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渊
从观察面色、肤色变化入手,通过色诊,对慢性重型肝炎分阶段辨证,探讨其病因病机、证型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分阶段治疗提供依据.慢性重型肝炎从黄疸到黑疸,面色、肤色发生显著变化,应分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以心脾理论为指导,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证型的发展变化规律.
作者:王书杰;韦艾凌;毛德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陈晓虎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科主任,大内科主任.陈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5年,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病,独具特色,辨证得当,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研习,聆听教诲,受益良多.兹将陈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陈教授认为,高血压病可归属于眩晕、头痛范畴.其病因主要分内因、外因.内因为精气虚衰,禀赋阳盛阴虚;外因为情志、饮食、劳倦及房劳.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虚.病位以肝肾为主,涉及脾、心.辨证分型根据《中医内科学》[1],多以肝阳上亢、痰湿内阻、阴虚阳亢、阴阳两虚4型为主.目前,对于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根据阴阳失调学说,一般多重视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或阴阳双补,或从病理因素痰、瘀着手,而以化痰、祛瘀治法为主,或从调节气血和津液代谢角度,治以益气活血化瘀、健脾渗湿化痰、平肝活血利水等法.陈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无非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治其本,清除风、火、痰、瘀等病理性致病因素以治标,达阴平阳秘,气行血运,血脉运行循环畅通,血压调和之目的.其中辨证论治是关键.治疗时重视知肝治肝不忘肺肾,治肝用药不忘病因,未病先防注重摄生.
作者:何云;陈晓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黄疸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可因肝硬变或癌灶广泛破坏肝实质引起,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排除先天原因可根据胆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肝前性黄疸、肝源性黄疸和肝后性黄疸.肝癌主要见于后两种,尤其以梗阻性黄疸为多见[1].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对肝癌晚期并发黄疸以茵陈蒿汤合茵陈术附汤为主治疗,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1 退黄首选茵陈蒿汤肝癌晚期并发黄疸,寒热虚瘀经常相互错杂,这在临床辨证上非常棘手,时而顾此失彼.然临床中发现,不论阴黄还是阳黄,茵陈蒿汤都可为治黄首选之方.茵陈和大黄为退黄之常用药物,尤其是茵陈,更是退黄之要药.《本草述钩元》云:“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所以茵陈皆宜.”大黄亦为退黄之要药,众所周知,其生用和短煎(久煎则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结合性蒽醌破坏)泻下力强,退黄常用酒制,防止伤正.但如果能够保证不致大量地丢失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的前提下,适度的泄泻、便溏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对退黄有益.栀子善清郁热,肝癌的患者,久病卧床多伴郁热.但是,三者皆属苦寒之品,易于伤中,尤其是阴黄,细察有虚虚实实之弊.然一味药物的寒热,要究其在复方中的综合作用,一首复方的变化则由终的加减变化所确定,尤其是剂量的变化,终形成一个“矢量和”.麻黄本是发汗散风寒之品,然在麻杏石甘汤中受二倍石膏的制约,则重在宣肺散风热,治疗邪热壅肺证.茵陈在黄疸的治疗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阳黄多因湿热,重用30 ~60g;阴黄多属寒湿,用量减半.这在中医学古医籍、医案以及当代刘渡舟[2]、关幼波[3]等诸名家医案和现代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都有案可循.况且,治疗阴黄多有附子、干姜共用,相互为制.
作者:李然;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冯新送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近40年.冯教授博览群书,衷中参西,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现将其从肾虚血瘀治疗骨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肾虚是根本,血瘀是关键冯教授认为,骨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范畴,病位在筋骨,其本在肾,血瘀是重要的环节.痹证的形成内因是正气不足,外因是风寒湿邪的侵入,内虚外感而成痹.肾藏精、主骨,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腠理空虚才易感受风寒湿邪,因此,肾虚是形成痹证的首要条件.《内经》认为,男子六八,女子六七,虚衰之象渐显.并认为,“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脏衰,形体皆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素问·肾气通天论》云:“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说明肾虚是自然的生理性衰退,骨骼的退变和肾气衰退密切联系,肾虚可导致筋骨不健,从而使风寒湿邪易于入侵引发本病.因此,肾虚是骨关节炎发病之根本.中年以后,肾精气日渐亏虚,骨关节失其充养,导致关节软骨、周围软组织退变,表现为骨骼脆弱,筋纵弛缓,筋不能束骨利关节,即周围韧带松弛,出现关节的应力平衡紊乱,关节稳定性下降,表现为骨质异常增生,筋挛拘急.
