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护理对骨刺颗粒联合消炎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陈力宇;卓俐贤

关键词:骨关节炎, 膝, 中医护理, 消炎膏, 骨刺颗粒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膝骨关节炎(KO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33例骨科住院KOA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5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包括内服中药护理、外用中药护理、情志调节、康复指导、饮食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后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指标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2±11.35)比(67.62±11.53)分,(54.22±11.38)比(48.73 ±9.40)分,(77.49±12.50)比(65.22±10.62)分,(68.33±10.72)比(60.31 ±11.55)分,(42.53 ±6.21)比(37.41 ±8.05)分,(61.61 ±9.54)比(50.27±5.62)分,(70.22±10.08)比(63.72 ±8.58)分,(66.95±9.31)比(59.27 ±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03 5,2.972 0,5.987 8,4.1363,4.141 8,8.0345,3.9309,4.905 2;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之“骨痹”疗效标准,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98.67%比93.10%),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及治疗可明显提高KOA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ABC管理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BC管理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ABC管理法分类,对分类物品进行计划制定、采购、仓储和消耗的科学、有效管理,从物品供应、成本控制、物品管理及账目记录4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物品供应由被动供应变为主动、随时保证供应;物品成本由总体控制变为分项控制;物品管理由科室管理变为人人参与管理;账目记录由不清楚变为账物相符,账账相符.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ABC管理法,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各类物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完善物品管理流程,加强物品的定额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管理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确保了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各项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医院物品成本的控制.

    作者:高静;赵庆兰;马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临床资料1 146例,分析引起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6例,发病率为5.76%,住院(15.9±4.8)d时发生真菌感染.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给予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是否母亲有合并症、患儿窒息、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早产儿真菌感染发生率不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时间>1周是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低、进行机械通气、使用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时间>1周,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孙献梅;任香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年轻护士处理突发交通事故伤的心理培训及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 提高年轻护士对于突发性交通事故急性伤害的处理水平,提升其心理素质,并分析全科医学教育在培训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急诊科29名新人职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为期1~2年的心理培训,在此期间主要针对突发性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训练,同时接受全科医学专业训练.安排突发交通事故伤害应急小组急救并行严格考核.结果 学员在培训的前1~3个月期间心理压力为(3.12±0.29)分,培训结束后为(2.11±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 5,P<0.05).结论 对于年轻护士集中开展突发交通事故伤的心理培训并结合全科医学教育,帮助年轻护士掌握常见的突发事件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对于应激事件的处理能力.

    作者:赵静文;吴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肥胖患者手术专用护手板的制作与应用

    手术床床宽一般为50~ 55 cm,为了便于手术医生术中操作,防止患者上肢过度外展损伤臂丛神经,在仰卧位手术中一般患者是用中单将一侧或双侧手臂固定于体侧.但对于肥胖患者,手术床宽度不够,即使勉强将手臂用中单固定,也极有可能触及手术床的金属部分引起皮肤压红,且术中使用电刀会导致灼伤.若直接将手术床配备的搁手板紧贴床缘放置,则妨碍了手术医生的操作.据此笔者特设计出肥胖患者手术专用护手板,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明;曾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品管圈管理在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为活动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门诊护士200次的静脉用药操作核查缺陷率为31.3%)、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将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从31.3%降低到18.2%),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活动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 有形成果: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1.3%降至10.1%,用药差错由8起降至1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4,P<0.01).目标达成率为148.1%,进步率为62.2%.病历未核对、输液卡未核对、护士与患者自报姓名的未双向核对次数均明显低于品管圈前(30比82例次,23比56例次,18比5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3.53,17.18,18.14;P <0.01).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与荣誉、沟通协调、活动信心6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的缺陷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黄雪飞;陈全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于胎龄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

    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care,DSC)[1]是一种改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环境和照顾方式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预先估计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面临的应激压力,采用一系列支持性护理措施来减轻应激压力,减少能量消耗,旨在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从而使NICU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由保证新生儿的存活发展,变为促进其发育过程和改善其预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又称宫内生长迟缓[2],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包括早产SGA、足月SGA、过期SGA,常见为足月SGA,是指出生时胎龄为38~ 42周,而体重低于2 500 g者.由于SGA生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且关系着以后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因此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3].DSC开始于欧美,而且近年来各种评价其确切效果的临床实验及总结性研究文献也开始出现,但与国外相比,我国DSC的应用尚处于小样本的临床研究阶段,现就我国DSC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建英;高广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科实施人文关怀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施人文关怀的难点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总结急诊科实施人文关怀的难点及原因,通过实践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急诊科实施人文关怀的难点及原因为护理人员习惯性淡化人文关怀理念、缺乏人文关怀知识、忽视“非患者性”人文关怀,缺乏护理人力资源及人文护理管理.针对此原因给予巩固人文服务理念、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营造宽松的护理人文环境、适时拓宽人文护理范围及优化程序落实人文管理的护理对策.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的努力,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在急诊科实施人文关怀,能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治疗信心,减少护患之间纠纷.

