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军强;厚纪东;杨帆;王伦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益气固元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黄芪益气固元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常文治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药复方在治疗情志病方面具有简便廉验、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逍遥散作为治疗郁证相关病证的经典代表名方,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近年开展的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为逍遥散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科心身疾病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理论依据.1 逍遥散应用概况古时有“妇人多郁”之说,逍遥散原为疏肝和中,条达气机的妇人方,郁证对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易从其生理状态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逍遥散早期较多地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郁证及其相关病证的表现越来越复杂多样,并不局限于妇科疾病.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情志因素与临床各科疾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精神状态改善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因此,逍遥散所适应的疾病谱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涵盖了人体的所有系统.目前,逍遥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据报道,逍遥散可以改善及治疗妇产科疾病[1~2](包括月经不调、痛经、经行乳房胀痛、经期肿胀、高泌乳素血症等)、精神、心理科疾病[3](抑郁性神经症、睡眠障碍、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神经科疾病[2~3](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血管病后遗症、血管性头痛、中老年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等)、心血管疾病(胸痹心痛、老年性高血压)、皮肤科疾病[2](白癜风、慢性荨麻疹、更年期皮肤瘙痒症等)、消化系统疾病[2,4](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等)、眼科疾病[2](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球后视神经炎)、内分泌系统疾病[2](女童性早熟、2型糖尿病等)等.此外,逍遥散的应用还涉及到泌尿科、儿科、男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逍遥散的方药归经具有广泛性,因而其主治病症范围同样广泛,这种广泛性应用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原则和“异病同治”的灵活性.逍遥散适应症看似庞杂,但都具有肝郁气滞、脾弱血虚的共同病机.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因子分析看,逍遥散的主治与躯体化、焦虑、抑郁等方面的症状相似[5],它的治疗范围及类型与现代心身医学划分的疾病类型也基本一致,说明情志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孙琪;敖海清;郭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中医学古籍无盆腔炎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属于腹痛、癥瘕、带下、热入血室病等范畴.根据其发病特点,不外乎血气不调、湿热、寒湿、阳虚、痰浊等因素所致.兹举例介绍如下.1血气不调张某,35岁,1999年5月就诊.主诉:带下增多,伴小腹疼痛半年,加重半月.诊见:心情郁闷,不思饮食,月经先后不定期,量时多时少,大便不调,小便频,舌暗红、苔白微黄,脉沉弦.综其脉症,乃血气不调,气郁化热所致.治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止痛,方用金铃子散加味.处方:丹参、败酱草、蒲公英各309,赤芍、连翘各159,延胡索129,川楝子、枳壳、牡丹皮、桃仁、当归、香附各109.5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后带下减少,腹痛减轻.守方继服15剂,诸症皆除.
作者:吕淑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补奇经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以中药止血汤和通补奇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7例以乙烯雌酚和安宫黄体酮按人工周期调经治疗.连续治疗3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61例,治愈31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对照组47例,治愈16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3.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补奇经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疗效显著.
作者:李燕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脾肾两虚证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很常见.脾肾两虚证是一个大证候,其次级证候常见有四个:脾肾阳虚证、脾肾气阳虚证、脾肾气阴虚证、脾气不升兼肾虚证.这四个证候临床表现有差别,治疗选方用药自然也不相同.笔者临证以来,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兹就个人对该证候的认识浅谈如下.1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多见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激素治疗前,表现为重度水肿、大量蛋白尿,或经过激素治疗无效,激素撤减后,水肿、蛋白尿久不消退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尿少,面色(白光)白,形寒怕冷,手足发凉,腰膝冷痛,纳差,喜热恶寒,大便溏薄,口淡不渴,舌体淡胖,舌边齿痕、苔白或水滑,脉沉迟或沉微,右尺脉沉微更明显.女性常兼见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经量多,色暗淡,行经时腰腹冷痛.这一证候的实质就是脾阳虚兼肾阳虚.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液,且统摄和升清无权;肾阳虚则气化、封藏失职,水气不化.所以,两方面因素导致水液停积不化,水肿,尿少,尿蛋白大量丢失.治疗宜采用温补脾肾法.选方用参芪真武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制附子、白芍、生姜、干姜、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芡实、泽泻、大腹皮等.
作者:欧阳晃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现代化发展创新是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名老中医经验代表着当前中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高水平,发掘、继承、研究、创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平凉作为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中医学氛围浓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成长起来不少誉满陇东的名中医,他们为当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年在平凉市卫生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开展了“甘肃省平凉地区名老中医临床及学术经验”的搜集和相关文献的整理工作,笔者亦有幸参与其中,现将平凉地区部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临床用药特色简介如下.
作者:万健民;苗冲;赵中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内服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6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A组内服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结合治伤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治疗B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秋水仙碱片,结合辣椒碱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则单纯行局部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用药第5、10、15天观察疼痛、压痛和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A、B组治愈率分别为28.13%、21.88%,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63%;对照组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B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治疗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治疗肩凝症临床疗效肯定,有一定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卫海;徐宁达;曹建斌;贾晓军;李显鹏;张梅刃;卜晗;林苗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黑龙江中医药研究院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从医七十余载,活人无数,桃李满天下.张老亦为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导师之一,笔者有幸参与师从学习,侍诊师侧.深感张老在临证中,四诊详参,辨证精准,用药上丝丝入扣、疗效卓著.探其原因,窃以为张老在诊疗过程中,始终如一地贯彻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病必求于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它告诫医者要在错综复杂的证候中,探求其根本原因,以采取针对根本病因的正确治本方法.
