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48例

胡家凯

关键词:人血丙种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早期治疗的临床体会,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甲基泼尼松龙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入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死亡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好,住院天数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给予相同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体内PaO2显著上升,而PaCO2则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儿效果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体内pH经治疗后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治疗前以及两组比较结果并不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且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小盼;胡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期生活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致残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凤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了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口腔颌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合患者具体的骨折部位、全身情况、咬合关等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结果:治愈97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5.5%.,其中,3例患者张口受限(2例固位不良,1例不配合治疗),1例口角歪斜不能完全恢复,1例咬合关系复位差,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开放复位联合内固定方式是颌面骨折重要的治疗方式,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大显著降低对患者损伤,大幅度提高治疗有效性,操作安全,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益群;冯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脑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目的:分析评价儿童脑炎后遗症治疗的康复治疗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入院治疗的50例儿童脑炎患者,对其做康复性治疗,并且回顾式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经过全面综合的康复性治疗,患儿有明显的好转恢复,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的开展康复性训练,对于抑制与减少儿童脑炎后遗症的出现以及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临床表现并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临床观察和护理均能找出病因并得到及时治疗,有效的治愈患儿并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并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刘一;黄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应用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6 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25%硫酸镁60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酸地平舌下含服,10 mg/次,3次/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方樱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临床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并发膀胱结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微创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2±0.6)d,1例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4±1.2)d,尿路感染2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应根据手术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监测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宫外孕药物治疗的效果,实证其运用价值,并为疾病的临床防治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的是对比研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对35例来我院治疗并确诊为宫外孕患者的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肌注,观察组采用MTX肌注,并口服米非司酮.通过分析两组的疗效来判定超声监测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的运用价值.结果:超声不但能够有效地诊断宫外孕,还可以对其保守治疗效果作出动态的准确的评价.结论:超声监测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疾病中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防治中推广运用.

    作者:罗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BP、HR、LVEDD、LVESD及LVEF改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CHF,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军莉;白新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评价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DARS和DHI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后循环血液流动速度变化进行评估,观察组基底动脉和左椎动脉血流改变较显著(P<0.05),右椎动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清云;白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R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讨论研究DR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于诊断空洞型肺结核的价值与影响,为诊断疾病提供更科学、全面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空洞型肺结核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应用DR机拍摄胸部正位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影像学方法检测结果得出,应用多层螺旋CT检测较DR摄片能够更完整的显示空洞及洞壁内结构细节,对于摄片不能显示或显示不完整的病理变化,CT可清晰显示.结论:DR摄影与多层螺旋CT扫描均能为判断空洞型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多层螺旋CT对空洞型肺结核检测结果所显示数目、大小、形态等指标方面优于DR摄影平片.可检出肺结核空洞并直接反应病变过程的病理改变,提供更多关于病灶边缘及内部结构的细节.多层螺旋CT所得结果可靠性高,较DR摄影更具有科学价值,可显著降低诊断疾病漏诊、错诊概率,帮助医生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邱文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50例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依据临床特点制定治疗措施.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中,共行血液透析520例次,心律失常105例次,其中心房颤动24例次,室上性早搏31例次,窦性心动过缓2例次,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次,室性早搏二联律23例次,室性早搏24例次.各年龄段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胺碘酮药物起效时间为(14±8)min,治疗总有效率为92%,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2%,出现浅静脉炎1例次,采用硫酸镁处理后缓解.结论:慢性肾衰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时,并发心律失常与多因素相关,需依据患者年龄、机体特点针对性防控,采用胺碘酮治疗,可提高临床救治效果,促使窦性心律转复,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沈雪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与心得体会

    作为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临床药学有效结合了临床医学以及药学,主要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及药物和人体之间的作用规律进行研究,重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把医院药学从以往的供应管理型转变到技术服务型的轨道中来.本文就着眼于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做一些综述,以期为基层医院更加顺利地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吴丽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死超早期及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和探讨超早期脑梗死和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对比不同阶段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56例,其中27例超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在6h以内)患者为A组,29例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大于6h,小于24h)患者为B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性.结果:A组疗效显著,且治疗后24 h、7d和14d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不同阶段对预后影响较大,抓住治疗时机,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治疗的疗效性.

    作者:郑颖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相结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治疗的60名患有腹部手术后粘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禁食、肠胃减压以及使用抗生素等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实验组治愈总有效率为86.7%,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66.3% (P<0.05);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西医治疗,中西医方法相结合对治疗腹部手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付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媒体技术对普胸外科围术期健康宣教的效果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普胸外科围术期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普胸外科拟定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多媒体互动式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普通健康教育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掌握程度以及对健康宣教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过程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患者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和术后早期患者功能恢复及锻炼,对于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减少住院周期、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晓丽;林成义;项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云启主任自拟方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恶性胸水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用胸腔抽水及胸腔局部注入药物地塞米松和IL-2,每周1次,不少于4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组32例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服用中药汤剂,每日1剂,水煎.1月后对两组总有效率及KPS评分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玉明;王云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手术分析

    目的: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2月-2010年6月我院接诊的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联合肝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以及胆肠内引流萤建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52.3±21.2)月,其中3例患者胆道感染,患者无结石复发以及吻合口狭窄等症状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诊断失误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极易导致的多种并发症,需再手术,肝内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胆总管囊肿的再次手术中疗效显著.

    作者:叶亚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术式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5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0例(共8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术后进行3~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90.4% (19/21),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26.6% (4/15),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22.2%(2/9),对照组中,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31.5% (6/19),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76.9% (10/13),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满意率为87.5% (7/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对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疗效显著,额肌瓣悬吊术对中度、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疗效显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李昕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核受体PXR在宫颈鳞癌组织及SiHa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核受体孕烷X受体(PXR)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及与宫颈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免疫化学检测核受体PXR在41例宫颈癌组织及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中的表达.结果:PXR在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中有表达;正常宫颈组织有PXR表达,4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XR的阳性率为59.5%,且宫颈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结论:PXR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今后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价值的标志物.

    作者:郑燕珊;吴曼鹏;倪仰鹏;陈理明;程訸;徐涵;牛永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