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钟杭科

关键词:脑梗死, 吞咽障碍, 风痰瘀阻证, 活血通窍饮Ⅰ号方, 吞咽功能训练, 洼田饮水试验,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因失访、脱落对照组完成55例,观察组完成57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片及甲磺酸倍他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椎退变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多普勒超声记录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98%,高于对照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CV量表眩晕(程度、频度和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均上升,颈椎退变程度均有改善,CASCS评分均升高,PSV及EDV均增加,RI及PI均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ESCV量表各项评分、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V及EDV均快于对照组,RI及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缓解颈源性眩晕患者的头晕及伴随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且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内服治疗.

    作者:李国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张燕萍应用生石膏医案3则

    张燕萍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双百工程”名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肺病科学科带头人.张教授从事呼吸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擅于应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证灵活应用生石膏治疗多种疾病.

    作者:杨聪宾;樊茂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干燥综合征是风湿免疫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常累及各器官造成全身系统损害,其中以血液系统受累为常见.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多以生津养血、滋补脾肾、清热化瘀为主要治法.笔者以治法为纲,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药效药理等方面对干燥综合征继发血液系统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峰;张玉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艾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予以伐昔洛韦片、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挑疱及湿敷治疗,2组均治疗1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疗程结束后1月,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1月后,观察组发生后遗神经痛比例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火针、拔罐及悬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对急性期止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何翠英;眭道顺;肖卫棉;刘珍华;李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何天有“一针二灸三药”思想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经验介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继发症状之一.据统计,我国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1],主要表现为肩周疼痛、水肿、活动受限,是脑中风后难治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何天有是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医药卫生领军人才.何主任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笔者团队承担第二批国家级师承工作,常年随诊何主任,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凌;毛忠南;毛立亚;李明;姚军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治疗后观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及潜伏期电位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及MMSE评分均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ADL评分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2及P3电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作者:王伟;卢晓燕;朱龙山;张萍;魏丹琦;周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月经情况、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清β-内啡肽(β-EP)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月经颜色紫暗及月经有血块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月经颜色紫暗及月经有血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动脉PI、RI及A/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动脉PI、RI及A/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P-1及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β-EP及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MCP-1、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β-EP、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TDP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月经情况和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MCP-1、HMGB1等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郭瑞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青蒿素发明的历史追踪及启示

    青蒿素是国家“523”任务的重要成果,它的发明经历了模糊探索期、单体发现期和适用药物发明期3个阶段.广开思路、发现苗头、全面衡量、确定重点,是青蒿素发明的基本路径;顶层设计、分工明确、协作创新,是青蒿素发明的有效模式;尊重传统医药、相信群众力量、弘扬奉献精神,是青蒿素发明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霁堂;凌子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滑膜膏治疗;观察组给予滑膜膏联合独活除湿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畸形评分高于治疗前,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评分量表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畸形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8.24%,高于对照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柳庆坤;秦杏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冯正权从“虚、痰、毒”论治肺癌经验介绍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由于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的作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医文献中,肺癌并没有与之相应的病名,根据肺癌的临床表现,现多将其归属于肺积、虚劳、息贲等范畴.冯正权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肿瘤科主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及研究工作20余年,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吴良村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对肺癌的辨证论治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学习,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璟;翟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41).结论:四维牵引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兆阳;金理柜;胡思进;林建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伤寒论》腹痛证治规律研究与临床应用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腹痛之症在《伤寒论》可见“腹中痛”“绕脐痛”“少腹满、按之痛”“腹满痛”“时腹自痛”等16条条文中描述,其在太阳篇有4条、阳明篇3条、太阴篇2条、少阴篇4条、厥阴篇3条.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腹痛相关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仲景论腹痛证治规律,并结合自身三十余年临证实践,将腹痛证简化分为阳明热结证、三阴寒结证二大证,进行辨治.现作分析如下.

