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陶文洪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老年, 胆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院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运用更具优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抗生素和康妇消炎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

    作者:江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孕三烯酮联合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实验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8%,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8例,随机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研究组予以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达英-35,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H、T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改善排卵效果,增加妊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素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时间位点管理对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时间位点管理对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时间位点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比较护理投诉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护理投诉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时间位点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率,有效减少护理投诉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病情控制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配合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治疗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是临床治疗的佳途径.

    作者:罗广仙;高晓燕;张一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论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肺结核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口头讲解、图文教育、电话回访等方法对7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随访定期复诊率、治疗率、治愈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达到控制肺结核的目的.

    作者:张五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低危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运用间歇式胎心听诊,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胎心监护,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临产过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两组低危孕妇使用间歇式胎心听诊和连续性胎心监护,胎儿的宫内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危孕妇可以采用间歇式胎心听诊,而高危孕妇则需要采用连续性胎心监护.

    作者:张建品;奥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清白蛋白(GA)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健康体检者869例,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FBG≥6.1且<7.0 mmol/L或GA>18.5%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进行确诊.结果:FBG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6.2 mmol/L,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6.0%,曲线下面积(AUC) 0.988(95%CI 0.980 ~ 0.996),阳性似然比24.55,阴性似然比0.03; GA与诊断为DM相关的截断点为14.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和90.2%,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70 ~ 0.975),阳性似然比8.43,阴性似然比0.19.当筛查DM时,AUC的结果为FBG=6.2(0.988)>GA=14.55(0.923),提示FBG的筛查准确度较高.FBG≥6.2且GA大于14.55%同时符合为阳性,得出灵敏度为96.7%,比单纯采用FBG≥7.0 mmol/L筛查糖尿病提高筛查效率35.4%,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清白蛋白筛查糖尿病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作者:刘锐;谭秋娴;赖日辉;徐祥浓;缪碧丽;严金柱;潘光标;张锦兰;林卡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胸腰椎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术治疗患有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波;刘少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丹参川芎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地尔硫卓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地尔硫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变异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5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为(178.3±21.3)min,第二产程(53.3±21.3)min;对照组活跃期时间为(248.3±24.3)min,第二产程(63.1±19.3)min,观察组产妇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硬腰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继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4年2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并采用克氏针固定的31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术中护理配合的作用.结果:23例获得随访,时间13 ~ 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95 ~ 125(°),平均112(°),伸直丢失11~34(°).骨折愈合时间12 ~ 24周,平均16.7周.用改良Cassebaum评分法评价肘关节功能,优4例,良18例,可9例.2例针道感染,4例克氏针退出,2例尺神经牵拉伤后恢复,1例克氏针断裂.随访23例中19例可进行日常劳动.结论:肱骨髁间克氏针固定手术术中过程较复杂,加以术中护理配合,效果较好.

    作者:沈黎黎;许维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蒙古2012年度麻醉医疗质量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现状,为麻醉医疗质量的提高、患者生命健康的保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话通知、函寄发送问卷的方式,调查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内5家三级甲等医院、18家三级乙等医院以及52家二级医院麻醉医疗质量现状.结果:发出问卷75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为80%;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及部分偏远地区二级医院在麻醉医疗质量上存在很多漏洞和重大安全隐患.结论:各级医疗机构要提高对麻醉医疗质量的认识,加大重视力度,加强管理,全面提高麻醉医疗质量.

    作者:郭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5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报告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检在血液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应用微柱凝胶试验对50例临床发生血液病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检测血小板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12%.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阳性率高5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率低11.1%.结论: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

    作者:徐静;林燕;温茹春;曾春云;张春燕;钟雁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及病原菌构成,为减少院内感染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6月神经内科3842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提出对策.结果:院内感染率为8.55%;其中脑梗死、结核性脑膜炎、缺血性脑病以及脑出血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为多见,感染率分别为21.73%、21.42%、35.13%和20.58%;年龄、基础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短、侵袭性操作等是导致住院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无菌操作意识,重点监控各种危险因素,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先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

    作者:吴秋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与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杨春福;许海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分娩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5d的焦虑自评量表、产后精神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后1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抑郁沮丧状况.

    作者:罗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加用左旋氨氯氯地平及厄贝沙坦.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35%),有效36例(57%),治疗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26例(41%),有效25例(40%),治疗总有效率为81%,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峰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历史悠久,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深远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与临床研究不相关的或者阻碍临床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医内科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内科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医内科的发展策略,对中医内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医内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发展对策.

    作者:张新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