作者:陈煜辉;郭建文;兰智慧;王立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加味承气汤灌胃治疗,对照组4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植物油灌胃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5.24%,对照组7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可缩短梗阻的持续时间,减少住院病程.
作者:梁靓靓;李慎贤;金钟太;陈苏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河北医科大学张德英教授学术上主张以经典著作为起点,以临床实践为源泉.长于痰证的辨证论治,著有《痰证论》,对痰证之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均有所创新.兹简要介绍张教授论治痰证的经验,以飨同道.1 明确提出痰属脾实张教授认为,痰生于脾胃,痰又为邪,邪盛则实,故痰为脾实.然近世多言脾虚,少言脾实,更有谓“脾无实证,肾无实证”者.至于谈到脾、肾无实证之理,诸家大多认为脾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为性命之根,精气血为人体之宝,自无“实”之说.其言似乎凿凿有据,但细思便会疑窦丛生,五脏皆“藏精气而不泻”,何以他脏皆有实证,唯脾肾独无?若言精、营为人之宝,则肺所藏之气、肝所藏之血,何者非宝?且五脏缺一,人必不生;五脏偏颇,人必疾病.肝肺既有太过,脾肾何能独见不足?且以天地而言,长夏之时,淫雨霏霏,连绵不休,岂非土之太过?天人合一,以人而言,膏梁美食,食欲旺盛,大腹便便,形体丰腴,乃至肉多而臃,岂非脾之实证?且《灵枢》有言:“脾藏营,营含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素问·天元纪大论》云:“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由是观之,张教授认为,五脏皆有虚证,皆有实证.痰在脾胃,是谓邪盛,邪盛则实,故痰浊为脾土之实证.
作者:谷银强;韩红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防治成人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入院手术治疗的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中药方选用大黄牡丹汤加减;对照组单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2组术后感染情况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牡丹汤能有效降低成人嵌顿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章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抗炎因子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湿热证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与湿热证的相关性.方法:PNS患者90例,分为湿热证组60例,非湿热证组30例,湿热证组再随机分为2个亚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清热利湿药物黄葵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3的水平,并观察临床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湿热证组IL-4、IL-10、IL-13、IL-13mRNA等抗炎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湿热证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咽喉肿痛、胸腹痞闷、口干不思饮、口苦、口中黏腻、小便黄赤、大便黏滞、水肿等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则在口干不思饮、口苦、小便黄赤、大便黏滞、水肿等方面证候积分有改善(P<0.05).治疗后2组咽喉肿痛、胸腹痞闷、口苦、口中黏腻、小便黄赤、大便黏滞、水肿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IL-4、IL-10、IL-13、IL-13mRNA等抗炎因子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湿热证证候积分差值分别与IL-4、IL-10、IL-13水平差值呈线性正相关(P<0.05).对照组患者的上述分析无相关性(P>0.05).表明PNS患者湿热证证候的减轻与体内抗炎因子水平的减低有一定相关性.结论:PNS湿热证与抗炎因子水平的增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清热利湿药物能较好的缓解患者的湿热证证候,改善炎症状态,下调PNS湿热证促炎因子.
作者:王峥;谢桂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玉屏肾气汤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予基础治疗,针药组31例加用针刺及玉屏肾气汤治疗,针灸组31例加用针灸治疗,药物组30例加用弥可保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每天排尿次数、每次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等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在每天排尿次数、每次尿量、膀胱残余尿量等方面针药组分别较针灸组、药物组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临床总有效率针药组明显优于针灸组及药物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玉屏肾气汤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膀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梅志刚;杨松柏;陈良金;蔡三金;周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周期疗法配合加味桂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先中医周期疗法辨治1个月经周期,然后服用加味桂苓丸维持治疗,3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8例,治愈率63.0%;好转28例,好转率30.4%;未愈6例,未愈率6.5%.结论:中医周期疗法配合加味桂苓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作者:杨燕贤;吴彤;林淑贞;谢孜;蔡牡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西游记》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书中除了精彩绝伦的降妖除魔的故事外,还涉及到饮食特别是素食部分同样异彩纷呈,是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人文、空间和时间三个维度分析,素食的成因、名称、品种以及民间、宫廷、道观寺庙三大流派,既有特定的宗教意味,也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尤其对今日的养生保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晓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经加工后可制成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片等.其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生附子主要功效为散寒、回阳救逆,而经炮制后的制附子主要用于温阳散寒、补虚.附子的临床应用古代文献中已有大量的记载,但附子使用的适应证、炮制、剂量范围、煎煮方法、煎煮时间、配伍规律、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以及中毒后的解毒方法等尚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应用规范.
作者:郭丽丽;唐雪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络补肾法合人工周期防治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络补肾法中药结合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放置宫内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治疗.结果:术后再次宫腔镜检查,治疗组患者仅1例复发,治愈率90.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17例复发,治愈率30.0%,总有效率43.3%.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络补肾法合人工周期是防治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世强;吴文清;李江;徐珍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气虚证诊断,同意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共480例,同期病种相同但未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20例.结果:2组治疗后不同病种气虚证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不同病种气虚证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0.8%,对照组4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气虚证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马麟;薛素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解建国是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现任大连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中医大科系(国家级重点示范学科)主任、辽宁省政府命名的“辽宁省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重点示范学科带头人.解教授刻苦求知近40载,治病救人屡起沉疴,常以“良医同良相,用药如用兵”为座右铭.对疑难顽怪之疾治疗,见解独到,自成体系.笔者有幸侍诊于旁,现将其经验整理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爱丽;解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吸氧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定喘汤治疗,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7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定喘汤具有清肺平喘、止咳化痰的功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AECOPD,可以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晶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