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研究

黄春华;周雯;杨小波;杨志敏

关键词:失眠症, 中医疗法, 阳虚, 温阳法, 四逆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阳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温阳法方药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干预,1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WHOQOL-BREF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月、第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评价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总有效率干预后第1月为37.5%,干预后第2月为70.0%,停药后随访第1月仍为70.0%.干预后第1、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运用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7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定量、S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可迅速改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8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内科ICU病房8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病因构成、病死率、中医证型情况.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医院内科ICU病房2010~2011年中MODS病史资料83例,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MODS原发病因、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分值、中医证型分布、病死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MODS患者中,原发病包括严重脓毒症、低血容量休克、重症胰腺炎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其中脓毒症占63.9%,低血容量休克8.4%,胰腺炎占15.7%,其他(心肺复苏术后、心脑血管疾病、肺栓塞、重症药疹等)占12.1%.83例患者中存活54例,死亡29例,病死率34.9%.实证主要以毒邪内盛证、瘀血内阻证、痰热内蕴证、肺热腑实证为主,虚证主要以阴耗竭证、阳气暴脱证、内闭外脱证为主,虚实二证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中医院内科ICU收治MODS患者病因以脓毒症为常见,其次是重症胰腺炎,中医实证与虚证之间的病死率有差别,虚证患者死亡率较高.

    作者:吴广平;祁建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对照(DM)组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DMS)组.成模后DMS组给药12周,留取血标本检查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浆胰岛素(Ins)水平,麻醉后经颈动脉插管观察心功能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变化.结果:DM组大鼠FPG、血浆Ins、TG及TC水平均高于NC组(P< 0.01);DM组与DMS比较,各指标均有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DM组大鼠12周时心脏大舒张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大收缩期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降低,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DMS组经干预治疗12周后-dp/dtmax、+dp/dtmax及LVEF均有上升,与DM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M组大鼠心肌疏松、淡染,心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空泡变性、有炎症细胞浸润,DMS组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结构接近正常.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起到保护性作用.

    作者:于涛;杨海玉;李筱颖;刘冠英;廖晓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硬皮病从痰瘀论治

    硬皮病的发生与痰瘀关系密切,痰浊、瘀血互结阻于络脉、肌肤、脏腑,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硬皮病发生.痰凝是导致硬皮病的重要因素,脉络瘀阻是硬皮病的病理关键.治疗必须权衡痰瘀之轻重,而选用祛痰、化瘀治法.临床辨分温经行气、化痰消瘀;温阳化痰、活血软坚;滋阴益气、化痰活血3法治疗.

    作者:穆怀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仙子益真胶囊对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仙子益真胶囊对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以西药常规加仙子益真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排卵期卵泡大小、形态及卵巢血流动力学[卵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变化,同时监测睾酮(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受孕及卵泡直径大于18mm的病例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腰腿酸软、头晕耳鸣、性欲冷淡、少腹疼痛、舌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等肾虚肝郁症状改善病例数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T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V均升高、RI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仙子益真胶囊联合克罗米芬对肾虚肝郁型PCOS伴不孕症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可改善卵泡质量,提高卵巢储备能力.

    作者:杨乐平;孙鹏涛;沈建红;黄洁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潘智敏教授应用新五积理论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血压经验介绍

    潘智敏教授是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四十余年,学术上重视求本理瘀,临证擅用祛瘀浊、化痰积、调气血、补虚损等法诊治疾病.结合前贤经验,重视近现代相关研究,提出新五积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脂肪肝合并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跟师随诊学习,受益良多,现就潘智敏教授运用新五积理论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血压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进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徐艳玲教授通腑泻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介绍

    徐艳玲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教授从医近30载,熟读经典,贯通中西,桃李满天下.笔者有幸成为其首批学术经验继人,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深被其医术所折服.特别是徐教授运用通腑泻肺法肺肠同治支气管哮喘,使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症状得到改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撷取吾师通腑泻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经验一二,与杏林学子共享.

    作者:赵克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行鼻窦灌方冲洗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鼻窦灌方冲洗对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院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4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后治疗组予鼻窦灌方冲洗治疗,对照组予0.9%生理盐水冲洗,2组均治疗3月,分别于术后1月、3月、6月观察2组术后的术腔体征Lund-Kennedy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 (SNOT-20)改善,并观察平均术腔清洁时间、平均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2组组间术前,术后1月、3月、6月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1月、3月、6月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3月、6月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周2组平均术腔清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组平均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月2组鼻黏膜纤毛传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腔鼻窦灌方冲洗在治疗的中后期更能有效促进术腔上皮化进程、鼻黏膜纤毛传输超微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森平;刘春松;区汉武;丁景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情志护理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分析

