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辉;谭志超;李征;谢尚能
目的:分析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冠心痛心肌缺血患者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两组的应变率(SR)、应变(S)、心肌速度(Vs),找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价值.结果:纵向的缺血节段速度平均值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 0.05),非缺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缺血节段应变平均值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但是应变率平均值仅在基底段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 0.05),而应变率平均值在心尖段、中间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径向应变率平均值、应变、缺血节段速度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非缺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以成为无创的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指标,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强,检查结果正确,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黄李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 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观察组行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率为96%,对照组止血效率为84%,两组止血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高仑;孙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高,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作者:梁巧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肾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行高通量法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β2-Mg、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肾病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提高血液透析效果,不过是否可改善患者终末期肾衰竭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罗国平;苏卫东;罗永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4年8月在某社区选取9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用药依从性行为评分与护理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
作者:粟冬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之间的比较.方法:针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采用祛风化痰醒脑汤为主要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祛风化痰醒脑中药配方颗粒组与传统中药汤剂组,并采用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及时记录其临床的基本疗效.结果:头颅CT恢复方面,中药免检颗粒与传统的中药汤剂在有效率上相比,前者更具有优势,有效率为97.3%,后者有效率为9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药剂相比较在临床疗效上相当,但是,中药免煎颗粒在配药、服用、紧急用药、保存与携带等方面与中药汤剂相比更具有优势.中药免煎颗粒保持了中医临床诊治的辩证特色,随证处方;质量更加稳定,疗效更加可靠.
作者:马定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8.0±4.2)min、术中出血量为(17.0±2.8)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0±1.2)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0±1.7)h、切口长度为(2.6±0.6)cm;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2.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治疗满意度为7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协同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象,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参芪雪花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肾炎康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尿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雪花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记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俞云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药物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0例,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这2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结束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药物合理调整之后,其不良反应情况得到了改善,患者相关不良症状消失,7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较严重,在进行临床有效抢救之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另外1例患者为老年人,在进行临床手术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结论:目前,不合理用药现象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导致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息息相关.
作者:涂学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分析,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还可以在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132例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62例患者,进行肝门胆管的成型手术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采取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跟踪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6.4%,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4.8%.结论:采用肝门胆管成型手术,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4例.采用常规脑出血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脑出血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出血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作者:宋劲辉;刘碧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不同产科处理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统计本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阴道分娩36例,占75.0%,剖宫产12例,占25.0%;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仍然存在阴道分娩的可能,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及存在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当积极进行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华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卜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 (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前的救护车质控情况为对照组,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后救护车质控情况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取用时间、检查时间,物品、药品、仪器的完好率.结果:观察组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取用时间、检查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物品、仪器的完好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化管理在救护车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保证急救车内物品齐全,使用安全,损耗减少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赵玉冰;庄东明;江景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手术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应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月-2013年11月,以及2013年12月-2014年7月两个时间段中本院手术室管理工作记录资料,辅以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概括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评定实际效果.结果:手术室管理措施改进前,手术室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率为2.97%,改进后感染率为0.51%;且改进后手术室中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严格执行过程,加强手术室各项消毒隔离处理,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增强医疗卫生水平.
作者:阮志英;范瑞娟;阮秀娟;李俊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9%,优于对照组的80.64%(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剑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供应室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评估、分析医院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并健全整改计划,比较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的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洗、消毒情况.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的合格率分别为89.33%、92.69%和92.50%;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的合格率均为100.0%.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的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和包装合格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在供应室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供应室中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汪爱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