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自拟疏肝散结汤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乳癖消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散结汤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痰通络、软坚散结、促进包块消散、改善症状的功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效.
作者:宋奋勤;钱龙江;梁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真武汤,2组均于给药治疗14天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肺动脉收缩压和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8.1%和76.2%,对照组分别为53.7%和49.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动脉血氧饱和度外,2组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氧分压、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明确.
作者:周明萍;吕佳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确诊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医辨证分为风热咳嗽型,方用止嗽汤合桑菊饮加减;痰热咳嗽型,方用止嗽汤合泻白散加减;痰湿咳嗽型,方用止嗽汤合二陈汤加减;并联合应用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治疗,连用3天,停药4天,为1疗程,连用4疗程.对照组单纯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咳嗽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辜学敏;张晓莹;龚伟;陈凤媚;吴秀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3%,对照组为5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疗效没有差异.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单有效的措施,其治疗效果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当,但副作用更小,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郝巍;刘宁;许志娟;国延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痤疮是由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女的面部、胸部及背部等[1].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生素、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维甲酸类等药治疗.中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酒刺、粉刺等,多认为是因肺经郁热,熏蒸颜面,或恣食膏梁厚味,脾胃蕴热所致,从肺、从热论治,用清肺泄胃、解毒、燥湿、疏风、凉血等法.成都中医药大学岳仁宋教授对痤疮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经验,认为痤疮消除较易,但防止其复发则较难,主张从脾论治,选用异功散加减,临床疗效显著.笔者跟师临证,特将老师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杨彩虹;曹立虎;高晓斐;孙子微;胡晓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斑蝥酊治疗斑秃(A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17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又随机分为3亚组,分别给予5%、10%、20%浓度的斑螯酊治疗,对照组给予75%酒精治疗.比较各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9.64%,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8.47,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甲组有效率为52.94%,乙组为75.00%,丙组为78.95%.3个亚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其中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78.95%,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仅15.63%.总体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按照接触性皮炎治疗均愈.结论:斑蝥酊外用治疗AA疗效确定,其中10%斑蝥酊疗效较高,安全性较好,副作用较轻微.
作者:罗水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从气郁痰瘀论治亚健康状态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亚健康状态下乳腺增生未加治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从气郁痰瘀论治,采用相应中药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动态追踪观察.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2.8%、100%,对照组分别为22.3%、28.5%,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观察研究结果提示,从气郁痰瘀论治亚健康状态下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疗效.结论:应用中医中药早期合理地干预及治疗亚健康状态下的生理性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并能阻止亚健康状态下的生理性乳腺增生向病理性囊性增生发展甚至恶变.
作者:袁端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藜炳勤教授分期论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提出早期以“通腑泄热逐水”法减轻腹内压,配合引流,给邪以出路;全身感染期从气分、血分、邪伏膜原三步论治;恢复期以扶持正气,托毒外出为法,从而总结出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疗的新的诊疗思路.
作者:黄有星;仇成江;沈展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及珠三角地区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流行病学调研,探讨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记录857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阴虚阳亢、痰瘀内阻为血脂异常患者的5个常见证型,以肝都脾虚证为常见(310例,占36.17%).肝郁脾虚组总胆固醇(TC)高于脾肾两虚组、阴虚阳亢组以及其他证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脾肾两虚组、其他证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痰瘀内阻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肝肾阴虚组、脾肾两虚组、阴虚阳亢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是广东地区血脂异常患者的常见证候.
