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逸;丁国安;侯乐;童梓顺;徐琰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临床疗效.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伴RLS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对照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治疗8周,治疗前后使用RLS评分量表(IRLS)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钾、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白蛋白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间血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2组问治疗后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RLS评分明显下降(P<0.01),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府逐瘀汤能改善患者RLS临床症状,效果等同于加巴喷丁.结论: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能缓解患者症状,疗效与加巴喷丁相当.
作者:刘张红;吴芊葭;黄蔚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续性紧张、恐惧、担心等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胸闷、咽部阻塞感和室息感、全身麻木,多汗、头昏、震颤等),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表现形式的神经病症[1~2].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复杂的人际关系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患有焦虑症的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何迎春教授为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继承人,在深研《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今医家相关论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三十余年临证经验,在治疗焦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何教授认为,焦虑症可从“郁”着手,以心、肝、脾为重,治法以疏肝解郁、清心化痰、调和营卫、健脾养心为主,同时注重脏腑兼顾、未病先防,方药圆机活法,自出机杼,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焦虑症的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惠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火针四花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4 (IL-4)的含量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采用TP、GP、DP、A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四花穴(膈俞、胆俞)治疗,治疗21天.治疗后,采用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客观指标评定,并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IFN-γ、IL-4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有效率(ORR)观察组20.0%,稳定率(OSD)观察组73.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FN-γ低于治疗前,而IL-4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高于治疗前,而IL-4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FN-γ与IL-4呈负相关;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与RECIST评价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IL-4与RECIST评价不相关.结论:火针四花穴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FN-γ、IL-4含量调节Th1/Th2平衡逆转Th1向Th2漂移.
作者:裴文娅;赵玮璇;刘琨;曾婧纯;阮经文;林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养卵方联合督脉灸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卵泡发育不良而导致不孕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于卵泡生长期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治疗组予以督脉灸治疗和陈凤媚经验方补肾养卵方内服,西药组予以克罗米芬(CC)联合绒促性素(HCG)的促排卵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的卵泡生长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25例,于治疗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1例,第3个周期成功妊娠4例,共完成69个月经周期;西药组25例,于治疗第1个周期妊娠4例(其中胚胎停育1例),第2个周期成功妊娠2例,第3个周期成功妊娠1例,共完成65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排卵率为84.1%,西药组的排卵率为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20.0%,西药组妊娠率为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组有排卵的周期中,2组卵泡平均直径均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前后卵泡平均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西药组有排卵周期卵泡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排卵期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三线征A型内膜的比例治疗组为72.5%,西药组为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养卵方和督脉灸联合使用,能调补肾之阴阳,促使卵泡发育,提高成熟卵泡排卵率,并能避免西药治疗中卵泡与子宫内膜生长不同步.
作者:何田田;邓雪梅;谢璐;陈凤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利化瘀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利化瘀汤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胱抑素C值,评价蛋白尿临床疗效.结果:蛋白尿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4%,对照组为70.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变化不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胱抑素C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胱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化瘀汤治疗慢性肾炎能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姜益;林永强;王文文;王超超;赵润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电针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tive colitis,UC)大鼠的疗效及其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灌肠复制UC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天枢穴,假电针组给予电针假天枢穴(天枢穴旁开1寸),SASP组给予10 mL/kg柳氮磺胺吡啶悬浊液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各组大鼠DAI评分,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10,IL-10)的含量,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髓样分化初级反应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 p65,NF-κB p65)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含量显著增高,IL-10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DAI评分显著降低,血清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增高,结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SASP组比较,电针组DAI评分及血清IL-1β含量较低、IL-10含量较高,结肠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蛋白均较低(P<0.05).结论:电针天枢穴能够明显改善UC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降低DAI评分,治疗UC,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实现的.
作者:李皓月;梁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护理与非药物措施干预,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和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阴虚阳亢证症状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SBP和24hD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2组24hSBP和24h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阴虚阳亢证症状(眩晕、五心烦热、耳鸣、腰酸膝软)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及相关护理干预妊娠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降压效果明显,可促进症状和妊娠结局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兰晓红;郭学齐;刘仙(挡);陈雅;闫贵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阳掌拍打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阳掌拍打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掌拍打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宝;谢枫枫;陈凯霓;张立志;许能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痰脉通片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患者,按血同型半胱氨酸(Hcy) <25 μmol/L、Hcy≥25 μmol/L分为2组,每组40例,组内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试验组均予化痰脉通片加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叶酸治疗,两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加叶酸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组(Hcy< 25 μmol/L)头重如裹、手足麻木及试验组胸脘痞闷、纳呆恶心、身重困倦、胸痛心悸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头重如裹、胸脘痞闷、纳呆恶心、身重困倦、手足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y≥25 μ.mol/L)头重如裹、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及试验组胸痛心悸、手足麻木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头重如裹、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及手足麻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脉通片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对降低Hcy水平及改善中医证候均有确切疗效,尤其对头重如裹、纳呆恶心、身重困倦及手足麻木改善效果明显.
