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刚;杨松柏;陈良金;蔡三金;周创
原发性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黄疸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可因肝硬变或癌灶广泛破坏肝实质引起,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排除先天原因可根据胆红素代谢过程分为三类,肝前性黄疸、肝源性黄疸和肝后性黄疸.肝癌主要见于后两种,尤其以梗阻性黄疸为多见[1].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对肝癌晚期并发黄疸以茵陈蒿汤合茵陈术附汤为主治疗,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1 退黄首选茵陈蒿汤肝癌晚期并发黄疸,寒热虚瘀经常相互错杂,这在临床辨证上非常棘手,时而顾此失彼.然临床中发现,不论阴黄还是阳黄,茵陈蒿汤都可为治黄首选之方.茵陈和大黄为退黄之常用药物,尤其是茵陈,更是退黄之要药.《本草述钩元》云:“黄证湿气胜,则如熏黄而晦,热气胜,则如橘黄而明.湿固蒸热,热亦聚湿,皆从中土之湿毒以为本,所以茵陈皆宜.”大黄亦为退黄之要药,众所周知,其生用和短煎(久煎则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结合性蒽醌破坏)泻下力强,退黄常用酒制,防止伤正.但如果能够保证不致大量地丢失维生素、水和电解质的前提下,适度的泄泻、便溏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对退黄有益.栀子善清郁热,肝癌的患者,久病卧床多伴郁热.但是,三者皆属苦寒之品,易于伤中,尤其是阴黄,细察有虚虚实实之弊.然一味药物的寒热,要究其在复方中的综合作用,一首复方的变化则由终的加减变化所确定,尤其是剂量的变化,终形成一个“矢量和”.麻黄本是发汗散风寒之品,然在麻杏石甘汤中受二倍石膏的制约,则重在宣肺散风热,治疗邪热壅肺证.茵陈在黄疸的治疗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阳黄多因湿热,重用30 ~60g;阴黄多属寒湿,用量减半.这在中医学古医籍、医案以及当代刘渡舟[2]、关幼波[3]等诸名家医案和现代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都有案可循.况且,治疗阴黄多有附子、干姜共用,相互为制.
作者:李然;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予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5.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梁希森;黄银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干预情况.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冠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共6组,每组6只,通过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诱导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实验动物模型,高脂对照组喂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加喂阿托伐他汀5mg/kg/d,通冠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在高脂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分别加喂通冠胶囊3mg、9mg及15 mg,分别于实验开始2、6周末测定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假血友病因子(vWF),实验结束后取髂外动脉行血管内皮病理学检测.结果:6周末通冠胶囊中剂量组TC、小剂量组、高脂对照组TC、LDL-C均较2周末显著升高(P< 0.05,P<0.01),通冠胶囊大剂量组TC显著降低,同时伴有HDL-C升高(P<0.01).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及高脂对照组(P<0.05).通冠胶囊小剂量组、中剂量组、高脂对照组组内前后比较,vWF、E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NO显著降低(P<0.05);通冠胶囊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NO显著升高(P<0.05).6周末通冠胶囊大剂量组与阿托伐他汀组、高脂对照组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大剂量通冠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结论:通冠胶囊能够显著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因子NO水平,降低vWF及ET水平,从而改善血管的舒缩、凝血及纤溶功能;并能提高血中HDL-C水平及降低TC水平,因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立;黎丽娴;赵焕佳;陈伟明;吕文婧;刘淑玲;陈伯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罗颂平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罗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30年,对经、带、孕、产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反复自然流产等妇科疑难病症的治疗研究有较深的造诣.笔者现将罗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等疑难不育症的验案2则加以总结归纳,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朱淑惠;刘新玉;倪张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定位埋线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针刺组,采用20mmol/L去氧胆酸钠、0.05%~01%氨水、0.05%吲哚美辛和4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造模,24周制成CAG大鼠模型.埋线组选取足三里、中皖、胃俞进行穴位埋线,每2周治疗1次;针刺组取穴同埋线组,每天治疗1次,2组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的差别.结果: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后的CAG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埋线组与针刺组治疗效果相当.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能有效改善CAG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损伤情况,疗效与针刺相当,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黄康柏;李素荷;黄德裕;刘芳;黄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益气固元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黄芪益气固元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常文治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液,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VC、FVC、FEV1、FEV1%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液对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PaCO2、PaO2有良好作用.