作者:洪敏;郭姣;曾小烈;朴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中西药物联合治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患指成活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断指再植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术后抗凝治疗.西药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中西药物组口服活络效灵丹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患指成活率及术后半年断指功能评分.结果:除1例患者因药物过敏退出试验外,共79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2组79例89指中,成活86指,失败3指(术前经冰水浸泡约0.5~1.5h),患指成活率达96.63%.术后功能恢复良好69例,10例活动功能受限,经功能锻炼恢复较好.西药组40例43指,成活41指,失败2指,患指存活率95.35%;中西药物组39例46指,成活45指,失败1指,患指存活率97.83%.治疗后2组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药物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半年新指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断指患者再植后患指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中药活络效灵丹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能减轻术后患指肿痛,有利于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作者:阳晟;万雷;张文财;魏合伟;张志海;赵可伟;陈小华;梁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乌头碱是一种具有药理作用的毒性生物碱,具有镇痛、消炎、麻醉、降压及对心脏产生刺激等药理作用,广泛存在于毛茛科乌头属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植物中,常用于治疗心腹冷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乌头碱的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3~5mg[1],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本院今年2月成功抢救1例因过量服用乌头碱致中毒的患者,获得临床救治经验,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廖丽锦;黄霞;劳光生;张欧;刘嘉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体外受精(IVF)妊娠早期血瘀型胎漏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本中心经IVF-胚胎移植(ET)妊娠的患者中,有11例对黄体酮、地屈孕酮片(达芙通)、阿司匹林治疗反应不佳的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中医诊断均有血瘀型胎漏,使用低分子肝素,每天4000IU持续至血止后半月.结果:11倒妇女IVF妊娠早期阴道出血均在治疗开始后的24h内减少并渐止,现10例已分娩,1例胎儿宫腔内死亡.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IVF妊娠早期血瘀型胎漏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栾红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与传统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冻结肩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2月后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0天及治疗2月后,2组肩部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能较好解除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赵宁建;郑宝;马坚;刘如兰;张菊莲;魏永康;石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正虚在老年恶性肿瘤发病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289倒不同年龄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60岁以上患者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比例显著高于30~49岁组与50~59岁组(P<0.01);不同年龄组间虚证与实证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证的比例增高,而实证的比例降低;②不同年龄组间虚实夹杂证与实证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实夹杂证的比例增高;③不同年龄组间虚证与虚实夹杂证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虚证与虚实夹杂证的比例同步增高.结论:正虚是老年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原因,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必须注意扶正培本,祛邪不伤正,才能达到治病留人、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张卫华;彭树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把水集中为一部,共43种,并列为各篇之首,在全面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水的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能提出新的认识.笔者从水对人体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饮用水、合理选水治疗疾病以及科学使用矿泉疗法等方面进行现代解读.
作者:孙晓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早期肾损害尿蛋白的差异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及早期诊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研究病例资料的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地区收集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及肾虚组3组.留取患者晨起尿液标本,检测早期肾损害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将各证型组早期肾损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占比例痰瘀阻络组为32%,阴虚阳亢组为36%,肾虚组为32%.3个证型中阴虚阳亢组所占比例稍大,但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组尿MALB、TRF、β2-MG与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比较,水平均增高(P<0.05,P<0.01);痰瘀阻络组与阴虚阳亢组比较,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早期肾损害,但肾虚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总体上要重于痰瘀阻络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
作者:赵庆高;李浩;杨惠民;韩淑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巴布剂贴膏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患者随机分为巴布剂贴膏组100例和传统贴膏组101例,分别采用相应贴敷膏进行穴位贴敷,对比观察2组的疗效、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皮肤反应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皮肤反应巴布剂贴膏组小于传统贴膏组(P<0.01).结论:巴布剂贴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确切,且皮肤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李晓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竹定痫胶囊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黄竹定痫胶囊.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0%,对照组4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月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月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改善率治疗组61.1%,对照组2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竹定痫胶囊可有效控制癫痫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癫痫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王倩;范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72例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连用3月,观察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痊愈病例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11.1%,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可以降低喘息型慢支的复发率.
作者:王小梦;彭菩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骨折后骨筋膜室内压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四肢骨骨折患者共85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骨筋膜室内压.结果:治疗后,2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伤侧肢体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得到缓解.2组治疗情况比较发现,前臂:观察组治疗后第1~4天骨筋膜室内压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小腿:观察组治疗后第2~4天骨筋膜室内压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有助于降低四肢骨骨折后骨筋膜室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泽宇;钟碧;方楚权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