    作者:章浩军;刘启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方伤痛胶囊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8例,2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伤痛胶囊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检测FI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FIB、TNF-α、IL-2、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血FIB、TNF-α、IL-2、IL-6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4.83%,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伤痛胶囊结合后路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FIB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晓;李晶;李毓吉;左可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伤寒论》中虚实与八纲辨证中虚实的差异浅析

    《伤寒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其条文中涉及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相关词条.如果仅认为《伤寒论》中的虚实概念等同于与“八纲”中的虚实概,其实就忽略了中医学中相关概念是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必然[1].中医学的相关概念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其意义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八纲辨证中所包含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意思是指疾病的本质,包含了人体一系列的证候群,与《伤寒论》中各相应概念的含义不尽相同.例如《伤寒论》中表里指的是人的躯体内外实体部位,而不是所谓的经络与脏腑[2].同样《伤寒论》中虚实是指人体有形与无形的病邪、人体内阳气与津液的盛衰情况以及寒热状态,而不是“八纲”的虚证和实证.

    作者:刘涛;王中华;李金田;张毅;赖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信封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替利嗪治疗,2组均外用青鹏软膏.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表(EASI)评价患者的皮损情况,比较2组EASI评分、瘙痒评分、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00%,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ASI评分、瘙痒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3月,复发率观察组16.9%,明显低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湿疹,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西替利嗪,各项指标评分改善明显,复发率低.

    作者:陈惠娟;洪文;江丽莹;殷贞燕;顾民华;姜好凤;刘治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尤建良治疗乳腺癌经验介绍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7% ~ 10%[1].我国城市地区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长了38.91%[2],且发病呈低龄化趋势.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妇女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尤建良教授是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尤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善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肿瘤,尤其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教授不仅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乳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灵活运用各种抗癌中药治疗乳腺癌,还很重视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经过尤教授的治疗,许多乳腺癌患者恢复了身心健康.笔者有幸随尤教授学习,受益匪浅,兹介绍其治疗乳腺癌经验以飨同道.

    作者:阙国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相关高凝状态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B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7、14、28天FIB、D-二聚体、BPC、tPA、PAI-1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2组FIB、D-二聚体、BPC、tPA、PAI-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郑青秀;徐小小;刘刚;马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的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证型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0例CAG患者胃黏膜进行中医微观辨证分型、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比较不同中医微观证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免疫组化指标(CD34+、Ki67)的差异,探讨CAG患者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20例CAG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医微观证型中,胃阴不足型72例,脾胃虚寒型36例,肝郁气滞型34例,胃络瘀阻型31例,肝胃郁热型28例,脾胃湿热型19例.不同中医微观证型CAG患者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肠上皮化生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上皮内瘤变率高于脾胃虚寒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型CD34+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肝胃郁热型、胃络瘀阻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P<0.05);脾胃湿热型与脾胃虚寒型高于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P<0.05).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Ki67平均光密度值高于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与胃络瘀阻型(P< 0.05,P< 0.01),且脾胃湿热型高于肝胃郁热型(P<0.01).结论:CAG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其中肝郁气滞型与脾胃湿热型患者癌前病变发生率更高,应及早予以有效干预,降低胃癌发生率.

    作者:赵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吴燕平周期性治疗内异性不孕经验介绍

    内异性不孕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女性不孕.内异症(EMT)[1]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多侵犯卵巢、盆腔腹膜、输卵管、直肠等部位,是一种具有转移、种植和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由其引起的病症之一就是不孕.由于此病病灶部位多样化,直接导致临床症状的多变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主要累及年龄在25 ~ 45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人工流产次数、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等都是内异症的高危因素[2].研究表明,内异症患者出现不孕的机率高达常人的20倍左右[3].内异性不孕的高发病率及反复难治性对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吴燕平主任中医师就职于浙江省中医院30余年,师从裘笑梅教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且见解独到,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常见疾病.吴老师根据子宫内膜的特异性,运用中医中药周期性治疗内异性不孕,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吴老师治疗该病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娜;曾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止崩汤干预子宫腺肌病曼月乐治疗后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止崩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宫内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宫内放置曼月乐后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给予止崩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肾上腺色腙片口服.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及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1%、83.7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0.27%.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14%、94.59%,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0.81%、78.38%.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经周期,2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及6个月经周期后,2组PB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PBAC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取环1例,取环率为2.70%,对照组取环3例,取环率为8.11%.2组取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崩汤能有效缩短子宫腺肌病曼月乐治疗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经期阴道流血天数,减少阴道流血量,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但需较长的治疗周期.

    作者:陈美婷;邱扬;周丹;梁雪敏;余洁;陈艳芬;张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