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刘荣荣
抑郁症有着高患病率、高复发性和高致残性.笔者以阳气和抑郁症临床表现为切入角度,认为阳气失运为抑郁症的重要病机,提出治疗应以温运阳气为法,从通阳开郁、补中升阳、温肾扶阳三个方面进行治疗,可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曾亮;范宇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茶碱缓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胸比、血压、心率、心律失常情况、心率变异性[全程每5 min NN节段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全程连续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胸比(对照组除外)、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ANN、SDNN、RMSSD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费文文;吴费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进行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后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2组血小板恢复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程度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有率分别为44.12%、23.53%、14.71%、8.82%、8.82%,对照组分别为14.71%,11.76%、32.35%、23.53%、17.65%;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程度0、Ⅰ级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级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因药物毒副作用而停止治疗的患者,2组间治疗前后ALT、AST、ALP、T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具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肝毒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勇洪;侯凯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配合针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2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兰索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观察组采用针灸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统计分析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胃痛、胃胀、嗳气、少食)变化,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PGⅠ/PGⅡ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4%、8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痛、胃胀、嗳气、少食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痛、胃胀、嗳气、少食各项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胃病、胃胀、嗳气、少食各项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针灸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原水平.
作者:鄢雪辉;郭婷婷;邓志燕;王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右归胶囊治疗肾阳虚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阳虚慢性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右归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差异,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2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治疗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右归胶囊治疗肾阳虚慢性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星安;吴旭明;陈静;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肥胖2型糖尿病(T2DM)正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性疾病,其多由先天禀赋、情志、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脾失运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水谷肥甘之物转变为痰湿脂质积聚体内所成.其中脾肝功能失调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脾虚湿滞是肥胖T2DM存在的体质基础,气机不畅是其重要发病条件.临床辨治肥胖T2DM从脾虚及气机不畅入手,运用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T2DM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唐咸玉;孙璐;曾慧妍;何柳;何嘉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养卵方联合督脉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卵泡发育不良而导致不孕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于卵泡生长期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治疗组予以督脉灸治疗和陈凤媚经验方补肾养卵方内服,西药组予以克罗米芬(CC)联合绒促性素(HCG)的促排卵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的卵泡生长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25例,于治疗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1例,第3个周期成功妊娠4例,共完成69个月经周期;西药组25例,于治疗第1个周期妊娠4例(其中胚胎停育1例),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2例,第3个周期成功妊娠1例,共完成65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排卵率为84.1%,西药组的排卵率为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20.0%,西药组妊娠率为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组有排卵的周期中,2组卵泡平均直径均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前后卵泡平均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西药组有排卵周期卵泡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排卵期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三线征A型内膜的比例治疗组为72.5%,西药组为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卵方和督脉灸联合使用,能调补肾之阴阳,促使卵泡发育,提高成熟卵泡排卵率,并能避免西药治疗中卵泡与子宫内膜生长不同步.
作者:何田田;邓雪梅;谢璐;陈凤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便秘是晚期癌痛病人服用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0%~100%,不仅出现在用药早期,而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便量减少、排便不尽感及里急后重,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情绪异常、焦虑、抑郁等,严重干扰患者生活,增加癌痛患者额外痛苦.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方法多样,疗效肯定,优势显著,近年来涌现了较多的临床报道和研究.现就OIC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健烽;刘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纳入研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并外用哈西奈德乳膏治疗;走罐组给予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常规治疗组63.33%,走罐组56.67%,联合治疗组86.67%,3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联合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及走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走罐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PASI评分较常规治疗组与走罐组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罐组未见不良反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殷文浩;金梦祝;陈峰;张庆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配合眼罩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子午流注纳子法逢时开穴联合中药安神护目眼罩治疗;对照1组取穴与实验组完全相同,但针刺时间为实验组针刺之前或后1~4天“闭穴”之时;对照2组每日午时给予中药安神护目眼罩治疗;对照3组采用对照1组加对照2组的方法.治疗时间30天,观察各组的心电图疗效、室性早搏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实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1.43%,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分别为68.57%、65.71%、71.43%,实验组疗效优于其他对照组(P<0.05).实验组室性早搏总有效率88.57%,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分别为65.71%、62.86%、68.57%,实验组疗效优于其他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与各对照组分别比较,均低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PSQI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SQI与各对照组分别比较,均低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痛室性早搏失眠患者运用子午流注纳子法逢时开穴并配合中药安神护目眼罩,可以达到缓解心悸、促进睡眠的作用,简、便、廉、验.
