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玉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对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0.25±15.8)ml,手术平均时间为(115.41±18.56)min,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13±10.26)h。结论:腹腔镜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及痛苦,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迪力木拉提·伊不拉音;阿吉买买提·吉力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病例1患者女,76岁,主因“腹痛、腹泻伴黑便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排黑便1次,可见新鲜血液,不伴头晕、发热、胸痛、胸闷等。既往糖尿病病史20余年,脑梗病史10余年,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后,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切除术后,胆囊切除术后,严重便秘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功能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1)血常规WBC 8.35*10^9/L HGB 119.00 g/L PLT 288.00*10^9/L 中性粒细胞80%(4)生化TG 3.59 mmol/L TC 5.32 mmol/L。(9)腹盆CT:脂肪肝,肝右叶S7钙化灶,胆囊、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腹主动脉及多发分支硬化。给予思密达止泻、甲硝唑抗感染、培菲康调节肠道菌群、积极补液等治疗,患者未再腹泻、排黑便,但仍有腹痛,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血红蛋白正常。继续观察患者腹痛未缓解,考虑缺血性肠病不除外,患者拒绝肠系膜动脉CTA,行结肠镜检查,镜下示左半结肠阶段性边界清楚,粘膜发黑。考虑缺血性肠病导致,急予罂粟碱扩张血管、乳果糖及缓泻药帮助患者排便。患者腹痛症状快速好转。复查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赵中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消毒供应室2015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从各科室选取30名护理人员观察比较细节护理实施前后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结果:细节护理实施前后,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包装质量、回收及时率、供给及时率以及护理质量等评分都有明显的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垂体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显微镜经鼻孔入路治疗,观察组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均明显由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更佳,有着巨大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春;程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行阴道B超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对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异位妊娠患者展开研究,本组患者均行腹部B超和阴道B超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B超和腹部B超阳性确诊率分别为96.67%、78.33%,阴道B超有1例误诊为宫角妊娠,腹部B超检查输卵管妊娠误诊有2例,漏诊6例,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误诊各1例,子宫角部妊娠3例。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给予阴道B超检查,具有安全性高、无痛、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阴道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阴道炎症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接诊的患有阴道炎症的女性患者100名,对其行以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清洗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总结100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以分析记录。结果:100名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总体有效概率是97%,不良反应发作概率是2%,且在经过停药处理之后好转。结论:针对在临床中治疗常见的阴道炎症,适当行以药物治疗以及外用药物的冲洗相互联合的方式,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CT检查中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一2015年5月诊治均行CT检查且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癌症患者在CT成像方面的特点及CT值方面。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病灶数量(单发)、病灶形状(规则)、结节边界(明显)等都显著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CT平扫、CT增强等方面基本一样(P>0.05)。结论:应用CT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能有效诊断出病灶的数量、形状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所谓临床护理风险就是指护士在医院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的不安全事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种风险是不能提前预估和避免的,而且护理工作是治疗病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防范突发的护理风险事件还是很有必要的。护理风险发生比较集中在内科、儿科等几个科室,而且频发在护龄较短的护士,因此医院在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应该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作者:胡海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靶剂量倍他乐克在心功能不全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处于康复期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靶剂量倍他乐克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多样性护理(观察组,n=42)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依从性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P<0.05).从血糖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
作者:周彩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运用CT于MRI诊断方法对前脸腺癌病人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前脸腺癌病人中选取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行CT与MRI诊断,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并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在A/B期病人诊断方面,MRI诊断符合率(81.82%)高于CT(27.27%),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C/D期病人诊断方面,MRI与CD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MRI为87.88%,CT为81.82%,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A/B期病人临床诊断方面,MRI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而在C/D期病人临床诊断方面,两种诊断均可获得较高诊断符合率,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药市场已逐步成为现代化市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市场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之下,对于现如今我国医药市场信息的问题也在不断改变和增加之中,由于医药是人类生活中承担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角色”,可以说医药市场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人类生活的安全性,尤其是我国医药市场信息问题,在当今社会的情况下,对医药高质量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与此同时我们对于医药市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在确保医药的安全性的情况下不减少医药企业和人员的私人利益和企业效益,如何结合现如今我国医药市场现状,以及医药市场自身的特点,来利用相应的方法更科学地探究我国医药市场信息问题是我们这篇文章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患者术后肠痿功能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4例,将所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经卡方t检验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腹部手术患者在实施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缩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琼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改善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应提高对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的护理技术,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全方面的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增加对患者的耐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今乳腺癌成为了危急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改良根治术(简称MRM)目前主要被应用于乳腺癌I期以及Ⅱ期治疗中。MRM能够将手术范围予以缩小同时降低术中损伤程度,因此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欢迎。而在实施MRM过程中对于胸前神经(简称PN)以及肋间臂神经(简称ICBN)的实际保护则成为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此就现今医学界对于乳腺癌MRM方面的研究从PN以及ICBN解剖方法进行着手分析,之后对保留PN以及ICBN可行性予以探讨,后对保留PN以及ICBN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采用网络成瘾性行为调查表[1]了解皋兰县高中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皋兰县两所高中1~3年级高中生1088人,应用网络成瘾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皋兰县高中生网络成瘾性占总人数的5%。从中可发现我县高中生网络成瘾的一些特点。
作者:杨重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分析桥小脑角区肿瘤采用MRI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68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诊断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MRI检查表明29例患者属于膜肿瘤病症,22例患者属于听神经系统肿瘤,15例患者属于三叉神经肿瘤病症,2例三叉神经系统肿瘤被漏诊,通过第2次扫描后诊断准确率为96.9%。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病理检查准确率为100%,MRI检查准确率和手术病理检查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采用MRI诊断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准确的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病发位置,而且这种检查方法不会为患者带来任何痛苦,这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
作者:马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闭经患者行雌孕激素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且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经患者行雌孕激素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作者:张传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颜面部外伤急诊清创行美容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因颜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的患者126例,采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进行,观察临床愈合效果,并进行回访,评估术后疤痕情况。结果126例患者面部伤口愈合优良,拆线后皮肤表面平整,对位清晰,伤口呈细线样表现。术后随访1年,无明显色素沉着,伤口瘢痕不明显。结论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应用于颜面部急诊清创具有良好的临床愈合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林威钢;张云燕;郑金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而老年痴呆属于一类多见的疾病,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治疗老年痴呆的常规药物同样在持续增加。现简要分析老年痴呆的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进展,力求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参照。
作者:翁丛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