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园园;杨志敏;刘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供血骤然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与缺氧,并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胸骨后疼痛为典型临床表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不一,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导致死亡[1].有报道约40%~60%的AMI死亡病例在发病1h内死亡[2],而院前猝死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这说明在现实中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来院救治之间,存在着治疗干预延误[3].院前急救是近20年来发展的新学科,是指患者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以及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4].若能对AMI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救治就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1,5].因此,护理在院前急救AMI患者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6].现将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我国自1999年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09%,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往往有合并疾病多、多重用药、功能状态差等多种因素混杂,给综合医院老年门诊的运转带来巨大挑战.而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极少,甚至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将结合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门诊的工作实践,探讨如何将整合医疗的理念合理地应用于老年门诊,使其发挥更高的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奇志;谢海雁;刘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起搏器植入新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开发,起搏器的应用探索从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快速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2万人接受起搏器治疗[1],美国一项调查显示,1993-2009年,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已达290万人[2].植入心脏起搏器对患者来说是一件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因此术后有效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增进舒适,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心脏起搏器的相关知识及术后护理干预的各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及术中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施行OPCAB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术中心律失常发生为房性期前收缩21例次(15.9%),心房颤动15例次(11.4%),室性期前收缩63例次(47.7%),室性心动过速16例次(12.1%),心室扑动2例次(1.5%),心室颤动1例次(0.8%),房室传导阻滞8例次(6.1%),窦性心动过缓6例次(4.5%).结论 OPCAB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有术前心脏基础疾病,术中患者体温下降,出血较多,输注过多库存血制品,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移动心脏等,而术中采取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田利静;秦晔;陈树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自制氧气袋多用接头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由科研小组成员对急诊科和勤务部护士共80人进行氧气袋多用接头操作方法的培训.采用自身对照法,同一护士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氧气袋供氧、充氧,封闭袋口操作(对照组),另再应用自制氧气袋多用接头进行以上操作(观察组).采用自行编制调查表对以上80名护士分别就两种操作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8%护士培训一次即达标,观察组合计操作用时(63.51±5.33)s,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42.82±9.2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1).经问卷调查,氧气袋多用接头的接受程度、易操作性、储氧密闭性方面的满意度在95%以上;连接紧密性、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满意度达100%.结论 自制氧气袋多用接头操作简单,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尤倩;张新华;周慧;刘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团体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行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的初治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口头健康教育;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的初治患者80例为观察组,出院时进行团体健康教育.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出院指导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按时复查、漱口、鼻咽冲洗、张口锻炼、颈部锻炼等康复指导内容的依从性均较对照组升高(85%比68%,97%比88%,99%比70%,100%比72%,95%比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892,5.766,25.079,25.507,12.822;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张口困难、颈部运动受限、副鼻窦炎、中耳炎、鼻出血等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2%比15.0%,1.2%比5.0%,3.8%比23.0%,1.2%比12.0%,2.5%比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68,11.568,12.333,7.907,10.000;P <0.05).结论 团体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更加满足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治疗的康复需求,加强患者坚持康复功能锻炼的主观意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仕碧;杨青;江庆华;白洪芳;曾万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在口腔癌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行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80例,按手术时间的先后抽签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引流,对照组给予中心负压引流.在术后第2天评估并记录患者面部肿胀情况,记录术后24 h引流量;记录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例数;在患者伤口拆线时评估伤口愈合情况;记录至引流管拔除期间引流管堵塞例数.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天面部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00,P<0.05);观察组切口Ⅰ期愈合例数、引流管堵塞例数、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例数分别为40,0,40例,均优于对照组的20,32,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67,53.33,80.00;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应用于口腔癌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可有效减少切口肿胀、减少引流管堵塞,有利于患者伤口Ⅰ期愈合,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强临床观察和术后护理对保证密闭式负压引流球的效果尤为关键.
作者:毕小琴;李艳;肖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年轻护士对于突发性交通事故急性伤害的处理水平,提升其心理素质,并分析全科医学教育在培训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急诊科29名新人职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为期1~2年的心理培训,在此期间主要针对突发性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训练,同时接受全科医学专业训练.安排突发交通事故伤害应急小组急救并行严格考核.结果 学员在培训的前1~3个月期间心理压力为(3.12±0.29)分,培训结束后为(2.11±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 5,P<0.05).结论 对于年轻护士集中开展突发交通事故伤的心理培训并结合全科医学教育,帮助年轻护士掌握常见的突发事件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对于应激事件的处理能力.
