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干部保健中医体质分型治疗的效果观察

李佩贤

关键词:中医体质分型, 辨证论治, 中老年, 干部保健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干部预防保健工作中应用中医体质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中老年干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预防保健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干部保健预防过程中,应用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可有效提高中老年干部的生活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继发链球菌性脑脓肿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继发链球菌性脑脓肿的临床诊治特点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2014年在博茨瓦纳Princess Marina Hospital收治的HIV感染继发脑脓肿患者93例,外科治疗32例,报告其中2例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效果.结果:HIV患者继发脑脓肿,给予手术结合药物,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链球菌感染性脑脓肿.结论:HIV感染病例控制不佳可出现血液CD4水平下降易导致脑脓肿的形成,其中部分为链球菌性脑脓肿.

    作者:刘东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运用更具优势.

    作者:陶文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病情控制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配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治疗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是临床治疗的佳途径.

    作者:罗广仙;高晓燕;张一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前诊断中3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危险因素诊断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4月间因各种原因行脐带血穿刺、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612例临床资料,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32例.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5.23%,胎儿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46,XY,t(21; 14)2例;46,XX,t(11; 12)3例,产前诊断为夫妻中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46,XY,inv (9) 13例,产前诊断为羊水少.46,XY,inv(Y)2例,产前诊断为唐氏综合征.47,XXY/46,XX3例,产前诊断为唐氏高危症.47,XYY9例,产前诊断为高龄.结论:夫妻之一染色体平衡异位、羊水少、唐氏综合征、唐氏高危症、高龄产妇是诱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在孕9~15周行NT值、B超、唐氏综合征筛查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肖秋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反弹现象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反弹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降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太冲穴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反弹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血压反弹阳性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太冲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反弹现象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血压反弹率使血压趋于平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作者:袁法常;容健明;禹建坤;曾春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郭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5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为(178.3±21.3)min,第二产程(53.3±21.3)min;对照组活跃期时间为(248.3±24.3)min,第二产程(63.1±19.3)min,观察组产妇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硬腰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继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以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以丙米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N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蒲铃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柔性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自我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柔性化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自我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达到90%和98.5%.结论: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解决护患纠纷.

    作者:胡莉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良好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术中复位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廷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与APOA5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ApoA5-1131bpT>C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神经内科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血脂异常患者324例,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基因型检测,并随机选取其中87名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分析比较ApoA5-1131bpT>C各基因型的服药前后的血脂水平,同时收集所研究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流行病学问卷等,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药前甘油三酯(TG)水平TC型组与CC型组明显高于TT型组,而以CC型组的TG水平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2周后发现C携带者的TG降低水平明显高于非C携带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血脂指标则没有此项发现.结论:ApoA5-1131bpT>C基因启动区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关联,该位点T/C转换与高血脂有关.

    作者:具明玉;庄捷;黄旭慧;孙红;王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细菌DNA检测预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预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间实施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情况和有无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分组进行细菌DNA和细菌培养,比较术后不同组别患者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阳性率、感染发生情况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术前2 h 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术后2h呈阳性12例(15.0%)、24 h呈阳性16例(20.0%)、48 h呈阳性14例(17.5%)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手术组和非胃肠手术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手术组(35.4%)和中手术组(6.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SIRS组(43.33%)和未发生SIRS组(4.00%)PCR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阳性组患者SIRS发生比率较高,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由高到低分别为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结论:细菌DNA检测和培养可有效预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感染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切实参考.

    作者:张华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

    作者:吴秋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及病原菌构成,为减少院内感染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6月神经内科3842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提出对策.结果:院内感染率为8.55%;其中脑梗死、结核性脑膜炎、缺血性脑病以及脑出血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为多见,感染率分别为21.73%、21.42%、35.13%和20.58%;年龄、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短、侵袭性操作等是导致住院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无菌操作意识,重点监控各种危险因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先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胃肠息肉患者74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肠息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胃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李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行CHOP方案治疗,B组患者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年生存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使用先锋ST双平无创呼吸机患者123例观察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解决临床患者不配合、不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及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出现异常的问题.方法:对123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行考察,包括上机前呼吸机与患者的准备、一般护理、病情监测、呼吸机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其中12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转气管插管,3例患者因无法配合而撤机放弃治疗出院,100例患者顺利脱机.结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减少了无创呼吸机因为异常原因而不正常运转情况,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和接受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使无创呼吸机优点得以更好的发挥.

    作者:傅玉娇;李薇;陈伟英;邵伟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低危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运用间歇式胎心听诊,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胎心监护,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产过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两组低危孕妇使用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胎儿的宫内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危孕妇可以采用间歇式胎心听诊,而高危孕妇则需要采用连续性胎心监护.

    作者:张建品;奥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