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霞;欧阳泠星;邓海清;熊同学;王剑锋;汪胤;曾红梅;陈焕新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对照(DM)组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DMS)组.成模后DMS组给药12周,留取血标本检查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浆胰岛素(Ins)水平,麻醉后经颈动脉插管观察心功能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结果:DM组大鼠FPG、血浆Ins、TG及TC水平均高于NC组(P< 0.01);DM组与DMS比较,各指标均有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DM组大鼠12周时心脏大舒张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大收缩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降低,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DMS组经干预治疗12周后-dp/dtmax、+dp/dtmax及LVEF均有上升,与DM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M组大鼠心肌疏松、淡染,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空泡变性、有炎症细胞浸润,DMS组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结构接近正常.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起到保护性作用.
作者:于涛;杨海玉;李筱颖;刘冠英;廖晓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乳癖消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30%,对照组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是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的有效疗法,其临床疗效及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作用优于乳癖消片治疗.
作者:张曼丽;庄克生;崔东晖;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恢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包括腹部按摩、情绪康复疗法、针灸治疗),观察2组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调理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科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从燥辨治西北地区中老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祛痰、止咳治疗.观察组从燥辨治,并采用自拟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风燥伤肺证证候积分,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及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秋冬季节,对西医北地区中老年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从燥辨治给予中药治疗,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能降低血清IL-6、TNF-α等炎性因子,减轻感染对气道的损伤.
作者:刘永萍;蒋建纲;张红武;杨如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四子散配合康复训练.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周后评定视觉类比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结果:治疗3周后,2组VAS、MBI及FMA-U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3周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中风后肩痛症状,从而改善中风后偏瘫的功能障碍.
作者:郭友华;朱乐英;詹乐昌;陈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予药物治疗;针刺组予针刺结合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电生理及May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价面神经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May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波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在Hunt氏综合征患者面神经电生理改善及面神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陈越峰;雍隹;茅敏;唐卉;牟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阳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温阳法方药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干预,1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WHOQOL-BREF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月、第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评价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总有效率干预后第1月为37.5%,干预后第2月为70.0%,停药后随访第1月仍为70.0%.干预后第1、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运用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
作者:黄春华;周雯;杨小波;杨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并进行家庭氧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静脉血分析红细胞比积(HT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液流变学检测;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2和SaO2上升,PaCO2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和HT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Hb和HT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头痛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患者微循环,降低RBC、Hb和HTC,减轻临床症状、体征.
作者:杨发满;刘冀;敬泽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养老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患肩局部取穴结合辨证取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患肩对侧养老穴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养老穴结合患侧肩部取穴和辨证取穴治疗肩周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妮娜;易辉;于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原发性痛经门诊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均治疗1疗程(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100%,西药组90.0%,中药组96.7%,3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作者:肖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徐艳玲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教授从医近30载,熟读经典,贯通中西,桃李满天下.笔者有幸成为其首批学术经验继人,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深被其医术所折服.特别是徐教授运用通腑泻肺法肺肠同治支气管哮喘,使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症状得到改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撷取吾师通腑泻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经验一二,与杏林学子共享.
作者:赵克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骨健步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复骨健步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疏康胶囊治疗,3月后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椎、大粗隆、Wards三角区、股骨颈的BMD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甲状旁腺素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骨健步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且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坚强;祁开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陈皮利咽合剂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和咽部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黄片组和陈皮利咽合剂大、中、小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后5组大鼠每天上、下午各用15%氨水喷其咽部1次,给大鼠连续喷氨水3天造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造模后给药5天,于后1次给药后1h,对咽部黏膜做一般性观察,断尾取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取咽部黏膜及组织做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咽部黏膜及组织病理变化显著(P<0.01),说明大鼠急性咽炎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组及银黄片组咽部黏膜及组织病理变化显著(P<0.01),其中以中剂量组作用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大、中、小剂量组及银黄片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的白细胞数低于大、小剂量组及银黄片组(P<0.01),可见,以中剂量组作用较好.大鼠咽部黏膜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咽部黏膜鳞状上皮、黏膜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及黏膜下腺均正常,咽部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模型组大鼠咽部黏膜鳞状上皮、黏膜下结缔组织明显有增生和充血现象,大、中、小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银黄片组,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较佳.结论:陈皮利咽合剂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向宇;王新帅;王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分为2组.针刺组选用主穴为“天柱、颈夹脊穴(病变节段)、大杼”予以针刺治疗;牵引组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2组患者均为隔天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积分差,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结果,现在疼痛状况(PPI).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时间针刺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PPI针刺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天柱、颈夹脊穴(病变节段)、大杼”为主穴的针刺治疗,其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彭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姚氏芪薏四君子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予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治疗组应用姚氏芪薏四君子汤,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脂联素(APN)、瘦素(Lept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指标.结果:2组均能明显改善多项生化指标及BMI,治疗后BMI、HbA1c、LDL-C、TC、TG、Fib均下降(P<0.05),HDL-C、PT、APTT上升(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能提高APN水平,降低Homa-IR、Leptin、FINS,明显改善IR各项指标(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胃肠道不适者8例(13.6%),肝功能异常者3例(5.1%),肾脏损害者3例(5.1%);治疗组胃肠道不适者2例(3.4%),肝功能异常及肾脏损害者均无.结论:姚氏芪薏四君子汤较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疗效更显著,且副作用较少.
作者:唐奇志;张燕华;陈聪;刘剑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硬皮病的发生与痰瘀关系密切,痰浊、瘀血互结阻于络脉、肌肤、脏腑,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硬皮病发生.痰凝是导致硬皮病的重要因素,脉络瘀阻是硬皮病的病理关键.治疗必须权衡痰瘀之轻重,而选用祛痰、化瘀治法.临床辨分温经行气、化痰消瘀;温阳化痰、活血软坚;滋阴益气、化痰活血3法治疗.
作者:穆怀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辨证分型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收集2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的变量聚类法(Variables Cluster),再结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专家意见,判定每种分型的代表症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后归纳出中医证型.结果:确定为3类证型: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夹瘀、阳虚血瘀.不同证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并发症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在证型分布中无差别.不同证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夹瘀型血糖高于其他两型.不同证型间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型餐后2h血糖高于其他两型.不同证型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其他两型.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上常见证型分为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夹瘀、阳虚血瘀3个证型,其中以气虚痰瘀为常见,瘀证贯穿整个病程.
作者:刘志龙;汪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40眼)DME患者随机分为光凝组20例(20眼)和联合组20例(20眼),光凝组采用单纯激光治疗,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2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2组治疗后2月末及4月末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2月末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光凝组的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月末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光凝组的总有效率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近期及远期疗效肯定,优于单纯激光治疗.
作者:王小川;王燕;黄小东;余杨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手段有限.中医药防治NAFLD有优势,但是其研究方法局限.脂质组学对深入认识NAFLD的机制和有效地防治NAFLD有重要意义.它有可能突破NAFLD的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瓶颈,同时也为中医药防治NAFLD提供一个极好的平台.
作者:孟胜喜;冯琴;胡义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徐氏儿科创始人是徐杏圃,徐小圃为其嫡传哲嗣.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生善用温阳药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医名更著,求诊者日盈门庭.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儿科学学术发展,尤其是海派中医儿科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及门弟子遍及海内,其子仲才、伯远均克绍箕裘,能传衣钵,弟子王玉润、朱瑞群、江育仁等亦江浙中医儿科大家,传人亦皆沪上中医业界精英.
作者:刘斐;虞坚尔;张新光;薛征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