作者:赵静文;吴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深度手烧伤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深度手烧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6,P<0.05);术后1个月,两组间手部外观及感觉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上肢功能评价表(DASH)评价术后功能的恢复,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术后感觉和外观恢复评分为(45±3)分,出院功能恢复评分为(25±5)分,对照组分别为(33±4)分和(43±5)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49,10.599;P <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深度手烧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依从性,并且对患者术后早期及出院后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美国Methodist医院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医学中心,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流的管理模式、优秀的医疗人才.笔者于2011年11月前往Methodist医院手术室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临床护理学习,其手术室装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合理的工作流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陈红;赵体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试产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对38例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试产产妇的阴道试产条件、产程观察、护理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成功29例,成功率为76.31%;剖宫产率为23.69%,其中出现先兆子宫破裂1例.结论 产前的可行性评估、心理护理,严密的产程观察,早期识别先兆子宫破裂,是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珠丽;李唐春;邓云清;刘川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9月收治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2010年9-12月收治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3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表实施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为(3.27±2.49)d,对照组为(5.76 ±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78,P<0.01);观察组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19±3.07)d,对照组为(8.78±3.49)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为(11.46±3.97)d,对照组为(14.54±4.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1);观察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为(36 066.21±6 754.77)元,对照组为(43 581.83±7 243.28)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7,P<0.01).结论 运用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和护理,可以减少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术前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莲叶;曲斌;梁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在颅脑外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住颅脑外科病房6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措施:抬高床头30 ~ 45°、消化性溃疡的预防、每日试停镇静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口腔护理、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和手卫生.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同科室行机械通气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0.0%,机械通气时间为(189.7 ±64.5)h,病死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72.4%,(331.3 ±86.7)h,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12.571,10.089,8.928;P <0.05).结论 颅脑外科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减少VAP发生率、病死率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玉华;朱蔚仪;许燕杏;许美卿;林丽;洪蝶玟;许海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并发延迟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 分析199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例老年PCI术后出现延迟心脏压塞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2例PCI术后出现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患者均为老年女性,提示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重点监测对象,术后6h内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压者应及时做床旁心脏超声检查,以排查和鉴定是否存在迟发心脏压塞.2例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和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易患者,应注意其术后的早期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评估.
作者:李帼英;朱秀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以生命为起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引导个体不断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现象不断增多,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生命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新课题.护理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对人类生命和健康负责的重任,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对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毕云霄;耿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符合国际助产士联盟(ICM)要求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助产专业大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和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出专家咨询问卷,应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对12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程度(Cr)均>0.7,说明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专家咨询表共发放12份,有效回收12份,回收率为100%;本组共检测指标58个,协调系数(W)为0.452(x2=254.699,P<0.01).培养目标专家咨询结果总体较好,专家意见较为统一,其重要性赋值均>3.5且变异系数均<0.25;课程设置结果总体较好,专家建议增加新生儿护理学、助产技能强化训练、职业指导等课程.结论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究为建立规范的助产专业高等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孙瑞阳;侯睿;朱秀;陆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由于鞋子过小或过硬压迫局部、卫生习惯不良、修剪指甲不当、外伤、体重过大等因素导致细菌入侵、感染,可在指(趾)甲周围形成软组织化脓性疾病,称为甲沟炎(Paronychia).甲沟炎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腐物寄生性真菌(saprophytic fungi)、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或念珠菌(streptococcus)等[1].文献显示,指(趾)甲根据指(趾)甲形状和生长情况分为扁平型、嵌甲型、凹陷型,其中嵌甲是形成甲沟炎的主要原因,一旦局部沟缝引流不畅,细菌尚可蔓延至甲下,形成化脓性甲沟炎或难治性甲沟炎;有时使用异维α酸等药物也可导致甲沟炎的发生[2].嵌甲、引流不畅、真菌感染是甲沟炎复发的主要因素[3].值得指出的是,指尖的鳞状细胞癌、乳头状腺瘤或非典型坏疽性脓皮病也可表现为甲沟炎[4],应予以鉴别.现就甲沟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菲;谢宛婷;舒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手术床床宽一般为50~ 55 cm,为了便于手术医生术中操作,防止患者上肢过度外展损伤臂丛神经,在仰卧位手术中一般患者是用中单将一侧或双侧手臂固定于体侧.但对于肥胖患者,手术床宽度不够,即使勉强将手臂用中单固定,也极有可能触及手术床的金属部分引起皮肤压红,且术中使用电刀会导致灼伤.若直接将手术床配备的搁手板紧贴床缘放置,则妨碍了手术医生的操作.据此笔者特设计出肥胖患者手术专用护手板,经临床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明;曾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护理方法,丰富临床护士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41例行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术前检查的准备与指导、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疼痛的护理、面瘫的观察与护理、耳呜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要点.结果 2例患者在术后第1天即主诉耳鸣消失,9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主诉耳鸣消失,21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主诉耳鸣减轻逐渐消失,2例患者恢复半年后主诉耳鸣未消失,但耳鸣声音与术前不同.4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乙状窦还纳术是治疗搏动性耳鸣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手术效果显著.细致周密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全面深入的观察能够使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葛雪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care,DSC)[1]是一种改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环境和照顾方式的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预先估计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面临的应激压力,采用一系列支持性护理措施来减轻应激压力,减少能量消耗,旨在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从而使NICU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由保证新生儿的存活发展,变为促进其发育过程和改善其预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又称宫内生长迟缓[2],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包括早产SGA、足月SGA、过期SGA,常见为足月SGA,是指出生时胎龄为38~ 42周,而体重低于2 500 g者.由于SGA生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且关系着以后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水平,因此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3].DSC开始于欧美,而且近年来各种评价其确切效果的临床实验及总结性研究文献也开始出现,但与国外相比,我国DSC的应用尚处于小样本的临床研究阶段,现就我国DSC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建英;高广佩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