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国贵;丁明炎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静脉输液脱管现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33例静脉输液脱管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结果:33例患者出现脱管后,护士及时控制,减少了危险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相应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在处理消化内科静脉输液脱管现象时,预见性操作的护理措施掌握程度和临床的密切观察非常重要.
作者:史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69.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三联疗法.
作者:杨白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2.7%,两组间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可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张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颈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腹腔镜手术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童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南岸区30家医院开展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方法:对调查区域内医院的院长、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发放自制调查问卷300份,现场访谈10个院长和10个护理部主任.结果:全面推行护理岗位管理的医院为0,部分开展护理岗位管理的医院为40%.结论:开展岗位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和如何细化开展.
作者:张小敏;李娟;童家竹;范代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属于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研究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内镜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受到了众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本文作者对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内镜下套扎治疗、内镜下组织胶栓塞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钟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饮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医疗服务站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饮食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及饮食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陈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临床抢救急性出血患者的过程中,输血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措施,尤其是血小板的输注,对术中止血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急性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但是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据相关研究报道,输血时,白细胞是一种血液污染物,去除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降低输血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以及非溶血性发热性反应等.
作者:谢琦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5d的焦虑自评量表、产后精神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1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抑郁沮丧状况.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5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为(178.3±21.3)min,第二产程(53.3±21.3)min;对照组活跃期时间为(248.3±24.3)min,第二产程(63.1±19.3)min,观察组产妇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硬腰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继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解决临床患者不配合、不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及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出现异常的问题.方法:对123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行考察,包括上机前呼吸机与患者的准备、一般护理、病情监测、呼吸机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其中12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转气管插管,3例患者因无法配合而撤机放弃治疗出院,100例患者顺利脱机.结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减少了无创呼吸机因为异常原因而不正常运转情况,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和接受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使无创呼吸机优点得以更好的发挥.
作者:傅玉娇;李薇;陈伟英;邵伟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评估解郁养血汤联合音乐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住院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组80例采用中药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采用产后抑郁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两组在治疗第6周末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苏筱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宫腔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应用三联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三联法治疗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贺晓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42眼)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提肌折叠术,对术后矫正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上睑高度和弧度较理想36例,欠矫3例,上睑成角3例,手术成功率85.5%.结论: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好,如注意术中缝合细节,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张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部预防保健工作中应用中医体质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中老年干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预防保健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干部保健预防过程中,应用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可有效提高中老年干部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佩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健康体检中心的12名护理人员,按照健康体检中心实际工作的特点,计划培训方案及规划体检工作流程,强化护理管理.结果: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在增强培训、体检工作流程体检流程中的应用,健康体检中心在患者满意度、服务态度、业务知识、职业道德以及技能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性进步.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心部门工作的特点,实施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增强体检流程中的护理管理,使体检者获得更好的服务.
作者:谢华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手术,研究组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效果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米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孕妇及婚检妇女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寻找其中的规律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参与婚检的妇女2007例(有效记录1996例)和产前检查的妇女5820例(有效记录5806例),分析研究其病例中的TSH指标,寻找其中的规律.结果:婚前组TSH平均值(2.49±0.26)μIU/mL,产前组TSH平均值(1.79±0.16)μIU/mL.婚前组与产前组均出现一定比例的低促甲状腺素症和高促甲状腺素症患者,且两组以上患者的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对于碘营养的需求明显高于婚前组妇女.
作者:黄武炎;许显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则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率,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及预防猝死、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彦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