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性喉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

董云鹏

关键词:开放性喉外伤, 临床处理, 气管切开术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喉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开放性喉外伤患者4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愈合良好,2例无明显效果转院治疗.结论:开放性喉外伤应急时治疗,要尽量保留喉部功能,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防止并发症发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50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下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已确诊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无张力组,各2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和传统无张力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复发率为8%,明显低于无张力组16%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总有效率96%显然高于无张力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较传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总有效率高,疗效肯定.

    作者: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漏患者20例,回归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给予单纯腹腔引流、腹腔引流+生长激素、再次手术及腹腔引流+内镜下鼻胆管引流等不同的处理,探讨术后并发胆漏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6周,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不同处理方法2周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处理,引流及接触梗阻是关键,且内镜下鼻胆管引流与生长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邓大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对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收治并确诊的260例患者,利用先进的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分析.结果:除β1球蛋白指标外,各组疾病血清蛋白间的电泳分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β1球蛋白、β2球蛋白、β1球蛋白、α2球蛋白以及γ球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β2球蛋白与α2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肾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对各类疾病,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唐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分析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3年5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行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10.0%)与对照组(26.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患者临床早期被动四步肢体锻炼,可明显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方肖琼;尹月娥;周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增城市小楼镇卫生院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且不影响糖脂代谢,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伟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目的:探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传统开腹取石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佳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符合标准的脊髓损伤后不完全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行减重步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FA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AC数据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与降低脊髓损伤(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钟思琳;陈海山;曾德良;梁宇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危重患者无缝连接体系建立前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在“一中心两相助三平台三连接”无缝连接体系建立前后效果的不同.方法:随机选取重庆渝北人民医院2011年03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375例,2011年03月-2012年12月115例分为对照组,2013年01月到2014年09月260例分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比较实施两组患者的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明确急救诊断例数和转运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到达现场时间、明确急救诊断、急救存活率,以及转运存活率、急诊抢救存活率与住院后2h内死亡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来说,实施“一中心两相助三平台三连接”无缝连接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启万;李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4年8月信宜市金垌镇径口卫生院的80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3个月痊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有显著治疗效果,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康复.

    作者:陈文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60例报告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大理州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接收的6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行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行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疗效确切.

    作者:段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重症胆石胰腺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及非手术治疗重症胆石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百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名,按照随机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记录重症胆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患者的存活率大大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胆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手术风险大,容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出现,治疗这种患者时,应该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检查手段和临床症状,尽早的做出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化疾病患者食物不耐受问题的研究

    目的:分析消化疾病患者食物不耐受问题.方法:选择100例消化疾病患者,采用酶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分析IgG阳性率、消化疾病发病率排序、食物IgG阳性率排序.并给予饮食调整,分析干预后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有84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84.0%.发病率排序依次为: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其他.14种食物中,IgG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虾蟹、鸡蛋、牛奶、鳕鱼、其他.经过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症状缓解.结论:对于消化疾病患者,容易出现食物不耐受问题,其中肠易激综合征疾病更为常见,虾蟹等海鲜类食物不耐受比例高,通过检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避免过敏食物的摄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建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构成比、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与健康教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P<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射频结合臭氧及局封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疼痛缓解效果较好,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陈婉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放性喉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开放性喉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开放性喉外伤患者4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愈合良好,2例无明显效果转院治疗.结论:开放性喉外伤应急时治疗,要尽量保留喉部功能,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董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在给予甲硝唑与阿莫西林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加服雷贝拉唑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病症: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比奥美拉唑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黄锦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探析.方法:选取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镇痛药使用次数、排气时间、进流质食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韦向京;韦彪;周启军;陈兆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医学价值.方法:选取重庆铜梁区人民医院2011年06月-2014年08月收治的腓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腓骨钩状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021±1023)min,短于对照组的(98.21±12.10)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结论: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效果满意,腓骨钩状钢板内固定疗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先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蒜素诱导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大蒜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MKN45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在与人胃癌细胞MKN45作用24h后,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作用.结果: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caspase-3mRNA的诱导表达上调,浓度为8μg/mL对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达98%.结论: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大蒜素通过增强人胃癌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来诱导人胃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刘舒颖;陈立军;刘涛;潘玉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2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26例初产妇,对这些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在分娩过程中是否实施会阴侧切术,将这些产妇分为行会阴侧切的观察组与未行会阴侧切的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分析两组的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会阴部裂伤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性生活恢复时间比观察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产后42d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为50.79%,对照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为71.42%,对照组产妇盆底肌力正常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裂伤的发生率,但会延长性生活恢复时间,并影响到产妇术后近期盆底机能的恢复.

    作者:孙莲莲;吴立明;王亚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加用奥曲肽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梁展图;谢广清;龙晓玲;张泉山;付四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