    人工流产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来结束妊娠,由于大多数患者发生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无保护的性行为,因此患者心理上的压力一般较大,常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中医心理学体系中的情志疗法可发挥特殊心理干预作用,丰富当前心理救援途径、提高心理救援效率[1].本院对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采取了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化痰祛瘀方大剂量含药血清组,灌服化痰祛瘀方,给药剂量24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2倍);小剂量组:化痰祛瘀方小剂量含药血清组,灌服化痰祛瘀方,给药剂量12g/kg;正常血清组:灌服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共计5mL.通过MTT法检测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olt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的增殖活力,不同剂量时(0g/kg、12g/kg、24g/kg)抑制率分别为1.60%、36.64%、63.9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能使肝癌细胞内的VEGF蛋白表达量下降,且随着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剂量增高(12g/kg、24g/kg),VEGF的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大剂量化痰祛瘀含药血清(24g/kg)可以完全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卜凡儒;张超;蒋树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分为2组.针刺组选用主穴为“天柱、颈夹脊穴(病变节段)、大杼”予以针刺治疗;牵引组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2组患者均为隔天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积分差,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结果,现在疼痛状况(PPI).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时间针刺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PPI针刺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天柱、颈夹脊穴(病变节段)、大杼”为主穴的针刺治疗,其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彭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蒌片治疗瘀血阻络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瘀血阻络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蒌片.观察临床疗效,及hs-CRP、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hs-CRP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效率为63.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显效率为40.9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前区疼痛、胸闷不适、舌质暗等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丹蒌片可以降低hs-CRP表达,从而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鲁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乳癖消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30%,对照组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是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的有效疗法,其临床疗效及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作用优于乳癖消片治疗.

    作者:张曼丽;庄克生;崔东晖;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抗炎杀菌、修复溃疡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SASP组连续饮用5% DSS溶液7天,并于第4天灌胃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3g/(kg·d);黄花败酱组连续饮用5% DSS溶液7天,并于第4天灌胃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50mg/(kg·d);模型组连续饮用5% DSS溶液7天,并于第4天灌胃相当剂量生理盐水,连续4天;正常对照组自由饮蒸馏水连续7天.以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病理学损伤为评价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DAI评分SASP组、黄花败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后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均显著改善,SASP组、黄花败酱组组织学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但SASP组与黄花败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叶志雄;苏俊芳;黄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徐氏儿科学术经验传承与创新

    徐氏儿科创始人是徐杏圃,徐小圃为其嫡传哲嗣.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生善用温阳药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医名更著,求诊者日盈门庭.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儿科学学术发展,尤其是海派中医儿科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及门弟子遍及海内,其子仲才、伯远均克绍箕裘,能传衣钵,弟子王玉润、朱瑞群、江育仁等亦江浙中医儿科大家,传人亦皆沪上中医业界精英.

    作者:刘斐;虞坚尔;张新光;薛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脑水肿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及NIHSS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GCS评分及NIHSS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减轻脑水肿.

    作者:宋志方;茅尧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味治疗正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味治疗正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2组各50例,治疗组以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阳和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近期临床疗效,随访1年评估远期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4.00%,对照组为7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优良率治疗组为89.36%,对照组为72.9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味治疗正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远期疗效均优于阳和汤.

    作者:吴健放;阮永队;李亚坤;谢贻达;何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痛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四子散配合康复训练.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周后评定视觉类比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结果:治疗3周后,2组VAS、MBI及FMA-U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3周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中风后肩痛症状,从而改善中风后偏瘫的功能障碍.

    作者:郭友华;朱乐英;詹乐昌;陈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广州地区成年居民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成年居民的中医体质构成,为本地区人群进行亚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制订调查问卷并向体检人群发放,收回“中医体质及健康状态自填式问卷”3 458份,筛选出3 000份合格的问卷,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3000例研究对象,平和质425例;虚性体质1 130例,其中气虚质660例,阳虚质365例,阴虚质105例;实性体质1 445例,其中瘀血质85例,痰湿质685例,湿热质280例,气郁质200例,特禀质195例.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人群分布、高学历构成、职业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婚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广州地区成年居民的体质构成有一定的差异性,实性体质以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虚性体质以气虚质为主.

    作者:杨道炬;何浩;梁惠陶;廖向彬;骆晓艳;袁冬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辨证分型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收集2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的变量聚类法(Variables Cluster),再结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专家意见,判定每种分型的代表症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后归纳出中医证型.结果:确定为3类证型: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夹瘀、阳虚血瘀.不同证型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并发症之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在证型分布中无差别.不同证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夹瘀型血糖高于其他两型.不同证型间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型餐后2h血糖高于其他两型.不同证型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气虚痰瘀型与阳虚血瘀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夹瘀型与气虚痰瘀型、阳虚血瘀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其他两型.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上常见证型分为气虚痰瘀、气阴两虚夹瘀、阳虚血瘀3个证型,其中以气虚痰瘀为常见,瘀证贯穿整个病程.

    作者:刘志龙;汪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