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付显芬;王绍芳;黄灵容

关键词:麻醉复苏期, 呼吸道并发症, 观察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60例麻醉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加观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经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且护理满意度以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P<0.05).结论:麻醉复苏期患者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规范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另加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好.

    作者:吴建华;王刚;金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本药物制度对我院财务情况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对我院基本情况的影响,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卫生院2011年-2014年各项财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价销售后,我院业务量和收入及医务工作者收入均出现先升后降的现象,但药品使用情况则变化不大.结论:应建立完善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制度及配送制度,同时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层医疗可持续发展.

    作者:易艺冰;蔡晓辉;李艳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波在婴幼儿髋关节脱位临床治疗中的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波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监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髋关节脱位婴幼儿的超声诊断资料,其中,双侧髋关节脱位36例,左侧髋关节脱位28例,右侧髋关节脱位16例,共116髋.Graf分型:Ⅱc型62髋,Ⅱd型31髋,Ⅲ型17髋,Ⅳ型为6髋,对本组116髋均行髋关节吊带治疗,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观察吊带治疗后的吊带安装随访结果和髋关节治疗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儿共116髋经吊带治疗后,8髋治疗失败,为治疗两周后家属放弃吊带治疗,其余108髋吊带治疗后3周经超声波检查,髋关节基本保持中心性复位,其中,102髋安装吊带后一次复位,6髋在超声波监测下调整吊带位置终复位满意,所有患儿在巩固治疗7~9周之后,超声波检查显示髋臼骨顶角值大于60°,髋关节完全复位,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在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中,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尤其在吊带治疗过程中,借助超声波检查,可监测吊带治疗情况,便于主治医生及时调整吊带,更改治疗方案,终达到满意复位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2月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26例初产妇,对这些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在分娩过程中是否实施会阴侧切术,将这些产妇分为行会阴侧切的观察组与未行会阴侧切的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分析两组的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会阴部裂伤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性生活恢复时间比观察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产后42d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为50.79%,对照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为71.42%,对照组产妇盆底肌力正常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裂伤的发生率,但会延长性生活恢复时间,并影响到产妇术后近期盆底机能的恢复.

    作者:孙莲莲;吴立明;王亚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加用奥曲肽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 (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梁展图;谢广清;龙晓玲;张泉山;付四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2959例住院患者,其中诊断为重症支原体肺炎共112例,78例早期使用大坏内酯类抗支原体感染并联合使用激素治疗为观察组,与早期未使用激素的对照组44例的疗效、病程、并发症进行比较,以评价早期使用激素有效抑制免疫反应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显效、缓解及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52例(66.7%)、18例(23.1%)及8例(10.3%).对照组显效、缓解及无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2例(27.3%)、13例(29.5%)及19例(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2.5±4.4)d与对照组(19.8±7.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有效抑制免疫反应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可迅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普润;胡湘;钟乐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放血疗法对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入夜鼻塞、呼吸不畅等症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给予放血合并中药治疗,对照1组选用中药治疗,对照2组选用放血治疗.观察三组疗效并进行相关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放血疗法对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均有疗效,但两者结合效果较好.

    作者:王晖;张珲金;王平;张雪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进展分析

    近几年关于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不同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上,本文综述了多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在涉及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中,应重视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轻麻醉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家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惠东县白花镇卫生院收治的中度哮喘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0)采用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n=20)采用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晨晚间呼气流量峰值(PEF)和一秒率(FEV1%).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症状评分、晨晚间呼气流量峰值(PEF)和一秒率(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荼碱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治疗中度哮喘,缓解症状,可以作为治疗中度哮喘的一种用药方案.

    作者:朱文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企业员工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了解三水区外来务工人员掌握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我区在企业外来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活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工业园抽取600名员工开展调查.调查采用广东省疾控中心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对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性行为情况及吸毒情况四个部分,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活动前后数据.结果: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和行为干预活动,该企业员工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的37.22%上升到培训后的79.70%(P<0.05);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由培训前的42.20%上升到培训后的80.72%,有明显的提高(P<0.01);对性观念的行为由培训前的48.89%上升到培训后的70.41%,亦有明显的改变(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在提高艾滋病知晓率,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邹小华;蔡文安;王海荣;陈洁文;蒋佩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渝阳矿分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行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修补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治疗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在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9.12%(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无张力修补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实施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手术治疗风险,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鹏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宫颈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妇科行宫颈肌瘤手术的患者共78例(肌瘤大小介于5~9cm),其中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44例)和腹腔镜手术组(34例),再根据宫颈肌瘤的大小细分为:开腹A组23例、开腹B组21例、腹腔镜A组19例和腹腔镜B组1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术后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比例,并记录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均未见周围脏器损伤、无一例中转行开腹手术.对于大小介于5~7cm的宫颈肌瘤,腹腔镜下行宫颈肌瘤剔除较开腹行宫颈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大小介于5~9cm的宫颈肌瘤,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术后使用镇痛药比例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结论对于大小介于5~9cm宫颈肌瘤,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优于开腹宫颈肌瘤剔除术.

    作者:周芸;黄敏;郑文玲;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增城市小楼镇卫生院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剂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且不影响糖脂代谢,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伟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将60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进入单用帕罗西汀组(n=30)或帕罗西汀合并氨磺必利组(n=30)接受为期8周治疗,分别在0、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A-17)评定临床疗效,使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有差异,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焦虑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能有效产生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黎娟花;胡文生;党亚梅;梅尚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具有明显的无创性、简单性、美观性,应用于危重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张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比较经上盏和中盏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经皮肾取石术分别经上盏及经中盏两种途径来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取石术(微创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13例,随机分成经上盏组(49例)及经中盏组(64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是否开通第2通道和联合体外碎石术、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术后Ⅰ期及终肾结石清除率.结果:两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微创)均比较成功,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Ⅰ期肾结石清除情况、开通第2通道情况,以及联合体外碎石治疗术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终结石清除率,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经皮肾取石术分别经上盏及经中盏两种途径来治疗鹿角形肾结石过程中的安全性比较差异不明显,均具有良好安全性;联合体外碎石术进行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经上盏路径进行微创手术,具有更开阔的手术视野、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创伤更小、术后Ⅰ期治疗结果显示,经上盏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开展及探索.

    作者:胡玉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有效率、术后1年复发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而言,应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缩短治疗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无禁忌可优先选用.

    作者:孙家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脊柱结核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畸形矫正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临床治疗效果评分和植骨融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较传统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大,植骨均能有效融合,单纯后路式治疗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中出血量、后凸畸形矫正率均明显优于前后路联合式治疗,是一种简洁、安全、快捷的治疗方式.

    作者:梅向东;熊新富;杨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住院的没有合并脑血管意外的2型糖尿病组53例,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5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3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比较结果显示,脑血管意外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脑血管组,而两组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脑血管意外组53例,根据患者的hs-CRP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n=13)和异常组(n=40),hs-异常组中,死亡7例,致残13例,致残(死)率为50%(20/40).hs-CRP正常组中,致残2例,致残率为15.38%(2/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具有显著相关性,对早期防治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蔡奕斌;郑东波;张州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IPO技术在治疗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在治疗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20例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MIPO组(10例)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IPO组在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少于MIPO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技术能有效减少术中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股骨中下段楔形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华杰;孔繁杰;徐剑锋;陈健斌;梁炼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