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晓红;郭学齐;刘仙(挡);陈雅;闫贵贞
目的:观察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治疗6月后,评价2组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2组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J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CAT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月间、治疗3~6月间,急性加重次数均较治疗前3月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3~6月间,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官凯悦;晏露宁;程岭;俞正秋;蔡宛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配合针灸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患者2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兰索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观察组采用针灸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治疗.统计分析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胃痛、胃胀、嗳气、少食)变化,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 (PGⅡ)、PGⅠ/PGⅡ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4%、8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痛、胃胀、嗳气、少食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痛、胃胀、嗳气、少食各项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胃病、胃胀、嗳气、少食各项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针灸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有效提高胃蛋白酶原水平.
作者:鄢雪辉;郭婷婷;邓志燕;王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比较2组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基础上加服复方鱼腥草合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比单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唐中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右归胶囊治疗肾阳虚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阳虚慢性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右归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差异,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2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结束后1月,治疗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右归胶囊治疗肾阳虚慢性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星安;吴旭明;陈静;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肥胖2型糖尿病(T2DM)正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性疾病,其多由先天禀赋、情志、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脾失运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水谷肥甘之物转变为痰湿脂质积聚体内所成.其中脾肝功能失调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脾虚湿滞是肥胖T2DM存在的体质基础,气机不畅是其重要发病条件.临床辨治肥胖T2DM从脾虚及气机不畅入手,运用扶脾理肝法治疗肥胖T2DM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唐咸玉;孙璐;曾慧妍;何柳;何嘉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扎里奴思方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1 (ET-1)含量,观察扎里奴思方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常规予以内科基础治疗,药物组加用扎里奴思方,每天1剂.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FMD;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O、FMD水平均明显升高,ET-1、IM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药物组NO、FMD水平均明显升高,ET-1、IMT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扎里奴思方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刘会贤;周凌;王季春;刘敬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各60例,对照组骨折术后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6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郝冉;薛亚丽;崔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何浩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结合内科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何浩教授辨证思维独特,创造性的引入温病学理论,用卫气营血理论和三焦学说建立了崭新的病毒性肝炎中医理论假说.弥补了中医理论中病毒性肝炎定位及辨证不准等诸多不足.他以此指导临床诊治,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笔者有幸师从何浩教授学习,现将其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理论与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武哲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八珍益母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月经后期气血亏虚证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10例月经后期气血亏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与黄体酮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八珍益母胶囊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气血亏虚证症状评分、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及泌乳素(PRL)]水平和临床疗效,记录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血亏虚证症状(头晕眼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FSH、LH及PR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FSH、LH及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八珍益母胶囊治疗月经后期气血亏虚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王娅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肾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UPN)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UPN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予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以甲钴胺片、三维B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补脾汤.2组均连续治疗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及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气短懒言、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口淡不渴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胫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SC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治疗组胫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的SCV与对照组比较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以温肾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UPN脾肾阳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可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法针刺结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82例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或忧郁伤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使用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调神疏肝法针刺,2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治疗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6周,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6周,治疗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SE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调神疏肝法针刺结合SSRI类药物治疗抑郁症肝气郁结证或忧郁伤神证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抑郁症状,并且减少了药物的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蔡骏逸;丁国安;侯乐;童梓顺;徐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传统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丛书《中华医典》中治疗慢性肝病的方剂j,运用Excel软件建立慢性肝病处方的数据库,采用SPSS17.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药物的出现频次以补益药为多,其次为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是三棱和莪术、木香和槟榔、甘草和川芎为常配伍药.聚类分析表明莪术和三棱关联度高.结论:基于《中华医典》为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提示中药治疗慢性肝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鲁佩佩;黄志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疏肝补肾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疏肝补肾汤治疗,2组均以21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检测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血管紧张素Ⅱ(AT-Ⅱ)、脂联素等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后排卵、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SH-Px、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MCP-1、AOPP、AT-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补肾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可缩小卵巢体积,降低性激素、MCP-1、AT-Ⅱ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从而促进排卵.