作者:李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络补肾法合人工周期防治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络补肾法中药结合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治疗.结果:术后再次宫腔镜检查,治疗组患者仅1例复发,治愈率90.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17例复发,治愈率30.0%,总有效率43.3%.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络补肾法合人工周期是防治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世强;吴文清;李江;徐珍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周期疗法配合加味桂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先中医周期疗法辨治1个月经周期,然后服用加味桂苓丸维持治疗,3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63.0%;好转28例,好转率30.4%;未愈6例,未愈率6.5%.结论:中医周期疗法配合加味桂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作者:杨燕贤;吴彤;林淑贞;谢孜;蔡牡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其化学成份为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发热反应、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或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肝脏和其它器官损伤等.当人患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或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内毒素“溢入”体循环,循环血中可检出内毒素,称为内毒素血症(ETM).一旦ETM产生后,则既可加重原有肝损伤,又可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参与种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其预后,形成恶性循环[1].
作者:马国俊;张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现代化发展创新是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名老中医经验代表着当前中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高水平,发掘、继承、研究、创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平凉作为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中医学氛围浓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成长起来不少誉满陇东的名中医,他们为当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年在平凉市卫生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开展了“甘肃省平凉地区名老中医临床及学术经验”的搜集和相关文献的整理工作,笔者亦有幸参与其中,现将平凉地区部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临床用药特色简介如下.
作者:万健民;苗冲;赵中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王飞教授从事老年病临床研究多年,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老年性痴呆.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王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学术思想简介如下.1审病机,精亏为本,五脏相关;痰浊瘀血,浊毒痹阻王教授认为,痴呆的发病以肾虚精亏为本,但与五脏紧密关联.《灵枢·海论》载:“脑为髓之海”,而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的化生和充养依赖于肾中的精气,故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说:“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喜忘其前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在脑……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可见肾中精气旺盛,上通于脑则脑髓充盈;肾中精气衰败,通脑不足则脑空髓少,神机失养致神明失用,日久渐至痴呆.因此,王教授认为,肾精亏虚是老年性痴呆的病本所在.然五脏紧密相关,其它各脏功能的失调均可使痴呆病情进行性加剧.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酿湿生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病矣”(陈士铎语).《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之气血充盛,则脑受其滋养,而神明昌达;反之则晦而不明.肝主疏泄、藏魂,肝的疏泄功能与人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张景岳认为,痴呆是“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机体年老肝气不足,易发郁结,或气滞血瘀,或气郁痰凝,或气滞湿阻,或郁久化火,上扰清空,神机失用.而肝血虚衰,或肝阳偏亢,损及肾精,髓海失充,神机失用成此病.
