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唐迎春;唐芳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围术期, 舒适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理与心理舒适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留置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66%,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留置针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帮助患者降低疾病痛苦,还可以降低疾病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雷翠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去白细胞悬液的临床质量与应用分析

    在临床抢救急性出血患者的过程中,输血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措施,尤其是血小板的输注,对术中止血具有较好的效果,有效降低了急性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但是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据相关研究报道,输血时,白细胞是一种血液污染物,去除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降低输血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以及非溶血性发热性反应等.

    作者:谢琦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法舒地尔联合大珠红景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大珠红景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法舒地尔司3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治疗14d后通过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PaO2、PaCO2、肺动脉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大珠红景天能够更好的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梅宏波;潘海媛;严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胃肠息肉患者74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肠息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胃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李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合并出现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合并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肺结核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肺结核并咯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合并出现咯血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艳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时间位点管理对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时间位点管理对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时间位点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比较护理投诉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护理投诉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时间位点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有效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手术,研究组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效果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米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历史悠久,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深远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与临床研究不相关的或者阻碍临床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医内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内科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医内科的发展策略,对中医内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医内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发展对策.

    作者:张新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急性胰腺炎应用内科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013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均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进行内科常规方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和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等指标状况.结果:患者经内科治疗,临床疗效显著22例,占总人数的44.00%;有效25例,占总人数的50.00%;无效3例,占总人数的6.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内科治疗方案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能够更好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德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诊断室速的心电图线索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房室分离;②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③无人区心电轴;④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⑤胸导联均无RS波;⑥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搏,本组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体表心电图能够准确的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胡华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血液灌流,治疗组是采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胆碱酯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实施血液灌流后,血液胆碱酯酶浓度明显升高,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总量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防跌倒护理策略解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防跌倒护理策略.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意外跌倒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跌倒时间、跌倒后果以及跌倒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跌倒护理策略.结果:跌倒时间主要在晚上;跌倒地点主要为厕所;跌倒后果主要为轻微擦伤.结论:老年患者跌倒主要受到年龄、药物、心理、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估与健康宣教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作者:卜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解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9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进;皮红;罗晓英;里翠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前诊断中3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危险因素诊断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因各种原因行脐带血穿刺、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612例临床资料,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2例.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5.23%,胎儿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46,XY,t(21; 14)2例;46,XX,t(11; 12)3例,产前诊断为夫妻中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46,XY,inv (9) 13例,产前诊断为羊水少.46,XY,inv(Y)2例,产前诊断为唐氏综合征.47,XXY/46,XX3例,产前诊断为唐氏高危症.47,XYY9例,产前诊断为高龄.结论:夫妻之一染色体平衡异位、羊水少、唐氏综合征、唐氏高危症、高龄产妇是诱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在孕9~15周行NT值、B超、唐氏综合征筛查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肖秋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实施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较短,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赵伯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4例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AO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肢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采用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治疗,有利于骨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肖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HP感染相关性PU患者2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予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均按药物推荐剂用,连续服用2周.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4.5%,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8%、81.7%,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7%、78.9%,Hp根除率分别为94.5%、80.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13.8%;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维B6和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PU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文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川崎病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会芳;谢林爱;赵素琴;张全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