    作者:刘丽秀;王宜娜;葛君;陶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型脱卸式新生儿肠造瘘护理裤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 设计和制作新型脱卸式新生儿肠造瘘护理裤,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14例肠造口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新型脱卸式新生儿肠造瘘护理裤,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造瘘口疗效0度(无变化)0例,1度(轻度红斑)0例,2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4例,3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肿)2例,4度(溃疡出血)1例;观察组疗效0度4例,1度3例,2度0例,3度0例,4度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2,P<0.01).结论 使用新型脱卸式新生儿肠造瘘护理裤能降低肠造口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Ⅱ期手术成功率及肠造口新生儿近、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陈华琴;夏金玲;殷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在胸腔置管患者自护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对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口述方式进行自护知识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进行自护教育.于患者胸腔置管后1周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CESCA)评价其自护能力;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胸腔置管后1周(CESCA)评分,对照组患者自护技能(19.0±3.7)分、自护责任感(10.3±3.8)分、自我概念(15.9±4.0)分、健康知识水平(31.9±5.1)分、总分(77.4±9.5)分;观察组患者自护技能(31.5±3.3)分、自护责任感(22.3±2.6)分、自我概念(27.0±3.9)分、健康知识水平(41.0±3.4)分、总分(121.6±6.8)分,两组患者(CESCA)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5.023,204.254,172.358,56.568,410.463;P<0.01).对照组共发生9例并发症,观察组仅发生1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专题片联合护理专科博客可提高胸腔置管患者自护能力,降低胸腔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岷;谷小燕;付雪娇;黄巧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 探讨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未实行护理干预的前3年患者201例,其术后均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为实行护理干预3年来患者298例,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1).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王博;郑月婷;姜伟光;马翀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减少骨科老年髋部骨折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14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提出循证问题,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循证支持,并与以往的护理经验和知识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佳的护理方案.结果 本组149例患者住院期间15例并发肺部感染,占骨科患者总人数的0.85%,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同期院肺部感染率(2.43%).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卫红;惠为清;陈艳;王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表格式治疗单的优化设计及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共有36张床位,临床工作分3组,每个小组至少由1位护士负责,每组各有1个夹子,内含该组患者的治疗、注射、输液单.一般各组重症患者的部分治疗工作、早晨的特殊治疗及操作,均由夜班护士完成.当重症患者数量增加、特殊时间治疗项目增多时,往往需要反复翻阅的单子多达十几页,且白班与夜班所承担的治疗项目均混合在一起,无特殊标志,很容易出现漏项.针对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方便夜班护士工作的表格式治疗单及表格式记录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妍;冯蕊;张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女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早期监测特点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并发延迟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 分析199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例老年PCI术后出现延迟心脏压塞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2例PCI术后出现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患者均为老年女性,提示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重点监测对象,术后6h内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压者应及时做床旁心脏超声检查,以排查和鉴定是否存在迟发心脏压塞.2例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和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易患者,应注意其术后的早期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评估.

    作者:李帼英;朱秀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9月收治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9-12月收治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3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表实施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为(3.27±2.49)d,对照组为(5.76 ±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78,P<0.01);观察组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19±3.07)d,对照组为(8.78±3.4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为(11.46±3.97)d,对照组为(14.54±4.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1);观察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为(36 066.21±6 754.77)元,对照组为(43 581.83±7 243.28)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7,P<0.01).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莲叶;曲斌;梁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简易造口袋的制作及应用

    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大多会使用造口袋来收集造口排泄物,以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市售造口袋种类繁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底盘长期粘在皮肤上,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痒、发红,甚至溃疡;由于器件大,夏季佩戴时向外突出影响外观;常要清洗更换,外出时有诸多不便;一次性造口袋价格相对较高,经济困难患者难以承受;排泄物稀时易从四周溢出;睡眠时常因造口袋与排泄物流向不一致,致使排泄物向外溢出;患者弯腰活动时极易导致渗漏等.为此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月研制了一种简易造口袋,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困难.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燕;谢玉波;周波;张芬;李蕊;马海燕;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国护理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现状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以生命为起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引导个体不断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现象不断增多,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生命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护理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对人类生命和健康负责的重任,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对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毕云霄;耿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护理方法,丰富临床护士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41例行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术前检查的准备与指导、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疼痛的护理、面瘫的观察与护理、耳呜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要点.结果 2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即主诉耳鸣消失,9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主诉耳鸣消失,21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主诉耳鸣减轻逐渐消失,2例患者恢复半年后主诉耳鸣未消失,但耳鸣声音与术前不同.4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乙状窦还纳术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手术效果显著.细致周密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全面深入的观察能够使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葛雪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在颅脑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在颅脑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住颅脑外科病房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措施:抬高床头30 ~ 45°、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每日试停镇静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口腔护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和手卫生.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同科室行机械通气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0.0%,机械通气时间为(189.7 ±64.5)h,病死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72.4%,(331.3 ±86.7)h,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12.571,10.089,8.928;P <0.05).结论 颅脑外科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减少VAP发生率、病死率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玉华;朱蔚仪;许燕杏;许美卿;林丽;洪蝶玟;许海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助产专业大专护生层次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

    目的 探讨符合国际助产士联盟(ICM)要求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助产专业大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和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出专家咨询问卷,应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对12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程度(Cr)均>0.7,说明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专家咨询表共发放12份,有效回收12份,回收率为100%;本组共检测指标58个,协调系数(W)为0.452(x2=254.699,P<0.01).培养目标专家咨询结果总体较好,专家意见较为统一,其重要性赋值均>3.5且变异系数均<0.25;课程设置结果总体较好,专家建议增加新生儿护理学、助产技能强化训练、职业指导等课程.结论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究为建立规范的助产专业高等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孙瑞阳;侯睿;朱秀;陆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喉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发病率在我国占全身肿瘤的1% ~2%,占耳鼻喉恶性肿瘤的11% ~22%,目前手术仍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之一[1].喉切除术是喉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部分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喉切除术后患者往往出现如外形改变、嗅觉及味觉减退、发音功能丧失、永久性喉造口呼吸、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患者虽然生存下来,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社交活动、社会角色、行为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存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提高喉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国内外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针对喉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作者:王芳;唐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