作者:丁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养卵方联合督脉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卵泡发育不良而导致不孕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于卵泡生长期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治疗组予以督脉灸治疗和陈凤媚经验方补肾养卵方内服,西药组予以克罗米芬(CC)联合绒促性素(HCG)的促排卵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的卵泡生长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25例,于治疗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1例,第3个周期成功妊娠4例,共完成69个月经周期;西药组25例,于治疗第1个周期妊娠4例(其中胚胎停育1例),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2例,第3个周期成功妊娠1例,共完成65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排卵率为84.1%,西药组的排卵率为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20.0%,西药组妊娠率为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组有排卵的周期中,2组卵泡平均直径均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前后卵泡平均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西药组有排卵周期卵泡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排卵期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三线征A型内膜的比例治疗组为72.5%,西药组为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卵方和督脉灸联合使用,能调补肾之阴阳,促使卵泡发育,提高成熟卵泡排卵率,并能避免西药治疗中卵泡与子宫内膜生长不同步.
作者:何田田;邓雪梅;谢璐;陈凤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伤寒论》中的热利是指临床以身热、里急后重感、腹痛、大便反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伴随口渴、口苦、汗出、肛门灼热感的疾病.其病位首要在胃肠,病因首要是肝郁脾虚、热邪壅塞大肠.中医又将其归属于痢疾、泄泻、肠澼、肠风等范畴[1].《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指出热邪为下利的主要病理因素.《素问·宣明五气》谓:“大肠小肠为泄.”指出下利病病位首要在胃肠.因此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和白头翁汤三方所主均为热利,属热证;且三方均原载于仲景《伤寒论》,故而称其为“热利三证”.以下从病因、病机、方证、方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李胜;冯志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肺胀2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证素变化的情况.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肺胀2号方,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安慰剂治疗,疗程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的变化.结果:2组实际完成均为33例.治疗组治疗后病位肺、肾,病性气虚、阴虚、阳虚和痰证素积分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治疗后病位、病性证素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病住证素肾2组病理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气虚、阴虚、痰病性证素病理分级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肺胀2号方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病位、病性证素积分,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医病理损害.
作者:柯庚申;黄锦榕;杨朝阳;洪敏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分娩镇痛及分娩镇痛方式分为TEAS组、锥管内麻醉组与空白组,每组40例.TEAS组在产妇子宫收缩活跃后于相应穴位进行电刺激直至胎儿分娩,锥管内麻醉组使用盐酸瑞芬太尼0.2~0.5 g/kg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连续泵入直至第二产程结束,空白组不给予任何镇痛处理.对3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与产前比较,TEAS组、锥管内麻醉组镇痛后及产时VAS评分与TEAS组宫缩活跃期末VAS评分均降低(P<0.05),锥管内麻醉组宫缩活跃期末VAS评分与产前相当(P>0.05).3组镇痛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宫缩活跃期末和产时,TEAS组及锥管内麻醉组VAS评分均低于空白组(P<0.05);TEAS组VAS评分低于锥管内麻醉组(P<0.05).TEAS组与锥管内麻醉组产妇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均短于空白组(P<0.05).TEAS组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锥管内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TEAS组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锥管内麻醉组比较,TEAS组自然分娩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及锥管内麻醉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分娩过程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优化分娩阵痛效果,促进自然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莉敏;郑皇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肾康方(TSK)对db/db小鼠血糖、血脂、24 h尿白蛋白及对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12周龄SPF级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SK给药组(TSK高、中、低剂量组),连续喂养12周,记录体质量、血脂、血糖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24 h尿白蛋白维持在高水平(P<0.05),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与模型组比较,TSK给药组db/db小鼠体质量降低,中、高剂量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可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TSK对db/db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脂、血糖,改善糖毒性和脂毒性有关,同时可以改善肾小球系膜增殖.
作者:张东鹏;张定华;史晓伟;刘怡;裴文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威枫骨科外洗散联合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联合组使用威枫骨科外洗散联合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外洗组单纯应用威枫骨科外洗散,几丁糖组单独选用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统计3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持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外洗组和几丁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3组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高于外洗组和几丁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外洗组和几丁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威枫骨科外洗散联合医用几丁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焘;唐剑邦;高大伟;陈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伴消化道出血后行中药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8月间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资料,其中20例患者TIPS术后常规抑酸、抗凝、抗感染及预防性抗肝昏迷治疗,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设为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7天;收集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氨(NH3)水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随访4~156周,记录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组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清TBil、Alb、ALT、AST、NH3值变化不大(P>0.05).术后1天、3天,观察组血清Alb明显升高,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观察组NH3明显降低,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PS术后1天、3天、7天各时点门、脾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门、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3~12月,观察组随访期间没再发生肝性脑病,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月内均无发生再出血.术后3~12月:治疗组无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再出血率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中药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中远期再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广俊;池晓玲;常钢;孟凡喆;曹敏玲;黎英贤;徐浩祥;梁宏才;赵朋涛;吴晓菊;萧焕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