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俊;张雪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予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5.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梁希森;黄银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广东省江门、湛江、梅州、韶关四地所产南板蓝根解热、抗炎、免疫调节效应的异同.方法:观察上述来源南板蓝根对内毒素致发热大鼠体温,二甲苯致耳肿胀小鼠耳片肿胀度,大鼠棉球肉芽肿重量,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结果:江门、湛江、韶关产南板蓝根能显著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P< 0.05,P<0.01);四地所产南板蓝根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度(P<0.01),湛江、韶关产南板蓝根均可显著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干重(P<0.01);韶关、湛江、江门产南板蓝根能提高小鼠脾脏指数(P<0.01),韶关、湛江产南板蓝根能提高小鼠胸腺指数(P< 0.05,P<0.01).四地所产南板蓝根的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综合效应强度为韶关>湛江>江门>梅州.结论:广东省四地所产南板蓝根均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免疫调节效应;其中以韶关产药理作用强、梅州产弱.
作者:罗霄山;杜铁良;陈玉兴;张丹雁;赵自明;黄雪君;曾晓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精道排毒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病例10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精道排毒丸,对照组服用前列康.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为疗效评价指标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精道排毒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型,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陆江涛;孔珍珍;刘春保;王永凡;符俊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家父熊昌华(1923-1996)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江西省名中医.家父毕生从事于中医学临床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补益肝肾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家父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介绍如下,以念父慈.
作者:熊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脑梗死后SHS江藤氏第Ⅰ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合格受试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按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脑梗死临床路径体针治疗.运用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及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标准为基础评定疼痛及肿胀程度.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及肿胀计分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周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VAS疼痛评分治疗2、3周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胀计分2组治疗1、2、3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0.01),肿胀计分2组治疗1、2、3周同期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痰瘀阻络型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疗法对改善脑梗死后SHS治疗1周疼痛疗效较佳;气虚血瘀型SHS董氏奇穴治疗对缓解疼痛及肿胀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作者:董嘉怡;何珊;符文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黄芩苷抑制静脉桥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实验过程中用黄芩苷(中药组)进行干预,同期用西药非诺贝特(西药组)进行对照干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检测静脉桥内膜、中膜厚度.结果:中药中、高剂量预防组,中药中、高剂量治疗组与西药预防、治疗组比较,能有效降低TNF-α、IL-6的含量(P<0.05);中药预防各组,中药中、高剂量治疗组与西药预防、治疗组比较,静脉桥内膜增生厚度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黄芩苷给药浓度越高,上述作用越明显.结论:黄芩苷具有减缓静脉桥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的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抑制静脉桥内膜增生的作用.
作者:王继勇;郭亚雄;庄晓玉;张雄;张子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胃脘灼热感、口干口苦等症,属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其复发效果显著.河北省中医医院刘启泉教授是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0余载,倡胆汁反流性胃炎从浊毒论洽,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浊即秽浊,浊邪源于湿邪,二者均为体内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浊邪之为病,易犯中焦脾胃,正如章虚谷所言:“湿土之邪,同气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毒”本义指毒草,《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热客于胃,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刘教授认为,毒与热同类,热为毒之渐,毒为热之极.浊毒常相兼为病,其具有黏滞难解、易阻遏气机、易入血入络、耗伤气阴、易致气血失调成瘀成积等致病特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病因综合作用,多阶段复杂积累过程,在临床中亦遵循气滞、湿阻、浊聚、热郁、浊毒、络瘀、阴伤的发展规律,浊毒内蕴、瘀血阻络为其主要病机.针对其病机,《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于胃,吐则逆而胆汁溢,所以呕苦”,《四圣心源》则认为:“肝气宜升,胆火宣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然非胃气之下降,则胆气不降.”指出脾胃功能正常,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胆胃和谐,而不致胆邪犯胃,胆汁反流入胃.反之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而致胆胃不和,胆邪犯胃,胆汁反流入胃,临床可见胃脘疼痛、胃脘灼热感及口苦等症.刘教授认为,引起胆胃失和的根本原因在于浊毒,病因与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白海燕;王维;王志坤;刘启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途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通过观察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定量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Tc)、抑制性T细胞(T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应答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9.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12月外周血Tc水平均有所提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2月2组均能明显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其机制可能因足三里黄芪注射液穴位对慢乙肝Tc、Ts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主撮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痞病,是一种重要的外感疾病,现在也属一种较常见的内伤杂病.论痞之源上溯至《内经》,多有否满、否塞、否隔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胀”,《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备化之纪……其病否”等等.现代医家根据痞病的临床表现,认为大致包括现代医学胃肠道、肝胆系统某些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1病因病机之辩1.1 中医学古文献对痞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内经》对痞病的病因进行了概括,《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胰满闭塞”,指出了因饮食起居失节致痞.《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提出因寒致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是指气机失调逆乱致痞.