作者:何佳;朱忠帅;张莉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Ⅲ度脱垂性内痔组织中Fibulin-5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9例证型为脾虚气陷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依门诊号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A组)20例,对照组(B组)20例,空白组(C组)19例;A组病人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同时服用补中益气汤;B组病人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C组仅做空白对照,不服用任何药物,均治疗1周.疗程停止后第2天,分别于A、B、C组患者中收取肛垫组织标本各10例,重新对应分组为A1、B1、C1组,采用PCR、Western-blot技术从基因-蛋白层次系统研究比较各组患者内痔组织中Fibulin-5 mRNA与蛋白的表达分布差异.结果:Fibulin-5溶解曲线、β-Actin溶解曲线提示引物具有特异,且无杂带、无杂信号.3组间Fibulin-5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两两比较:A1组Fibulin-5 mRNA表达水平高于B1组(P<0.05);A1组Fibulin-5 mRNA表达水平高于C1组(P<0.05);B1组Fibulin-5 mRNA表达水平高于C1组(P<0.05).从Fibulin-5蛋白条带发现,A1组中Fibulin-5蛋白表达强且集中.3组间Fibulin-5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81,P<0.05).组间的两两比较:A1组Fibulin-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1组(P<0.05);A1组Fibulin-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1组(P<0.05);B1组与C1组Fibulin-5蛋白表达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促进Ⅲ度脱垂性内痔组织中Fibulin-5蛋白及Fibulin-5mRNA的表达;Fibulin-5蛋白及Fibulin-5mRNA的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脱垂性内痔形成的病理学机制之一.
作者:孙锋;肖团有;陈辉;李玉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能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整体系统,病机学说侧重从动态功能和整体结构研究疾病的生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不同危度分层间具有极大差异,易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一般认为,MDS疾病初期或低危型MDS以“正虚”证型为主间或夹有“瘀毒”症状;MDS疾病后期或高危型MDS以“瘀毒”证型为主,同时表现出正气受损甚或衰极现象.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逐渐被揭示与阐明,不同危度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差异性表达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低危MDS凋亡过度和(或)自噬减少均符合正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及病机特点,而低危向高危转化的过程中凋亡减少及自噬进一步受抑制则与瘀毒型患者证候表现及病机特点相符.
作者:许鸣;许勇钢;胡晓梅;陆嘉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扎里奴思方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1 (ET-1)含量,观察扎里奴思方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均常规予以内科基础治疗,药物组加用扎里奴思方,每天1剂.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FMD;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O、FMD水平均明显升高,ET-1、IM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药物组NO、FMD水平均明显升高,ET-1、IMT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扎里奴思方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刘会贤;周凌;王季春;刘敬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相关文献,从解剖生理学、经络辨证和生物全息理论3个方面归纳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规范化选穴提供参考.
作者:郭蕾;施舒;赖佳薇;林咸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纳入研究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并外用哈西奈德乳膏治疗;走罐组给予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常规治疗组63.33%,走罐组56.67%,联合治疗组86.67%,3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联合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及走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走罐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PASI评分较常规治疗组与走罐组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罐组未见不良反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殷文浩;金梦祝;陈峰;张庆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脓毒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四逆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次治疗3h、6h、9h,SBP及DBP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首次治疗3h,观察组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6h,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2组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9h,2组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观察组白天SBP、DBP标准差,夜间SBP、DBP标准差,白天SBP、DBP变异系数,夜间SBP、DBP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压晨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可加快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压回升,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
作者:汤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便秘是晚期癌痛病人服用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0%~100%,不仅出现在用药早期,而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便量减少、排便不尽感及里急后重,甚至引起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情绪异常、焦虑、抑郁等,严重干扰患者生活,增加癌痛患者额外痛苦.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方法多样,疗效肯定,优势显著,近年来涌现了较多的临床报道和研究.现就OIC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健烽;刘云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推拿手法对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股骨上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和推拿手法.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测量患肢局部骨质的CT值和骨隧道增宽值.结果:术后6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后3月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6月,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各项细则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隧道增宽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股骨骨折断端骨质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月的股骨骨折断端骨质CT值均大于同组术后3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有利于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且不会影响骨愈合.
作者:闵重函;周瑛;陈平泉;严世贵;王胜;陈卫衡;荆琳;张洪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尿通卡克乃其片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女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96例急性下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西药组接受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消除时间、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药物不良反应及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联合组93.75%,西药组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消失时间短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治疗后,2组尿中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联合组尿中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分别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联合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通卡克乃其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下尿路感染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何伟;王光策;王锁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扁桃苷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5只、苦参素组10只、扁桃苷组10只、联合用药组10只.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天狼星红染色确定肝纤维化程度和纤维染色面积;通过试剂盒检测羟脯氨酸浓度,评价纤维沉积情况;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血ALT与AST水平上升,肝纤维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组、扁桃苷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平均体质量均有所升高,但仅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参素组、扁桃苷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肝组织肝纤维化Ishak评分、天狼星红胶原染色面积、羟脯氨酸占比及血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苦参素与扁桃苷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苦参素或扁桃苷.
作者:闫冰川;江鹏;江伟炽;洪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伴消化道出血后行中药灌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8月间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资料,其中20例患者TIPS术后常规抑酸、抗凝、抗感染及预防性抗肝昏迷治疗,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设为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7天;收集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氨(NH3)水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随访4~156周,记录再出血、肝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组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天、3天、7天的血清TBil、Alb、ALT、AST、NH3值变化不大(P>0.05).术后1天、3天,观察组血清Alb明显升高,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7天,观察组NH3明显降低,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IPS术后1天、3天、7天各时点门、脾静脉血管内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门、脾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同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3~12月,观察组随访期间没再发生肝性脑病,对照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月内均无发生再出血.术后3~12月:治疗组无再出血的病例,对照组再出血率为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中药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效预防中远期再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广俊;池晓玲;常钢;孟凡喆;曹敏玲;黎英贤;徐浩祥;梁宏才;赵朋涛;吴晓菊;萧焕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