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娟
目的:分析评估解郁养血汤联合音乐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住院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组80例采用中药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采用产后抑郁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两组在治疗第6周末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音乐心理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苏筱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联合笑气镇痛组和笑气镇痛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氯胺酮联合笑气镇痛组疼痛评分较笑气镇痛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可有效提高分娩镇痛治疗效果,能够为临床提供切实参考.
作者:曹继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在肿瘤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采用肘关节上部置管,B组患者采用肘关节下部置管,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A组患者PICC的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有6例(13.95%)发生导管位移,A组无患者发生该并发症;A组患者与B组患者中各有3例(6.98%)发生导管堵塞;B组患者4例(9.30%)发生静脉炎,A组患者有2例(4.65%)发生静脉炎.结论:置管位置、静脉炎和导管堵塞是PICC留置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置管位置、合理控制静脉炎和保持导管通畅,能够有效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朱雁;盖垚;彭小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理与心理舒适度.
作者:唐迎春;唐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54例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术前心理护理及评估,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354例患者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无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褥疮、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耀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大珠红景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法舒地尔司3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通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PaO2、PaCO2、肺动脉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大珠红景天能够更好的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梅宏波;潘海媛;严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43例(单孔腹腔镜)及对照组37例(传统腹腔镜)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及传统腹腔镜治疗不孕症均具有显著效果,但单孔腹腔镜美容效果优于传统腹腔镜.
作者:敖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CHOP方案治疗,B组患者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年生存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比较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低危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运用间歇式胎心听诊,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胎心监护,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产过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两组低危孕妇使用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胎儿的宫内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危孕妇可以采用间歇式胎心听诊,而高危孕妇则需要采用连续性胎心监护.
作者:张建品;奥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痛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健康状况恢复快.
作者:余怀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4例、5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69.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三联疗法.
作者:杨白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历史悠久,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深远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与临床研究不相关的或者阻碍临床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医内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内科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医内科的发展策略,对中医内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医内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发展对策.
作者:张新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防跌倒护理策略.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意外跌倒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跌倒时间、跌倒后果以及跌倒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跌倒护理策略.结果:跌倒时间主要在晚上;跌倒地点主要为厕所;跌倒后果主要为轻微擦伤.结论: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受到年龄、药物、心理、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估与健康宣教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作者:卜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实施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及存活率.结果:35例患者在接受完手术后均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掌握全胃切除术的临床适应证,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彭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行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另选同期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单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党宝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讨论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29例为观察组,肌肉注射黄体酮保胎治疗;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均保胎成功,无流产儿和畸形儿.两组生产方式、新生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高,且不影响围生儿结局.
作者:刘瑞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优化白芍中芍药苷的佳醇提工艺,并对广西市售的白芍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进行调研.方法:以芍药苷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随机采购市售白芍药材12批,饮片6批,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优提取方法为加入8倍量25%稀乙醇,超声提取30 min;12批市售的白芍药材仅1批含量低于药典,6批市售白芍饮片有2批次不合格.结论:乙醇浓度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影响较大,市售白芍药材质量优于白芍饮片,有关部门应规范饮片市场,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作者:陈明进;李娉;汪铁山;陈泺;龚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