作者:代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就蒲公英的现代药理分析、配伍规律及临床新用做简单阐述.从药性分析展开到临床应用的配伍规律,从现代药理分析展开到在传统应用的基础上总结蒲公英的现代临床新用,使传统药物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作者: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耳鸣汤配合针刺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治疗组用自拟耳鸣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谷维素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及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复发率3.7%,对照组总有效率63.5%、复发率54.5%,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鸣汤配合针刺治疗耳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丽;王爱平;陆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龙胆泻肝汤出自《兰室秘藏》,由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各五分,生地黄、当归梢、龙胆草各三分组成.本方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是临床治疗肝胆经湿热下注的要方之一.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本方化裁治疗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男科病,收效甚佳,故收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阳痿患者,男,26岁,2008年5月18日初诊.主诉:阳痿半年多.病史:结婚1年,平素嗜食肥甘,烟酒无度,且常酒后行房.半年前自觉性欲渐减,继则阴茎痿而不举,或勃起不坚.购服大量男宝、壮阳春等补肾壮阳之品口服治疗未效.诊见:身体困倦,口干口苦,胁肋胀满,阴囊潮湿,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阳痿,证属湿热内蕴,阻遏肝脉,宗筋弛缓.治以清利肝胆,疏通经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89,当归、木通各99,生地黄、黄芩、泽泻各129,柴胡69,栀子、炒苍术各159,水蛭2条,甘草39.5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诸症明显好转,阳事已能勃起,但硬度较差.仍守原方再进5剂,性欲增强,房事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作者:何军强;厚纪东;杨帆;王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疗法联合消疤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1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同时,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心理干预联合消疙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采用消疤汤治疗.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GlobalPASI)标准判断疗效.结果:银屑病患者SCL-90量表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是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4个因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银屑病患者在多个方面的心理状态均较正常人差,且集中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等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中药组为73.81%,西药组为64.29%.治疗组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疗法联合消疤汤可以明显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作者:张剑;邓永琼;叶田;杨春艳;胡祥宇;杨文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痴呆是由七情内伤、久病年老等导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从而表现为呆傻、愚笨的一种神志疾病.轻者可见反应迟钝、善忘、寡言少语等症;重者可见神情淡漠,终日不语,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饮食,数日不知饥饿,二便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表现.
作者:潘文;柳树英;李晓娟;张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和脱毒耳穴介入组各30例.脱毒耳穴介入组在脱毒治疗开始的第2天,尿检仍为阳性时予耳穴贴压介入治疗.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均在强制脱毒治疗后(即停止美沙酮治疗的第3天),尿检为阴性时予耳穴贴压介入治疗.戒断耳穴治疗组予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戒断耳穴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胶布(不加王不留行籽)治疗,3组均治疗15次,用修订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评价效果.结果:首次评定2周后、30天后,脱毒耳穴介入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积分明显下降,分别与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首次评定2周后,戒断耳穴治疗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积分明显低于戒断耳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脱毒早期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耳穴治疗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发生的严重期发挥作用,并非仅仅是安慰作用.
作者:韦良玉;赵利华;李飞;邱贞;韦林华;徐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定量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9.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12月外周血Tc水平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均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其机制可能因足三里黄芪注射液穴位对慢乙肝Tc、Ts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主撮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病理性齿痕舌与其临床常见证候的相关性.方法: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及回归分析法,对病理性齿痕舌患者进行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的评定,总结出病理性齿痕舌患者常见证型及相互关系.结果:病理性齿痕舌常见证候为肝胆湿热>脾肾阳虚>肺脾气虚>肝肾阴虚>肝脾血瘀>肾虚水泛>脾虚湿盛>脾胃虚寒>肝气郁结>痰湿阻肺,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肝与病理性齿痕舌的密切关系仅次于脾.结论:对于病理性齿痕舌患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可以参考上述证候特征,有重点的进行辨证治疗.同时不可忽视肝及心理因素与病理性齿痕舌的相关性.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吾师昆明市中医医院吴荣祖主任医师是云南省名中医,业医40余载,在临证时注重温扶阳气,以善用附子而闻名.治疗疑难杂证,多有良效,许多辗转求医多年乏效的疑难杂证经老师诊治,都取得了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笔者有幸伺诊多年,兹从四季用药这一角度,总结吴老师诊治疑难杂证的学术经验.1春季,温肝达木春季肝木主令,以疏达为用.对于体质虚寒的患者,由于阳虚不足以鼓动肝之用阳,升发不足则肝郁.这一时期吴老师注重温肝以应季节,使患者阳气充盈而肝主疏泄的功能得以发挥,常以吴萸当归四逆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
作者:武鸿翔;姚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发泡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连续贴敷3年每次贴敷后均发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并从每次贴敷后均无发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治疗结束后3年间每年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年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年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贴敷后发泡的患者临床疗效比无发泡的患者更明显,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作者:林忠嗣;张雅凤;郭振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散寒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治疗组口服射干麻黄汤合六味地黄汤,对照组口服射干麻黄汤.每天1剂,连续服药9天为1疗程.结果:控显率治疗组96.9%,对照组8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75/2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复常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生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散寒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姜洪玉;周兆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