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丽娜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应用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宫外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的临床总有些率为72.97%,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应用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邱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的患儿相比较平均缓解的天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取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喘息症状,在临床治疗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静;金晓秋;尹加林;郑纯凤;修建华;咸阳;李潇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入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微孕妇产前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体检的2300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结果以及胎儿出生后实际肢体畸形结果,判断超声筛查应用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为15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胎儿畸形率为(0.65%),经孕妇产后证实,共有16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畸形率为(0.69%),检出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超声筛查结果显示肢体畸形中包括双足内翻胎儿5例,双下肢缺如2例,四肢短小胎儿3例,人体鱼序列征胎儿2例,多趾胎儿1例,双侧桡骨缺失2例,产后证实漏诊1例多趾胎儿。结论:超声筛查孕妇胎儿肢体畸形效果良好,可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着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防范与未然的目的,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产科护理安全的常见隐患,解析了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以期优化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作者:付雅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单纯手术切除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对照组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7±1.4)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排斥、感染、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并发症。观察组复发率11.09%,对照组复发率23.1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率、2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
作者:张江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15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方面的治疗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血糖控制以及对该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该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收检的120人份350瓶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标本进行培养与鉴定,对培养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将120份血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利用56份培养其阳性,其中阳性率占有21.2%,而80.2%和70.86%分别是需氧生长和厌氧生长所占阳性培养的百分比,发现各种临床细菌有56株,其中所占比重大的是甲型幅伤寒沙门菌,共有22株,占有39%。结论:对血标本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而甲型幅伤寒沙门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值得关注。
作者:宋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经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记录两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生活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下,医疗技术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上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缩宫素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现状,以及其治疗效果。在妇产科疾病病发率不断上升的基础上,医学领域从不同方面展开了对妇产科疾病治疗的研究,尤其着重探讨了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本篇文章主要对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和药物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总结成综述。
作者:宋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郑州某医院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计54例用药资料。结果:莫西沙星组肺结核耐药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显效者23例,治疗有效者3例,治疗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结果为92.6%,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翊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8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水平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谈守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病人舒适,保持保持整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床头打结铺床法代替传统的铺床方法结果床头打结铺床法优于传统的铺床方法结论床头打结铺床法的使用有利于保持病床整洁,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田爱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毛细支气管炎(BC)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78例院内感染重症BC的脑瘫患儿,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4 ml”和“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25 ml”治疗,均为每8小时1次;喘憋症状重者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对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经过交替雾化吸入及其他综合治疗,显效41例(52.6%),有效34例(43.6%),无效3例(3.8%),总有效率达96.2%。其中15例(19.2%)应用了全身糖皮质激素;18例(23.1%)应用了抗生素。结论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BC时慎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不仅疗效好,护理方便,还可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
作者:景玉萍;左满凤;钟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微整形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高而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整形方式,并且由于其可塑性强、安全性高、恢复期短等一系列有点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整形。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希望自己有一个更高的颜值,因此便会通过微整形的方式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完美度,并对于微整形抱着一种近乎“信仰”的心理,尽管微整形有着众多的优点,可以大程度的提高爱美人士的颜值,然后微整形所面临的风险和背后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对微整形背后的“美丽危机”展开具体的探讨。
作者:赵兰;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98.95%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媛;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3例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修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和5.4%,复发率为8.3%和0%,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贾景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满意26例,不满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护理管理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莉思;黄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佳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所用的检查方法及每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检出率为100.0%,行CT检查的患者检出率为70.0%。结论:对于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临床上使用磁共振呈像的检查方法对比CT检查的检出阳性率更高,且对于病灶的情况显示更为清晰细致,对临床进行该疾病的有效检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静威;罗军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