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丽;唐雪春
笔者将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采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共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0~ 65岁;一个节段突出36例,多个节段突出24例;影像学分型:膨出12例,中央型18例,侧面突出26例,巨大突出4例;22例为单纯的腰痛,经CT或MRI扫描证实均有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的腰椎间盘出.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腰椎间盘突出症》[2]中相关诊断标准;存在非手术疗法适应症、宜保守治疗的病人;年龄20~ 65岁、性别不限,排除其他腰椎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作者:郑轶;曹传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吾师昆明市中医医院吴荣祖主任医师是云南省名中医,业医40余载,在临证时注重温扶阳气,以善用附子而闻名.治疗疑难杂证,多有良效,许多辗转求医多年乏效的疑难杂证经老师诊治,都取得了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笔者有幸伺诊多年,兹从四季用药这一角度,总结吴老师诊治疑难杂证的学术经验.1春季,温肝达木春季肝木主令,以疏达为用.对于体质虚寒的患者,由于阳虚不足以鼓动肝之用阳,升发不足则肝郁.这一时期吴老师注重温肝以应季节,使患者阳气充盈而肝主疏泄的功能得以发挥,常以吴萸当归四逆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
作者:武鸿翔;姚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杨运宽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教授曾师从余仲权、关吉多等针灸名家,并为四川首届名中医杨介宾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尤以复式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验案颇多.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疾病,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杨教授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为主,兼以清肝泻火,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治疗时仔细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各种针灸方法,对不同患者选用适宜的组合,运用复式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显著的疗效.笔者随杨教授门诊,目睹其针灸方法验案无数,兹介绍3则,仅供参考.
作者:杜晨;左甲;陈曦;何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疗法联合消疤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1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同时,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心理干预联合消疙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采用消疤汤治疗.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GlobalPASI)标准判断疗效.结果:银屑病患者SCL-90量表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是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4个因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银屑病患者在多个方面的心理状态均较正常人差,且集中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等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中药组为73.81%,西药组为64.29%.治疗组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疗法联合消疤汤可以明显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作者:张剑;邓永琼;叶田;杨春艳;胡祥宇;杨文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与常规针刺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解结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9.31%,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结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小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和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20例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针刺颈夹脊穴,配合风池穴、百会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脉动指数(PI)、循环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平均峰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
作者:陈卓伟;徐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王飞教授从事老年病临床研究多年,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老年性痴呆.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将王教授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学术思想简介如下.1审病机,精亏为本,五脏相关;痰浊瘀血,浊毒痹阻王教授认为,痴呆的发病以肾虚精亏为本,但与五脏紧密关联.《灵枢·海论》载:“脑为髓之海”,而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的化生和充养依赖于肾中的精气,故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说:“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喜忘其前言.”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在脑……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可见肾中精气旺盛,上通于脑则脑髓充盈;肾中精气衰败,通脑不足则脑空髓少,神机失养致神明失用,日久渐至痴呆.因此,王教授认为,肾精亏虚是老年性痴呆的病本所在.然五脏紧密相关,其它各脏功能的失调均可使痴呆病情进行性加剧.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酿湿生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病矣”(陈士铎语).《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之气血充盛,则脑受其滋养,而神明昌达;反之则晦而不明.肝主疏泄、藏魂,肝的疏泄功能与人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张景岳认为,痴呆是“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机体年老肝气不足,易发郁结,或气滞血瘀,或气郁痰凝,或气滞湿阻,或郁久化火,上扰清空,神机失用.而肝血虚衰,或肝阳偏亢,损及肾精,髓海失充,神机失用成此病.
作者:代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秋季腹泻患儿,葛根芩连汤疗效显著.
作者:杨蕾;林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的细胞壁内,其化学成份为脂多糖(L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发热反应、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压和休克;或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之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肝脏和其它器官损伤等.当人患有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或肝脏清除功能下降时,内毒素“溢入”体循环,循环血中可检出内毒素,称为内毒素血症(ETM).一旦ETM产生后,则既可加重原有肝损伤,又可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参与种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其预后,形成恶性循环[1].
