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浪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水肿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神经功能和水肿带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残率和死亡率,观察组分别为30.00%,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3%,11.67% (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水肿带的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江川;陈才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儿童孤独症的家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9例孤独症患儿,对家长进行培训对其进行家庭治疗分析.结果:39例患儿中35例改善为显著可上幼儿园或上学,3例患儿明显好转,1例患儿轻微好转,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早期发现患儿有语言发育迟缓还存在言语上的交流障碍,应考虑到患儿是否患有孤独症的可能,尽早去医院确诊,对患儿采用家庭治疗是现今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家属耐心细致的对患儿进行训练及照顾是使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金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惠东县白花镇卫生院收治的中度哮喘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0)采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n=20)采用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晨晚间呼气流量峰值(PEF)和一秒率(FEV1%).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症状评分、晨晚间呼气流量峰值(PEF)和一秒率(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荼碱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治疗中度哮喘,缓解症状,可以作为治疗中度哮喘的一种用药方案.
作者:朱文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海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痊愈者20例,好转7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住院时间23天.结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不高,及时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患者疾病快速演变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过程.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妇科行宫颈肌瘤手术的患者共78例(肌瘤大小介于5~9cm),其中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44例)和腹腔镜手术组(34例),再根据宫颈肌瘤的大小细分为:开腹A组23例、开腹B组21例、腹腔镜A组19例和腹腔镜B组1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术后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比例,并记录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均未见周围脏器损伤、无一例中转行开腹手术.对于大小介于5~7cm的宫颈肌瘤,腹腔镜下行宫颈肌瘤剔除较开腹行宫颈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大小介于5~9cm的宫颈肌瘤,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术后使用镇痛药比例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结论对于大小介于5~9cm宫颈肌瘤,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优于开腹宫颈肌瘤剔除术.
作者:周芸;黄敏;郑文玲;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2959例住院患者,其中诊断为重症支原体肺炎共112例,78例早期使用大坏内酯类抗支原体感染并联合使用激素治疗为观察组,与早期未使用激素的对照组44例的疗效、病程、并发症进行比较,以评价早期使用激素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显效、缓解及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52例(66.7%)、18例(23.1%)及8例(10.3%).对照组显效、缓解及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2例(27.3%)、13例(29.5%)及19例(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2.5±4.4)d与对照组(19.8±7.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有效抑制免疫反应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可迅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普润;胡湘;钟乐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60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进入单用帕罗西汀组(n=30)或帕罗西汀合并氨磺必利组(n=30)接受为期8周治疗,分别在0、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A-17)评定临床疗效,使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有差异,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能有效产生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黎娟花;胡文生;党亚梅;梅尚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胃肠恶性肿瘤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政和县中医院收治的13例胃肠恶性肿瘤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本组中共治愈9例,治愈率为69.2%,死亡4例,死亡率为30.8%.其中4例患者术中同期处理门静脉高压症.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抢救无效后死亡,1例死于术后急性肺栓塞,2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周后死亡.死亡病例中Child A级1例,B级1例,C级1例.3例患者出现腹水,2例肝细胞性黄疸,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肝功能衰竭,2例并发肝肾综合症,3例吻合口漏,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胰尾小血管出血),1例发肝性脑病,1例肺栓塞,1例乳糜漏.结论:针对胃肠恶性肿瘤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取治疗时,首先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有无腹水及肿瘤分期情况,严格掌握患者的治疗时机和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术式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长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高血压心脏痛心室早搏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郭虎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10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按数字标记法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病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比较肺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支原体肺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7.6%,ALT升高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20.8%、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作者:赵雨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60例麻醉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加观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经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且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P<0.05).结论:麻醉复苏期患者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付显芬;王绍芳;黄灵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抗生素早期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中山市板芙医院确诊并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5例,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MAP组、SAP组入院第1天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入院后第2天、第7天SAP组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MAP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及APACHE-Ⅱ评分情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能够为抗生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指导,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蒋萍;赵文锋;黄月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具有明显的无创性、简单性、美观性,应用于危重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张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而言,改良小骨窗开颅手术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蔡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髋关节脱位婴幼儿的超声诊断资料,其中,双侧髋关节脱位36例,左侧髋关节脱位28例,右侧髋关节脱位16例,共116髋.Graf分型:Ⅱc型62髋,Ⅱd型31髋,Ⅲ型17髋,Ⅳ型为6髋,对本组116髋均行髋关节吊带治疗,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观察吊带治疗后的吊带安装随访结果和髋关节治疗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儿共116髋经吊带治疗后,8髋治疗失败,为治疗两周后家属放弃吊带治疗,其余108髋吊带治疗后3周经超声波检查,髋关节基本保持中心性复位,其中,102髋安装吊带后一次复位,6髋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终复位满意,所有患儿在巩固治疗7~9周之后,超声波检查显示髋臼骨顶角值大于60°,髋关节完全复位,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在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中,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尤其在吊带治疗过程中,借助超声波检查,可监测吊带治疗情况,便于主治医生及时调整吊带,更改治疗方案,终达到满意复位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七台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骨肿瘤患者22例,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工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骨断端未愈合但不影响肢体功能1例,总有效率95.5%.结论: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正确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可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溶血卵磷脂(LPC)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影响.方法:人视网膜内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PC:(20 μmol/L,40 μmol/L,60 μmol/L)和糖基化终产物,培养24 h,Real-time(RT)-PCR检测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AG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PC的溶度为60 umol/L作用24 h后,RAGE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溶度为20 μmol/L、40 μmol/L.结论:LPC能促进人视网膜内皮细胞RAGE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喻日成;罗建华;范元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在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8.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且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成中育;郭娜;陈流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增城市小楼镇卫生院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且不影响糖脂代谢,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伟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多索荼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03月潼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VC、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的73.3%、2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廖建宏;吕亚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