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宝齐
目的:观察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重型脑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高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CS)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改变,可能与性激素水平、脂类代谢、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抵抗程度等因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应用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后,定期监测患者以上各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发生改变的病理、生理基础,为早期临床诊断、评估血管病变、预防动脉硬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确切、可靠的数据及理论基础.
作者:戴优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饮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医疗服务站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饮食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及饮食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陈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柔性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自我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柔性化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自我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达到90%和98.5%.结论: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解决护患纠纷.
作者:胡莉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随访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显著改善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沪露;宋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防跌倒护理策略.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意外跌倒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跌倒时间、跌倒后果以及跌倒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跌倒护理策略.结果:跌倒时间主要在晚上;跌倒地点主要为厕所;跌倒后果主要为轻微擦伤.结论: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受到年龄、药物、心理、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估与健康宣教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作者:卜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5年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与开腹手术差异不明显,但腹腔镜根治术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风险低,更适用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凯;王丹;汤献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卒中老年患者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013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抑郁症方案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归纳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案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抑郁症治疗总有效率为91.6%,相对于治疗前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抑郁症方案治疗脑卒中伴发抑郁症患者,能够更好的保障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匡国贵;丁明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各40例,甲组接受甲巯咪唑治疗,乙组接受甲巯咪唑联合抑亢丸治疗,丙组接受硒联合甲巯咪唑治疗,丁组接受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分别观察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和丁组治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丙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经治疗,突眼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和丁组突眼症状改善情况好于甲组和丙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效果显著,可调节机体免疫.
作者:李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腹腔镜手术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童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HP相关性胃炎患儿58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患儿实施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患儿HP根治率为93.10%,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5.86%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冯叶维;何益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痹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痹症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痹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云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诊断中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5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胱抑素C(CysC)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化指标.结果:心功能越差,cTnT、CysC和NT-ProBNP水平上升越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nT、CysC和NT-ProBNP指标联合检测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福生;赵莲;王敏;胡志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替吉奥与氟尿嘧啶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51.3%,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23.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胃癌,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
作者: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属于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研究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内镜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受到了众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本文作者对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内镜下套扎治疗、内镜下组织胶栓塞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钟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胃肠息肉患者74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肠息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胃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李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反弹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太冲穴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反弹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血压反弹阳性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反弹现象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血压反弹率使血压趋于平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作者:袁法常;容健明;禹建坤;曾春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保持各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CL-90)对本院不同科室150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观察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妇外科护士比其他科室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内儿科护士SCL-90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疏导不良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