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洗手护士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担任扶镜手的护理配合体会

杨晓敏

关键词: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洗手护士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洗手护士担任扶镜手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临床资料,总结洗手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术中出血60ml,手术时间2h,3例因过度粘连而中转开放,无一例术中死亡。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损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洗手护士的熟练配合及持镜均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8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8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83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41例患者是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的42例患者则只用常规护理方法,然后将两组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护理效果为9.02%,而对照组仅达到5.9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干预,比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方式。

    作者:海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重症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仅为80.0%,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6.6%,对照组高达13.3%,二者比较同样存在差距(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实验组总满意度达到了96.6%,而对照组仅为83.3%,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茜;刘静;罗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为了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郑州某医院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计54例用药资料。结果:莫西沙星组肺结核耐药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显效者23例,治疗有效者3例,治疗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结果为92.6%,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翊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然后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护理效果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唐燕;何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改进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广州血液中心的220名献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观察其对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血站的220名献血者纳入研究组,落实了改进服务对策,对比两组服务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经改进献血服务后,提高了献血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妇科用药与护理

    妇科用药与护理可以说是贯穿古今的话题,本文根据一些名医思想,救治案例以及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妇科用药与护理进行浅议。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酸溶液冲洗阴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用乳酸溶液(1%)冲洗阴道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确诊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替硝唑2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1%乳酸溶液阴道冲洗。每个疗程6天。7天观察患者外阴瘙痒、尿路刺激症状、白带和体征变化情况、阴道清洁度、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对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酸溶液作阴道冲洗具有清洁、收敛的作用,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运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胃管拔除以及经口进食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营养指标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惠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加味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腰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加味右归丸在肾阳虚型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所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肾阳虚型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右归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阳虚型腰痛患者应用加味右归丸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研究发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本文首先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然后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发展,希望能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

    作者:许黎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牙体预备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本科室80例牙齿缺陷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两组患者年龄15~28岁,平均年龄(21.5±1.2)岁。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牙体预备方法,观察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采用两种烤瓷贴面牙体预备,分别为I型、与U型,使用双重树脂粘接,观察4~20个月,对不适应症进行调整,终观察修复后牙齿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美容中应用牙体预备方法能够保证牙体固定位置,增强牙体美观度,并发症少,修复率高,满足了患者牙体美容需求。

    作者:佟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就诊的120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预成纤维桩修复)65例,男26例,女39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1.2)岁;对照组(金属桩修复)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5.5±2.2)岁。对两组应用不同修复材料的口腔修复效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2.30%,对照组60%,在脱落、断裂例数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纤维桩修复效果优于金属桩,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临床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口腔病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缓解患儿口腔病变的程度,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体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有效性

    目的:研究对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为92%,组间差异显著。在阴道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包块消失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米非司酮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可对宫外孕患者起到更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患者恢复较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贤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对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骨科病房接收进行急诊骨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情况对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天与第3天睡眠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提高骨科病房急诊护理质量有着显著效果,且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腹症患者发生误诊原因及急救措施的分析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中误诊诱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急救措施。方法:筛选50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因急腹症在阜宁县医院接受诊断并出现误诊的患者,在对其临床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误诊原因,再总结适合患者的急救方案。结果:本院急腹症诊断中出现误诊的诱发因素较多,落实急救措施后,治愈患者有49例(98.00%),多于死亡病例数1例(2.00%),(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由于其诊断难度大,因此误诊几率高,为提升诊断工作效率,建议医师深入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疾病史等信息,对于已经出现误诊的患者,则需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戴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析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于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组(观察组,n=50)与单极电刀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切除双侧扁桃体所需时间、出血量、伤口疼痛评分、白膜脱离情况、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9.54±6.51)min vs(38.46±7.8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9.67±4.32)ml vs(53.12±9.11)ml,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白膜生长情况好,术后咽痛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白膜生长好、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出血少等优点,可适于推广。

    作者:卢柳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满意26例,不满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护理管理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莉思;黄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3年7月间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均为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强化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利水法治疗,对比两组一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强化组的SBP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强化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是69.4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利水法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马劳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压疮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压疮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ICU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按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双数为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评定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2例,占比6.7%;对照组患者压疮9例,占比30.0%,两组压疮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神经内科ICU患者综合护理作用突出,可预防压疮,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