作者:曹正柳;谢庆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方配合日本产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超激光照射痛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配合膝关节封闭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为81.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无痛苦,无副作用,易被患者长期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百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内服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6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A组内服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结合治伤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治疗B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秋水仙碱片,结合辣椒碱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则单纯行局部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用药第5、10、15天观察疼痛、压痛和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A、B组治愈率分别为28.13%、21.88%,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63%;对照组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B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治疗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治疗肩凝症临床疗效肯定,有一定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卫海;徐宁达;曹建斌;贾晓军;李显鹏;张梅刃;卜晗;林苗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西游记》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书中除了精彩绝伦的降妖除魔的故事外,还涉及到饮食特别是素食部分同样异彩纷呈,是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人文、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分析,素食的成因、名称、品种以及民间、宫廷、道观寺庙三大流派,既有特定的宗教意味,也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尤其对今日的养生保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晓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三黄清热愈疡汤,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止血效果、溃疡愈合情况等.结果: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2.32±1.23)天,对照组为(3.23±1.32)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天后止血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溃疡愈合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具有实用、高效、安全的特点.
作者:高立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机化性肺炎(COP)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并伴体重持续降低、间断性发热和乏力.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清晰,其病理组织学特征是肺泡间隔淋巴细胞浸润,伴受累部位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肺泡炎症改变,进而防止不可逆的肺纤维化.但迄今尚无特效疗法,糖皮质激素仍为首选药物,其次为免疫抑制剂等.笔者于2010年5月10日收治1例机化性肺炎患者,经中医药综合治疗2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现据辨证治疗过程分析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侠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解建国是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现任大连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中医大科系(国家级重点示范学科)主任、辽宁省政府命名的“辽宁省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重点示范学科带头人.解教授刻苦求知近40载,治病救人屡起沉疴,常以“良医同良相,用药如用兵”为座右铭.对疑难顽怪之疾治疗,见解独到,自成体系.笔者有幸侍诊于旁,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爱丽;解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晚期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肿瘤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疗组38例予化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化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治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D44变异体v6(CD44v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临床疗效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化疗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治疗组可以降低外周血VEGF、TGF-β1、CD44v6、CD4+CD25+Tr水平,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晚期原发性NSCLC,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并能干预晚期原发性NSCLC的免疫逃逸,有助于机体免疫监视的恢复.
作者:田春桃;韩利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益气固元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黄芪益气固元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常文治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耳穴贴压疗法治疗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和脱毒耳穴介入组各30例.脱毒耳穴介入组在脱毒治疗开始的第2天,尿检仍为阳性时予耳穴贴压介入治疗.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均在强制脱毒治疗后(即停止美沙酮治疗的第3天),尿检为阴性时予耳穴贴压介入治疗.戒断耳穴治疗组予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戒断耳穴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胶布(不加王不留行籽)治疗,3组均治疗15次,用修订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评价效果.结果:首次评定2周后、30天后,脱毒耳穴介入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积分明显下降,分别与戒断耳穴治疗组、戒断耳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首次评定2周后,戒断耳穴治疗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积分明显低于戒断耳穴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脱毒早期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耳穴治疗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发生的严重期发挥作用,并非仅仅是安慰作用.
作者:韦良玉;赵利华;李飞;邱贞;韦林华;徐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龙胆泻肝汤出自《兰室秘藏》,由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各五分,生地黄、当归梢、龙胆草各三分组成.本方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是临床治疗肝胆经湿热下注的要方之一.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本方化裁治疗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男科病,收效甚佳,故收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阳痿患者,男,26岁,2008年5月18日初诊.主诉:阳痿半年多.病史:结婚1年,平素嗜食肥甘,烟酒无度,且常酒后行房.半年前自觉性欲渐减,继则阴茎痿而不举,或勃起不坚.购服大量男宝、壮阳春等补肾壮阳之品口服治疗未效.诊见:身体困倦,口干口苦,胁肋胀满,阴囊潮湿,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阳痿,证属湿热内蕴,阻遏肝脉,宗筋弛缓.治以清利肝胆,疏通经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89,当归、木通各99,生地黄、黄芩、泽泻各129,柴胡69,栀子、炒苍术各159,水蛭2条,甘草39.5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诸症明显好转,阳事已能勃起,但硬度较差.仍守原方再进5剂,性欲增强,房事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作者:何军强;厚纪东;杨帆;王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将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采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共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0~ 65岁;一个节段突出36例,多个节段突出24例;影像学分型:膨出12例,中央型18例,侧面突出26例,巨大突出4例;22例为单纯的腰痛,经CT或MRI扫描证实均有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的腰椎间盘出.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腰椎间盘突出症》[2]中相关诊断标准;存在非手术疗法适应症、宜保守治疗的病人;年龄20~ 65岁、性别不限,排除其他腰椎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作者:郑轶;曹传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