作者:刘克锋;刘培中;陈林榕;孙静;谭勇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就蒲公英的现代药理分析、配伍规律及临床新用做简单阐述.从药性分析展开到临床应用的配伍规律,从现代药理分析展开到在传统应用的基础上总结蒲公英的现代临床新用,使传统药物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作者: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防治成人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入院手术治疗的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药方选用大黄牡丹汤加减;对照组单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2组术后感染情况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牡丹汤能有效降低成人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章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脑梗死后SHS江藤氏第Ⅰ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合格受试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按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脑梗死临床路径体针治疗.运用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及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标准为基础评定疼痛及肿胀程度.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及肿胀计分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周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VAS疼痛评分治疗2、3周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胀计分2组治疗1、2、3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0.01),肿胀计分2组治疗1、2、3周同期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痰瘀阻络型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疗法对改善脑梗死后SHS治疗1周疼痛疗效较佳;气虚血瘀型SHS董氏奇穴治疗对缓解疼痛及肿胀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作者:董嘉怡;何珊;符文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其化学成份为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发热反应、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或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肝脏和其它器官损伤等.当人患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或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内毒素“溢入”体循环,循环血中可检出内毒素,称为内毒素血症(ETM).一旦ETM产生后,则既可加重原有肝损伤,又可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参与种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其预后,形成恶性循环[1].
作者:马国俊;张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影响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1例.治疗组接受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2组留针时间均为30min,期间予以红外线辅助治疗,每周治疗5次,2周为1疗程,共观察4疗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合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疗效评价,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影响疗效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接受的干预方法(单纯针刺及单纯针刺结合穴位埋线)(OR=24.289,P<0.01)、平素是否疲倦(OR=0.279,P<0.05)均对疗效具有影响.结论: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安全且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患者具有疲倦症状可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作者:李滋平;周歆;梁兆晖;朱晓平;符文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脾肾两虚证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很常见.脾肾两虚证是一个大证候,其次级证候常见有四个:脾肾阳虚证、脾肾气阳虚证、脾肾气阴虚证、脾气不升兼肾虚证.这四个证候临床表现有差别,治疗选方用药自然也不相同.笔者临证以来,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就个人对该证候的认识浅谈如下.1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多见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激素治疗前,表现为重度水肿、大量蛋白尿,或经过激素治疗无效,激素撤减后,水肿、蛋白尿久不消退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尿少,面色(白光)白,形寒怕冷,手足发凉,腰膝冷痛,纳差,喜热恶寒,大便溏薄,口淡不渴,舌体淡胖,舌边齿痕、苔白或水滑,脉沉迟或沉微,右尺脉沉微更明显.女性常兼见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经量多,色暗淡,行经时腰腹冷痛.这一证候的实质就是脾阳虚兼肾阳虚.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液,且统摄和升清无权;肾阳虚则气化、封藏失职,水气不化.所以,两方面因素导致水液停积不化,水肿,尿少,尿蛋白大量丢失.治疗宜采用温补脾肾法.选方用参芪真武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制附子、白芍、生姜、干姜、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芡实、泽泻、大腹皮等.
作者:欧阳晃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屏肾气汤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予基础治疗,针药组31例加用针刺及玉屏肾气汤治疗,针灸组31例加用针灸治疗,药物组30例加用弥可保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每天排尿次数、每次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等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在每天排尿次数、每次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等方面针药组分别较针灸组、药物组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临床总有效率针药组明显优于针灸组及药物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玉屏肾气汤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膀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梅志刚;杨松柏;陈良金;蔡三金;周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杨运宽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教授曾师从余仲权、关吉多等针灸名家,并为四川首届名中医杨介宾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尤以复式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验案颇多.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疾病,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杨教授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为主,兼以清肝泻火,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治疗时仔细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各种针灸方法,对不同患者选用适宜的组合,运用复式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显著的疗效.笔者随杨教授门诊,目睹其针灸方法验案无数,兹介绍3则,仅供参考.
作者:杜晨;左甲;陈曦;何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B12及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为70.00%、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00%、78.33%,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曹世强;于金栋;吕丽柯;张坤;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禀质特异、卫表不固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运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予氯雷他定分散片口服.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禀质特异、卫表不固型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陈潇;张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发泡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连续贴敷3年每次贴敷后均发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并从每次贴敷后均无发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治疗结束后3年间每年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年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年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贴敷后发泡的患者临床疗效比无发泡的患者更明显,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作者:林忠嗣;张雅凤;郭振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西游记》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书中除了精彩绝伦的降妖除魔的故事外,还涉及到饮食特别是素食部分同样异彩纷呈,是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人文、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分析,素食的成因、名称、品种以及民间、宫廷、道观寺庙三大流派,既有特定的宗教意味,也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尤其对今日的养生保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晓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秋季腹泻患儿,葛根芩连汤疗效显著.
作者:杨蕾;林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