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痒的关系研究

吴丽英;许富;唐安锋;许金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超敏反应, 外阴瘙痒, 白色念珠菌
摘要: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就诊的VVC患者50例,为VVC组;有VVC病史患者50例,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WC)组;外阴黏膜白斑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斑贴试验,研究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痒的关系.结果:VVC组假丝酵母菌斑贴阳性率为54.0%,RVVC组斑贴阳性率为48.0%,对照组斑贴阳性率为26.0%.组间比较,VVC组与RVV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VV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瘁密切相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素质及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素质及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全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及水平.因此,必须提高护士的素质,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确保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健康.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根据供应室工作中心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供应室人员受到伤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院内感染.

    作者:张丽春;郎磊;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抗生素和康妇消炎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

    作者:江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辨证分型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69.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三联疗法.

    作者:杨白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2.7%,两组间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可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张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8例,随机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予以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达英-35,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H、T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改善排卵效果,增加妊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素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DCA循环法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随访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显著改善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沪露;宋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行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另选同期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单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党宝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4例、5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12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2014年就诊的125例60岁以上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病23例,色素痣9例,日光角化病23例,基底细胞癌42例,鳞状细胞癌26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结论: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病理学类型较多,临床诊断符合率不高,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

    作者:周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及预防保健方法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纽,每组39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妇科疾病临床干预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妇科疾病临床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对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实施干预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红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CHOP方案治疗,B组患者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年生存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继发链球菌性脑脓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继发链球菌性脑脓肿的临床诊治特点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在博茨瓦纳Princess Marina Hospital收治的HIV感染继发脑脓肿患者93例,外科治疗32例,报告其中2例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效果.结果:HIV患者继发脑脓肿,给予手术结合药物,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链球菌感染性脑脓肿.结论:HIV感染病例控制不佳可出现血液CD4水平下降易导致脑脓肿的形成,其中部分为链球菌性脑脓肿.

    作者:刘东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颈肩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腹腔镜手术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童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血宁胶囊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引起阴道流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胶囊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引起阴道流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宫血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血天数、滴血天数、总流血天数、流血/滴血次数、平均流血/滴血天数、间歇天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流血天数、总流血天数及平均流血/滴血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血宁胶囊治疗皮下埋植避孕引起阴道流血临床效果较佳.

    作者:陈延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7月预防接种的婴幼儿243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实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另选择护理干预前在中心接种的2290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家长满意度、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降低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能更好的保障婴幼儿健康.

    作者:黄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解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9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进;皮红;罗晓英;里翠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血液灌流,治疗组是采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胆碱酯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实施血液灌流后,血液胆碱酯酶浓度明显升高,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总量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腹腔冲洗引流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腹腔冲洗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需行腹腔冲洗引流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引流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良腹腔冲洗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引流时间.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9±0.61)d和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3±1.27)d和20.6%,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冲洗引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恋超;吴同旭;郭丽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4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痹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痹症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痹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云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