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及预防的研究

鲍四英

关键词:涂阳肺结核, 密切接触儿童, 预防性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儿童感染者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0-2010年期间25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作为密切接触组,260例非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儿童作为非密切接触组,随访5年,统计分析两组的感染发病情况。结果:密切接触组中中度阳性和强阳性感染病例合计132例,感染率为51.2%,非密切接触组中中度阳性和强阳性感染病例合计19例,感染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是感染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对该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能显著降低结核病中、强阳感染率,是控制结核传播的有效手段。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PD-L1和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在胃癌组织中PD-L1和PD-1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手术区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对比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标本的PD-L1和PD-1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62.5%(50/80)、38.8%(31/80),对照组组织的PD-L1和PD-1指标的阳性率均为0,两个指标表达情况没有相关性,其中PD-L1指标与患者的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pTNM分期情况密切相关,而PD-1表达与该类指标不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PD-L1和PD-1指标有明显的升高,并且PD-L1指标与肿瘤的进展以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值得在胃癌诊治中指导应用。

    作者:刘欣;陈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慢性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添加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状态的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管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艾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雷利度胺用于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次对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雷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雷利度胺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结论:对于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但是此药物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步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观察组为存在术后感染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感染者,分析患者产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感染高危因素中包括体质量高、病房患者数量多、夏季季节、阴道检查频次高、血红蛋白水平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没有运用抗感染药物以及备皮后未尽快手术等。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要针对性相关问题做好对应的护理处理才能有效保证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马融教授治疗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验案一则

    近年难治性TS病例逐渐增多,导师对难治性TS的治疗经验丰富,认为其病机为“肝风内动,心神不宁”,治疗应以熄风止动为基本原则,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证侯和阶段,分清正虚与邪实的关系,辨证论治。

    作者:邵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y型钢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双侧肱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获得随访6~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并且无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为可靠,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叶军;姜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7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抽检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改进对策。方法:2015年8月,医院试抽检77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处方,调取患者住院病历、药历,了解患儿年龄等基本情况,临床诊断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离与限定日剂量(DDD),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细菌学感染疾病占85.71%、真菌性感染1.30%、病毒性感染占12.99%;一种抗菌药物66.23%,采用二联药物25.97%,三联药物7.79%,非限制抗菌药物使用率70.13%,限制性药物使用97.40%,特殊抗菌药物使用6.49%,限制性药物送检率69.33%(52/75),特殊抗菌药物送检率80.00%(4/5);使用强度居前4位药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垃维酸钾;用药期间换药10.39%;不合理用药49.35%,病毒疾病使用抗菌药物8例、不合理联合用药24例、抗生素使用强度过高6例。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问题集中在不合理联合用药、病毒感染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

    作者:崔海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护理组:干预组(综合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6.7%,和70.0%的常规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综合护理作用突出,可改善生活现状,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芒硝外敷治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医疗技术也在不断,静脉输液疗进步以及发展,并且对于治疗相同病症的方法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使用也开始大方起来,导致出现病人混合用药以及使用静脉留置针次数过多的情况出现,所以因为静脉输液引发的而患上静脉炎的人数明显变多。而且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各级医院因此秉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开始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表现的十分重要。接下来笔者就会对芒硝外敷治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的护理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徐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专项骨折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骨折疼痛护理措施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提高其对我院的护理满意程度,可将其作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谭小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置入PICC后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次性置管成功114例,成功率95%。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2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破损漏液1例、静脉炎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结论:化疗患者应用外周静脉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加强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出现后积极护理应对。

    作者:廖梅文;李曼;逄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讨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它的作用,为以后的贫血鉴别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某一医院一定时期内不同体制的贫血病患以及健康体测者各20例,把选取的全部的贫血病患和健康体测的人开展血液检测,并且将血液检测的结果比较。结果把血液检测结果同健康体测者对比发现,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慢性感染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讨论通过实验表明血液检测对贫血诊断鉴别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医院推广与学习的。

    作者:杨婧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细节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加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首次如厕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细节护理后,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组(n=50)和B组(n=50)。A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B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量显著较少,手术切口显著较小,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术后瘢痕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较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记录数据见表2所示。结论:对于符合腹腔镜收拾适应证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不仅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的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更少。

    作者:马加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且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在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同时围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迅速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疗效

    目的:客观总结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治疗中落实、推广0.1%普拉洛芬滴眼液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眼科门诊2011年03月-2015年10月收治、且已确诊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30例(共60眼),治疗时所选药品为0.1%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患者疗效,并与用药前进行对照。结果:配合治疗14d后,患者有效率73.33%,且较之用药前,用药后患者眼部症状评定分数已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治疗中,推广0.1%普拉洛芬滴眼液方案切实有效,可进一步提升其疗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评定分数,有推广价值。

    作者:戴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梗塞病人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方法:将6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不良心理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试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DBP、SB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TC、TG、LDL、HDL等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