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基凤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循证护理,并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齿冷光美白治疗中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行牙齿冷光美白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3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牙齿冷光美白治疗中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敏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所谓临床护理风险就是指护士在医院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的不安全事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种风险是不能提前预估和避免的,而且护理工作是治疗病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防范突发的护理风险事件还是很有必要的。护理风险发生比较集中在内科、儿科等几个科室,而且频发在护龄较短的护士,因此医院在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应该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作者:胡海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超声对胆囊疾病的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对胆囊病变超声漏诊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将大大提高超声检查对胆囊病变的检出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超声漏诊的原因主要有机器分辨率因素、医生因素、胆囊变异、患者检查前准备等等。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应用SL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时间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SL照射治疗和传统的神经阻滞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2.7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应用单纯SL照射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王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2中用药方案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成本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益血生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六个星期,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分别为578元、427元、541元、624元,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7.6%、78.6%,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08.457、621.458。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是7.1%、28.6%(P>0.05)。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成本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好于益血生胶囊,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袁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更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受到医学教育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为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李毓;马儒林;王海霞;丁玉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产妇使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用量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44例。将他们根据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即对照组(48例)、联合少量组(48例)和联合多量组(48例)。分别给予他们单纯舒芬太尼、2.5μg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5.0μg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并就三组患者的临床镇痛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两联合组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多量组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且平均用药量和用药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其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产妇镇痛方法,且舒芬太尼适剂量为5.0μg。
作者:董文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梗塞患者时使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梗塞患者共119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而观察组则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能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而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并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分析方式基础上,本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选取同期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过敏史、饮食习惯以及饮酒等方面的因素均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联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护人员而言,需准确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药学知识水平,熟知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丁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手术产率。结果:两组的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剖宫产2例,手术产率6.67%,对照组剖宫产10例,手术产率33.3%,χ2=5.1042,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对于产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曹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耳鼻喉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8月诊治的耳鼻喉患者148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状态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似,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减少耳鼻喉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杨静;赵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报告了一例1型糖尿病患者8年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以及接受专科知识培训后自我管理的改变,反应了临床上特别是非糖尿病科室教育的不足之处,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督促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杨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180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内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氟康唑(对照组,n=90)与抗霉方联合氟康唑(观察组,n=90)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真菌清除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33%,53.33%,(P<0.05).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67%,74.45%(P<0.05)。结论: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清除真菌,提高治疗效率,建议对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联合治疗方案,即:抗霉方联合氟康唑。
作者:罗升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赵肖萌;朱任坚;徐思雯;徐娓;赵霞;梁丹;周冰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CT检查中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一2015年5月诊治均行CT检查且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癌症患者在CT成像方面的特点及CT值方面。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病灶数量(单发)、病灶形状(规则)、结节边界(明显)等都显著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CT平扫、CT增强等方面基本一样(P>0.05)。结论:应用CT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能有效诊断出病灶的数量、形状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病理损伤性疾病,发病部位主要在脊柱和骶髂关节。目前,临床中已经有多种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方法,但均无法起到根治的效果。因此,临床中在治疗之外,还需加强护理,以达到控制病情的进展、预防发生功能障碍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目的。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做了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是一种以前病毒DNA形式整合入猪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它可随细胞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部分猪源细胞可释放PERV病毒颗粒,并能感染多种体外培养的人源细胞。由于猪器官大小和解剖生理与人体器官相似,被认为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佳供体。但猪基因组内的 PERV 存在跨物种间感染风险,以猪源器官作为器官供体移植人体后可能导致 PERV 感染人体。PERV 感染是异种器官移植的一大障碍,从生物安全性考虑,需要去除或抑制猪基因组内PERV,以降低其物种间传播风险。因此,本文对PERV的生物学特征及近年来PERV的去除和抑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健民;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石症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的50例尿石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有92.00%、68.0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尿石症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美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香菇多糖(Lentinan,LNT)作为一种可从香菇中提取天然物质被学者们广泛研究,其生物活性很多,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和免疫增强作用,在食用和药用方面均得到极大认可,LNT分离和纯化方法被认为是研究关键,本文综述了分离纯化方法并展望了香菇多糖的研究方向。
作者:杜雪;王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