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继强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5d的焦虑自评量表、产后精神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1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抑郁沮丧状况.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理与心理舒适度.
作者:唐迎春;唐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实施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赵伯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继发链球菌性脑脓肿的临床诊治特点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在博茨瓦纳Princess Marina Hospital收治的HIV感染继发脑脓肿患者93例,外科治疗32例,报告其中2例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效果.结果:HIV患者继发脑脓肿,给予手术结合药物,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链球菌感染性脑脓肿.结论:HIV感染病例控制不佳可出现血液CD4水平下降易导致脑脓肿的形成,其中部分为链球菌性脑脓肿.
作者:刘东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血液灌流,治疗组是采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胆碱酯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实施血液灌流后,血液胆碱酯酶浓度明显升高,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总量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3月进行治疗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行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另选同期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单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党宝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过敏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接受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向金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黎媛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地尔硫卓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地尔硫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变异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猫爪草瘦肉汤与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2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FBG、2 h 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猫爪草瘦肉汤与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初治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陈启显;林友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历史悠久,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深远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与临床研究不相关的或者阻碍临床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医内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内科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医内科的发展策略,对中医内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医内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发展对策.
作者:张新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饮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医疗服务站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饮食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及饮食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陈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联合笑气镇痛组和笑气镇痛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氯胺酮联合笑气镇痛组疼痛评分较笑气镇痛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可有效提高分娩镇痛治疗效果,能够为临床提供切实参考.
作者:曹继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实验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5年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与开腹手术差异不明显,但腹腔镜根治术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风险低,更适用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凯;王丹;汤献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检在血液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应用微柱凝胶试验对50例临床发生血液病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12%.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阳性率高5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率低11.1%.结论: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
作者:徐静;林燕;温茹春;曾春云;张春燕;钟雁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0.00%(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作者:黄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郭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2014年就诊的125例60岁以上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病23例,色素痣9例,日光角化病23例,基底细胞癌42例,鳞状细胞癌26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结论: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病理学类型较多,临床诊断符合率不高,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
作者:周凯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保持各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CL-90)对本院不同科室150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观察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妇外科护士比其他科室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内儿科护士SCL-90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疏导不良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