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波;廖锦先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血白细胞计数(WBC)与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CRP>10 mg/L 25例,WBC>12×109/L为28例,CRP、WBC同时升高8例(6.78%);CRP正常,白细胞升高20例(16.95%);CRP升高,白细胞正常17例(14.41%);CRP、WBC均正常73例(61.86%).CRP水平、WBC分别为(9.82±11.60)mg/L,(10.0±3.38)×109/L.统计分析显示,白细胞升高与CRP高度相关(P<0.01).结论:儿童在未明确病原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CRP联合WBC操作简便易行,对于指导早期是否使用抗生素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作者:杨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舌三针电针灸联合vitalstim吞咽治疗机治疗60例脑卒中后真性、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真性、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舌三针”电针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电针灸联合Vitalstim治疗机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洼田评分提升至(3.98±1.31)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量表评分降低至(23.61±4.44)分,提示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真、假性球麻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电针灸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方案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吞咽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
作者:洪安辉;雷伟东;吴杰贤;黄小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泪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使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泪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uorescent,FL)、泪膜破裂时间检查(tear break-up time,BUT)水平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8.3%(4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泪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并能有效治疗干眼症.
作者:况丹;林靖淇;谭智超;卢玉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氟罗沙星贯序法在泌尿系统疾病感染的相关治疗过程中所呈现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静脉滴注输液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氟罗沙星贯序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在治疗过程中显示的临床疗效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所负担的治疗费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相比较于静脉滴注输液来说,氟罗沙星贯序有较好的可实施性,不仅能够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还符合药物经济学原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王伟洪;赖晓虹;王浩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艾塞那肽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人进行基本生化指标的检查后,皮下注射艾塞那肽进行治疗24周后,测定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患者腰椎的骨密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脂肪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值及脂肪指数(FMI)值显著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β)、骨钙蛋白(OC)、环磷酰胺(CTX)、抗酒石酸5b(TRAcP5b)、骨密度(BMD)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和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作用得到良好的改善,但患者的骨密度及骨转化物标志物等并无明显变化.
作者:欧阳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加香腹膏敷贴对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及香腹膏敷贴治疗,分析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均较对照组要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并发症发生率2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加香腹膏敷贴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熊亚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Ⅰ a~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术后4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的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6、12、24、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好的优点,同时患者的远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叶旭彬;唐莉;叶建明;罗沛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1年、2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
作者:欧阳石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92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另选常规乳腺肿瘤切除术患者180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分别为(16.31±4.51)min、(3.25±1.25)mL、(3.12±1.04)d、(2.64±0.36)mm与对照组(33.58±10.38)min、(10.64±3.58)mL、(6.76±1.51)d、(25.36±10.52)mm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56例患者可见明显皮下淤血,且面积较大,后期自行缓解,236例血肿,后期逐渐吸收,未见感染、气胸、皮肤受损等情况出现.对照组122例切口红肿、积血,89例出血、皮瓣坏死26例,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乳腺肿瘤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愈合时间,降低出血量,术后美观性较好.
作者:许宇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转复率为87.5%,见效时间为(1.23±2.54)h;对照组心律转复率为62.5%,见效时间为(4.76±3.81)h,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凌静;许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9例儿童尺桡骨中下1/3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夹缚固定,早期患处外敷凡士林加大黄粉,内服云南红药,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练,中期调整夹板松紧度,皮肤涂凡士林,定期X光片检查配合功能锻炼,后期骨折外洗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期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儿童尺桡中下1/3骨折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夹缚固定治疗,骨折全部达临床愈合标准,功能活动良好,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郭润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的病症分型、肿瘤分型等密切相关,Her2作为Her/erbB家族的活化受体在相关信号转导中起重要的作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以及siRNA调节Her2活性.单克隆抗体联合一线的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综合化疗,其对胃癌晚期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改善,因此,其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廖伟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的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并发症的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苑;曹银新;张飞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经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术的开放性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吻合口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与尿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复发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属治疗前列腺癌的理想方法.
作者:周晓波;廖锦先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重庆南川宏仁医院接收小儿肺炎喘嗽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对其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7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期间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效果突出,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冰敷患肢和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消肿时间、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d,观察组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为(5.27±1.3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7.02±2.1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效果显著,促进消肿止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达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影响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牟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接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基础性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药物,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8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指标转变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临床不良反应总率(5.0%)小于对照组(22.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期间使用胺碘酮药物,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压指标,提高好转率.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与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香砂六君子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第1周、第2周以及第4周的症状积分中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第1周、第2周以及第4周的症状积分中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症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症状积分中值,减少复发率,提升治疗有效率.
作者:余江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的产妇168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窒息、肩难产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对助产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自然分娩的产妇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
作者:曾彩贤;伍小妍;彭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