作者:马国俊;张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吸氧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定喘汤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7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定喘汤具有清肺平喘、止咳化痰的功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AECOPD,可以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机化性肺炎(COP)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并伴体重持续降低、间断性发热和乏力.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清晰,其病理组织学特征是肺泡间隔淋巴细胞浸润,伴受累部位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肺泡炎症改变,进而防止不可逆的肺纤维化.但迄今尚无特效疗法,糖皮质激素仍为首选药物,其次为免疫抑制剂等.笔者于2010年5月10日收治1例机化性肺炎患者,经中医药综合治疗2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现据辨证治疗过程分析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侠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痞病,是一种重要的外感疾病,现在也属一种较常见的内伤杂病.论痞之源上溯至《内经》,多有否满、否塞、否隔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备化之纪……其病否”等等.现代医家根据痞病的临床表现,认为大致包括现代医学胃肠道、肝胆系统某些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1病因病机之辩1.1 中医学古文献对痞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内经》对痞病的病因进行了概括,《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胰满闭塞”,指出了因饮食起居失节致痞.《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提出因寒致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是指气机失调逆乱致痞.
作者:曹正柳;谢庆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后发泡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连续贴敷3年每次贴敷后均发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观察组;并从每次贴敷后均无发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治疗结束后3年间每年患者的哮喘发作次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3年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年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贴敷后发泡的患者临床疗效比无发泡的患者更明显,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作者:林忠嗣;张雅凤;郭振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液,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VC、FVC、FEV1、FEV1%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液对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PaCO2、PaO2有良好作用.
作者:刘克锋;刘培中;陈林榕;孙静;谭勇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肾启膈汤治疗食道术后吻合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2例予温肾启膈汤治疗;对照组148例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多潘立酮、铝碳酸镁等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主要症状吞咽困难、泛吐黏液、胸部满闷、胸部灼痛缓解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肾启膈汤治疗脾肾阳虚、痰饮溢胃、胃失通降的食道术后吻合口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红卫;沈祖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为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疗效.方法:1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7例以中药辨证为主治疗,对照组571例以常规西医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1%,对照组9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病程中位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辨证为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简、便、效、廉,适宜在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梁伟波;邓定伟;庄壮锋;覃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家父熊昌华(1923-1996)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江西省名中医.家父毕生从事于中医学临床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补益肝肾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家父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介绍如下,以念父慈.
作者:熊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和脱毒耳穴介入组各30例.脱毒耳穴介入组在脱毒治疗开始的第2天,尿检仍为阳性时予耳穴贴压介入治疗.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均在强制脱毒治疗后(即停止美沙酮治疗的第3天),尿检为阴性时予耳穴贴压介入治疗.戒断耳穴治疗组予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戒断耳穴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胶布(不加王不留行籽)治疗,3组均治疗15次,用修订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评价效果.结果:首次评定2周后、30天后,脱毒耳穴介入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积分明显下降,分别与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首次评定2周后,戒断耳穴治疗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积分明显低于戒断耳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脱毒早期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耳穴治疗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发生的严重期发挥作用,并非仅仅是安慰作用.
作者:韦良玉;赵利华;李飞;邱贞;韦林华;徐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辛伐他汀、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DN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辛伐他汀、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应用中医辨证联合辛伐他汀、缬沙坦治疗,疗程8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蛋白定量、血钾(K+)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占34.3%;有效13例,占37.1%;无效10例,占28.6%;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显效17例,占48.6%;有效15例,占42.9%;无效3例,占8.6%;总有效率为9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FBG、K+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Cr、血浆Alb、24h尿蛋白定量、TC、TG、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 01).2组治疗后比较,Cr、Alb、TC、TG、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辛伐他汀、缬沙坦治疗DN具有降血脂、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作者:黄雄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益气固元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黄芪益气固元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常文治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