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文涛
潘智敏教授是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四十余年,学术上重视求本理瘀,临证擅用祛瘀浊、化痰积、调气血、补虚损等法诊治疾病.结合前贤经验,重视近现代相关研究,提出新五积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脂肪肝合并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跟师随诊学习,受益良多,现就潘智敏教授运用新五积理论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血压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进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味治疗正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2组各50例,治疗组以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阳和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近期临床疗效,随访1年评估远期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4.00%,对照组为7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优良率治疗组为89.36%,对照组为72.9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随访期间2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李氏改良乌头汤加味治疗正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远期疗效均优于阳和汤.
作者:吴健放;阮永队;李亚坤;谢贻达;何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并进行家庭氧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动脉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静脉血分析红细胞比积(HT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液流变学检测;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O2和SaO2上升,PaCO2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和HT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Hb和HT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头痛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患者微循环,降低RBC、Hb和HTC,减轻临床症状、体征.
作者:杨发满;刘冀;敬泽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通络醒脑颗粒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络醒脑颗粒.治疗14天.记录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结果:经有序资料Ridit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NHISS评分均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并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均升高(P<0.01),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并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并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上升(P<0.01),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并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络醒脑颗粒能调节ACI患者炎性因子表达,减轻炎症介质所致的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陈小兵;唐宇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腹针组予腹针治疗,传统针灸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腹针组93.3%,传统针灸组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腹针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增加值较传统针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结论:2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作者:李梅英;姜蔓萍;李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李永成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行医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症,2003年被评选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永成教授精擅经方化裁,辨证施治脾胃诸症.现举其巧用半夏泻心汤化裁辨治痞满的思路,以窥其学术一端.
作者:王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黄鳝血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加黄鳝血外敷组、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各组每天治疗1次,总共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康复所需时间.结果:热敏灸加黄鳝血外敷组45例,治愈率86.67%,有效率100%,康复时间为5~14天,平均10天;热敏灸组45例,治愈率82.22%,有效率97.78%,康复时间为8~21天,平均14天;针刺组40例,治愈率82.50%,有效率92.50%,康复时间为8~21天,平均15天;3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平均康复时间进行两两比较,热敏灸加黄鳝血外敷组分别与热敏灸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灸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黄鳝血外敷、热敏灸及针刺治疗面瘫均有确切疗效,但热敏灸结合黄鳝血外敷疗程短,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作者:余尚贞;石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腰背痛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疾病,有关调查显示,护士占职业腰背痛病例的很大比例,其发生概率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1].补肾温阳法可以很好地治疗腰背痛,为了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笔者采取补肾温阳法治疗后通过自我防护的培训预防护士职业腰背痛发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智敏;李晓晶;李亚函;韩海玲;薛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面部出现褐色斑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点是面部对称性色素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中医学称之为黧黑斑、面皯、面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现代医学目前仍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收集了当代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经验医案,采取数据挖掘技术中关联规则方法对医案中药-药关系、症-药关系、证-药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当代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共识和规律.
作者:李燕红;吴元胜;张冰;禤国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调查81例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并行体外循环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采集四诊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辨证,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病例术前、术后均较多,且前后变化不大.心肾阳虚证病例术后第1、3天较术前1天增多(P< 0.01,P<0.05),至术后第7天减少到与术前1天相当(P>0.05).气虚血瘀证病例术后第1天减少(P<0.01),术后第3、7天有回升趋势,但仍少于术前1天(P<0.01).阳虚水泛证病例术后第1天减少(P<0.05),术后第3、7天回升到与术前1天相当(P>0.05).痰饮阻肺证病例术后第7天较术前1天增多(P<0.05).术前1天无阴竭阳脱证病例,术后第1天增多(P<0.05)、术后第3、7天减少至与术前1天相当(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行体外循环术后第1天以心肾阳虚、气阴两亏、心肺气虚为主,术后第3、7天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病例逐渐增多.
作者:陈升恺;林冬群;李旭东;陈晓伟;杜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分为2组.针刺组选用主穴为“天柱、颈夹脊穴(病变节段)、大杼”予以针刺治疗;牵引组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2组患者均为隔天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积分差,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结果,现在疼痛状况(PPI).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时间针刺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PPI针刺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天柱、颈夹脊穴(病变节段)、大杼”为主穴的针刺治疗,其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彭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五指毛桃水煎液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补益作用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黄复制脾虚模型小鼠,设五指毛桃高剂量组(26.67g/kg)、五指毛桃中剂量组(13.34g/kg)、五指毛桃低剂量组(6.67g/kg)分别每天灌胃,给药7天.以小鼠的一般体征变化、体重增长、脾脏重量和胸腺重量、耐缺氧、抗寒、耐疲劳等为指标,观察五指毛桃高、中、低剂量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五指毛桃高、中剂量可以延长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在常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P<0.01,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重量增加(P<0.05);高剂量组小鼠在低温状态下的游泳时间延长(P<0.05);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增加(P<0.01).结论:五指毛桃水煎液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的虚证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骞;苏芬丽;王姿媛;罗丹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乳癖消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30%,对照组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疗法联合青春消解汤是青春期乳腺增生症的有效疗法,其临床疗效及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作用优于乳癖消片治疗.
作者:张曼丽;庄克生;崔东晖;李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原发性痛经门诊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均治疗1疗程(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100%,西药组90.0%,中药组96.7%,3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作者:肖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以消斑通络散装胶囊治疗;对照组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9月.结果:治疗后3、6、9月2组总体病情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时间段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3、6、9月2组斑块所致颈动脉狭窄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时间段颈动脉狭窄率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斑通络散治疗颈动脉斑块在改善症状及颈动脉狭窄率等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
作者:张正标;高巧云;贾淑丽;翟丽娜;张俊婷;李志勇;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金颗粒剂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口服三金颗粒剂治疗,对照组135例单纯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92%,总有效率为99.31%;对照组治愈率为78.52%,总有效率为81.48%.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金颗粒剂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林谋清;赵冬;翟胜;黄正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骨愈灵胶囊对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口服钙片以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加用骨愈灵胶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肿痛消失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痂生长情况方面,治疗组第14天、第28天出现骨痂的例数比对照组多,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口服骨愈灵胶囊对Colles骨折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家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维生素E软胶囊、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加服生精胶囊.治疗前后进行精液分析、精子顶体酶功能测定及肾虚精亏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84%,对照组为67.3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精子密度、a+b级精子比例、精子活率及畸形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子顶体酶功能、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精胶囊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强的松治疗男性不育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永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席研究员、内分泌科专家林兰教授从医五十余年,学贯中西,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用药组方精炼、疗效显著.现将其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1 对病因的再认识林兰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不仅与疾病的筛查技术进步和群众的健康体检意识提高有关,更与现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郑亚琳;黄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予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56例予吗啡肌肉注射.结果:2组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镇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度癌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起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