低通量透析,研究组则接受高通量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血清肌酐以及β2-微球蛋白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相应的调查问卷,对不宁腿综合征的程度进行判定.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β2-微球蛋白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的提升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率.
作者:林建华;邹振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