作者:杨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鲜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促进血瘀型剖宫产产妇康复的效果.方法:筛选104例血瘀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于剖宫产术后第1天起予缩宫素注射液,连用2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鲜益母草胶囊,连续7天.观察2组产妇用药前后血瘀证症状评分、恶露量、子宫三径之和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4.23%,对照组78.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瘀证症状(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脉弦涩)评分、恶露量、子宫三径之和、血浆FIB和D-dime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P<0.01);观察组3项症状评分、恶露量、子宫三径之和、血浆FIB和D-dim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加用鲜益母草胶囊,可有效改善血瘀型剖宫产产妇的不适,促进产妇的康复,调节血浆FIB和D-dimer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痰脉通片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患者,按血同型半胱氨酸(Hcy) <25 μmol/L、Hcy≥25 μmol/L分为2组,每组40例,组内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试验组均予化痰脉通片加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叶酸治疗,两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加叶酸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组(Hcy< 25 μmol/L)头重如裹、手足麻木及试验组胸脘痞闷、纳呆恶心、身重困倦、胸痛心悸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头重如裹、胸脘痞闷、纳呆恶心、身重困倦、手足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y≥25 μ.mol/L)头重如裹、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及试验组胸痛心悸、手足麻木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头重如裹、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及手足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脉通片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对降低Hcy水平及改善中医证候均有确切疗效,尤其对头重如裹、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及手足麻木改善效果明显.
作者:何佳;朱忠帅;张莉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甘露醇静滴及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损伤程度量表评分(NSS),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等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86%,对照组为63.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TGF-β1、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V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hs-CRP及TGF-β1、升高VEGF水平,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先州;王静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护理与非药物措施干预,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和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阴虚阳亢证症状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SBP和24h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2组24hSBP和24h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阴虚阳亢证症状(眩晕、五心烦热、耳鸣、腰酸膝软)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及相关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降压效果明显,可促进症状和妊娠结局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兰晓红;郭学齐;刘仙(挡);陈雅;闫贵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肺胀2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证素变化的情况.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肺胀2号方,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安慰剂治疗,疗程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的变化.结果:2组实际完成均为33例.治疗组治疗后病位肺、肾,病性气虚、阴虚、阳虚和痰证素积分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治疗后病位、病性证素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病住证素肾2组病理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气虚、阴虚、痰病性证素病理分级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肺胀2号方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病位、病性证素积分,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医病理损害.
作者:柯庚申;黄锦榕;杨朝阳;洪敏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扁桃苷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5只、苦参素组10只、扁桃苷组10只、联合用药组10只.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天狼星红染色确定肝纤维化程度和纤维染色面积;通过试剂盒检测羟脯氨酸浓度,评价纤维沉积情况;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血ALT与AST水平上升,肝纤维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组、扁桃苷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平均体质量均有所升高,但仅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素组、扁桃苷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肝组织肝纤维化Ishak评分、天狼星红胶原染色面积、羟脯氨酸占比及血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苦参素与扁桃苷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苦参素或扁桃苷.
作者:闫冰川;江鹏;江伟炽;洪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因患儿体质不同故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病变倾向性也存在差异.作者探讨了运用体质辨识,调理肝亢风动质、气郁化火质、脾虚肝旺质、阴虚风动质四型患儿的体质偏颇,降低其易感性及病变倾向性,以达到防病及治病的目的.
作者:董玲;杨璐;李维彬;郑珊;何素蓉;曹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定经汤加减联合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42例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定经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LH、E2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经汤加减联合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作者:卢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肾康方(TSK)对db/db小鼠血糖、血脂、24 h尿白蛋白及对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12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SK给药组(TSK高、中、低剂量组),连续喂养12周,记录体质量、血脂、血糖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24 h尿白蛋白维持在高水平(P<0.05),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与模型组比较,TSK给药组db/db小鼠体质量降低,中、高剂量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可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TSK对db/db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脂、血糖,改善糖毒性和脂毒性有关,同时可以改善肾小球系膜增殖.
作者:张东鹏;张定华;史晓伟;刘怡;裴文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出生时“中运”“司天”及“在泉”分布规律的分析,探讨乳腺癌发病与患者运气禀赋的相关性,为运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防治乳腺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1月-2015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45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干支纪年”的方式,分别对患者出生时“中运”“司天”及“在泉”分布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总结乳腺癌患者“五运六气”禀赋影响乳腺癌发病的规律.结果:①乳腺癌患者出生时“中运(天干)”分布与乳腺癌发生相关,乳腺癌患者更多出生在“癸年”“壬年”“丙年”.②乳腺癌患者出生“中运(天干)-司天-在泉”运气模式分布与乳腺癌发生相关,出生时运气模式为丙-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壬-少阴君火-阳明燥金、戊-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及庚-太阳寒水-太阴湿土四种模式的乳腺癌患者明显多于其它模式.结论:乳腺癌患者“五运六气”禀赋与乳腺癌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运气学说可以作为乳腺癌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李丹;黄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