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临床体会

阮志英;范瑞娟;阮秀娟;李俊豪

关键词:手术室管理, 医院感染, 解决方案, 实际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手术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应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月-2013年11月,以及2013年12月-2014年7月两个时间段中本院手术室管理工作记录资料,辅以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概括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评定实际效果.结果:手术室管理措施改进前,手术室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率为2.97%,改进后感染率为0.51%;且改进后手术室中灭菌质量检测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严格执行过程,加强手术室各项消毒隔离处理,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增强医疗卫生水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作者:宋劲辉;刘碧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2-2014年重庆璧山区VCT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2012-2014年璧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情况,为璧山区艾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笔者选取了2012-2014年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VCT门诊求询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64名VCT求询者中,21 ~ 50岁的求询者占主要部分,占53.0%;已婚者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占55.8%,农民和学生求询者人数,分别占26.7%和22.4%.441例接受HIV检测的VCT求询者中,有30例检测为HIV阳性,HIV阳性率为6.8%,其中男性HIV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女性的3.4%;配偶为HIV阳性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为17.1%,有同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为13.3%,明显高于有输血/献血史及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结论:璧山区VCT求询者以农民、学生、家政服务业的求询者为主,且HIV检测阳性以配偶为HIV阳性、有同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为主.应广泛开展VCT工作,加强对HIV感染的综合防治.

    作者:刘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欧维婷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欧维婷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采用欧维婷软膏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补佳乐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取环过程中的情况与手术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宫颈扩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部疼痛、手术成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欧维婷与利多卡因联合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较高.

    作者:谭家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剖析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使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手术的患者案例进行分析,对术中出血与术后继发性出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由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使得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出血情况,要根据其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作者:陆乾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及后遗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鼻咽癌颅底受侵发生的情况、对放疗的反应、放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情况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发生.结果:入组鼻咽癌277例,按照肿瘤转移情况分为两组,侵犯颅底组149例,未侵犯颅底组128例.两组患者初治时即发生远处转移者分别为15例和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放射治疗后颅底未受侵组鼻咽肿瘤均完全消失,而颅底受侵组有8例患者鼻咽肿瘤磁共振(MRI)提示有残留(P<0.01).经过定期随访,颅底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38例,颅底未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那些初治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颅底受侵组和颅底未受侵组发生远处转移分别为37和2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咽癌放疗后颅底受侵组放射性脑病的发生较未受侵组为高(P<0.05),而两组间炎性水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侵犯颅底患者治疗后局部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病发生均升高,但是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的几率并没有增加.

    作者:刘琦;赖庆君;朱介宾;张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策略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4例.采用常规脑出血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脑出血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出血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室温储存质量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在室温25℃下存放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变化,为该药品的储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置于25℃下存放,分别于0、1、2、3月取样,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头孢唑啉钠项下方法,检查其性状、颜色、酸碱度、水分、含量及有关物质是否符合规定.结果: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质量稳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可室温25℃下储存3个月.

    作者:何英;佘定平;陈钦榜;吴建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反应原因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212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均对其进行基础资料分析,观察患者发生低血糖因素,并予以对应护理干预.结果:发生低血糖因素主要为高龄、胰岛素用量过多、未按时按量饮食、合并肾病、合并肝功能不良、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等,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对比上述因素均存在一定代表性(P<0.05).经密切监测及对应护理,有效纠正低血糖,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在临床中是较为先进治疗技术,因为其持续输注,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低血糖,了解低血糖出现相关因素并予以对应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冉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庖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带状庖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60例带状庖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方法实施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前提下加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终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经单纯西医治疗有效率为81.7%(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出现下降,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庖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给予科学的西医治疗的同时,选择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廖龙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妇科阴式手术前两种肠道准备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妇科阴式手术前实行的两种肠道准备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40名行妇科阴式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20%甘露醇250 mL加上5%葡萄糖溶液1500mL混匀液给实验组的患者服用,口服导泻,对照组选取传统的硫酸镁溶液80 mL加上5%葡萄糖溶液1500mL混匀液进行灌肠清洗.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一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排便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0%的患者在4h后排便,10.0%在术后4h内排便,对照组均在4h内排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传统的灌肠清洗相比,用甘露醇口服导泻的方法可能使肠道的清洁度更高,术后控制排便的时间更久,伤口的感染程度也降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付开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待灭菌包不合格率为5.5%,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率下降为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及不合格率.

    作者:代淑玲;李玉芯;徐红霞;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穿支皮瓣术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手外伤的软组织相关缺损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进行胸腹部带蒂的皮瓣修复方式的临床治疗,对观察组进行穿支皮瓣术的临床治疗,分析两组存在手外伤的软组织相关缺损症状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比对照组(70.00%)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比对照组(30.00%)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效果较佳.

    作者:胡永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针刺结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12例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4年8月在某社区选取9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用药依从性行为评分与护理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

    作者:粟冬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形势下护理投诉与纠纷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新形势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医院属于一种为大众提供服务的特殊性机构,它与人们的切身健康利益紧密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品质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医院的设备、条件以及服务质量和人们的要求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出现很多的护理纠纷和投诉问题,给医院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就需要医院切实的解决好这些问题,争取把问题排除在萌芽阶段,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善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医院自身的性质入手,对当前医院护理投诉和纠纷现象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完善措施.

    作者:汪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碳酸利多卡因镇痛及防治人流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碳酸利多卡因止痛及防治人流综合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观察对象采用碳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扩宫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吸宫时V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患者止痛治疗有效率以及扩宫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合(P<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接受碳酸利多卡因进行止痛治疗和人流综合反应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艾永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中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前的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12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促进了糖尿病护理质量,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肖;彭淑华;孙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较之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联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增强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用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中晚期癌症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分级和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无痛10例,轻度疼痛20例,中度疼痛61例,重度疼痛39例,分别占总例数7.6%,15.4%,46.9%,30.0%;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无痛28例,轻度疼痛70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4例,分别占总例数21.5%,53.8%,13.8%,10.8%;无痛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37±2.19)分,(6.56±2.89)分;观察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15±2.11)分,(4.58±1.24)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陈鸣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产儿肠道饲养对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道饲养对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NEC)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400例NE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00例非NEC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00例NEC患儿中,不同的首次肠道饲养时间、不同的肠道饲养乳制品种类、不同加奶速度的NEC分布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0例NEC患儿中饲养不耐受占80.50%(322例),400例非NEC患儿中饲养不耐受占13.50%(5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肠道饲养可作为NEC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通过禁食、抗感染、对症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改善NEC的预后.

    作者:刘绮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