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素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杜勤;成静;盛净;朱健;杨菊贤

关键词:前列腺素E1,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Lipo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采用相司常规处理(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肠溶阿司匹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静脉注射LipoE1,10mg/次,1次/天;对照组30例,给予 GIK极化液50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及86.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仅血浆粘度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ipo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32例临床分析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常伴有心律失常,约占50%左右.我科从1995年1月来共收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65例,其中32例有心律失常,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均按照1994年5月威海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并有心律失常的32例患儿中,男17例,女15例,1-3岁5例,4-7岁15例,8-14岁12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8例,下呼吸道感染7例,肠道感染3例,水痘1例,原因不明3例.主要临床症状:头晕、心前区不适、胸憋14例.精神差、乏力、面色苍白、气短8例.呈叹息样呼吸2例(均为幼儿)无临床症状8例.

    作者:任鲜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药离子透入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止痛汤以离子透入疗法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6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42例作对照,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爱华;王玉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ture of Membrans简称PROM)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及保护胎儿的功能,PROM 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危害母儿安全.我院经1072例分娩统计,PROM的发生率为12.9%,探讨其对母婴的影响,对如何预防、积极处理PROM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亚萍;刘春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门冬氨酸钾镁、卡托普利与藻酸双酯钠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21例

    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卡托普利与藻酸双酯钠(PSS)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21例,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5岁,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右心衰的症状与体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用药方法:在休息、限盐、利尿、抗感染、改善通气及吸氧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PSS0.2g加入5%葡萄糖250ml 中静滴,每分钟20-30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为1疗程,卡托普利25mg口服每日3次.

    作者:张永发;贾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生精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精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69例,单纯手术治疗35例,手术后加服生精丸治疗34例.结果:手术加生精丸治疗组配偶在10-21个月怀孕或生育25例,受孕率73.5%;单纯手术治疗组配偶在9-20个月怀孕或生育14例,受孕率40%.结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精丸可以改善该类病人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受孕率.

    作者:梁启伟;王云翔;段永顺;杜晨;袁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用自制旋毛虫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对屠宰猪的监测

    目的:检测屠宰猪血清中旋毛虫特异性抗体(Ab),实现屠宰猪工场旋毛虫疫情监测的快速及现代化,让人们吃上放心肉.方法:自行研制的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及快速-ELISA法.结果:对北京市某屠宰场390头猪用两法进行了旋毛虫抗体流行情况调查,显示两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快速-ELISA法显示阳性结果的28份血清中,25份血清一步快诊试纸条法也显示阳性结果,而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具有简便、快速、立即可取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现场旋毛虫疫情的监测.结论:一步快诊试纸条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及现场应用,具有快速诊断旋毛虫感染的价值.

    作者:温艳;张月清;何妮;司树晖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肝得健治疗肝肾综合症21例

    肝肾综合症(HRS)是指肝硬化及严重肝病患者发生以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和肾血流量减少为主的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HRS发生率均占肝硬化的1/3,在内科系统疾病中是棘手问题之一.本文应用肝得健(EPL)治疗HRS21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修道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和措施.方法:对34例大肠痛根治术后行DDP、5-FU 腹腔内灌注,与38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比较.结果:腹腔组5年复发率(32%)明显低于静脉组(63%),5年生存率(68%)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34%).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和治疗颇有意义.

    作者:潘琦;陈福春;林加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T3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我们用放射免疫检测了4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清T3T4的水平.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消化性溃疡组47例(男39例,女8例)均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无并发症23例,并发出血17例,并发幽门梗阻者7例,年龄23-69岁,平均43.7岁.对照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均为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年龄30-67岁,平均42.1岁.方法:受检者采取抽晨空腹血2ml,分离血清在-20℃冰箱待测.放免试剂合由山东省潍坊3C公司提供,均按说明书操作,测定仪器为上海日化仪器厂生产的SN682型全自动γ计数器各组数据均以F±S表示,组间C α较进行t检验.

    作者:张冬菊;张玉英;邢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自身血回输在腹腔创伤治疗中的作用(附22例报告)

    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1月我院对22例腹腔创伤病员在手术中回收创伤后流失在腹腔内的血液,输回给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家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海上航行时的手术麻醉处理

    目的:探索海上航行时不同海情下各种手术的适宜麻醉处理.方法:根据我院20余年在海上不同海情下完成的57例伤病员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不同航行状态下对手术麻醉处理的要求.结果:大风浪中完成麻醉5例,中等风浪中完成15例,小风浪中完成3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结论:麻醉方法以静脉复合全麻加气管内插管较妥,并适用于任何海情的手术麻醉处理.中等风浪除全麻、局麻外,还可考虑低位硬膜外阻滞等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不适宜于中等风浪以上海情的麻醉选择,但可用作小风浪时的手术麻醉.麻醉期间应加强呕吐管理、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纠正及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术后海上换乘,应在麻醉完全苏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

    作者:张毅;蔡雅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心血通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应用心血通注射液(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观察心血通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及机理,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 60例肺心病为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标准,呼吸衰竭符合<实用内科学>(林兆苕等)诊断标准.

    作者:张友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TAT脱敏注射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农民,62岁.因左小腿外伤12小时,于1999年12月6日7Pm来我院门诊预防性注射TAT,患者既往身体健康,询问药物过敏史不详.在门诊注射室常规做TAT过敏试验,结果判定为弱阳性,采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将0.1mlTAT加等渗盐水0.9ml皮下注射,注射15分钟病人感到全身不适,憋气,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出冷汗,随之四肢抽搐,血压下降为11/8KPa,考虑为TAT过敏引起的休克.即给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注,同时氧气吸入,保暖,20分钟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继之血压13/9Kpa,能量合剂静滴,观察3小时,病人全身情况良好,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李香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分析

    1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1.1护士的心理素质与情绪是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其表现为:①紧张:这是护士在进行操作时常见的一种负性心理,一般表现在年轻护士的身上,固患儿家长对年轻护士不信任,特别是在有过一次失败经历后更易发生.这又加重了护士的紧张心理.②烦躁:工作繁忙,疲劳或者处于生物低潮期或者个人进步受挫或护患、同事、家庭关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都可使操作者心烦意乱.

    作者:吴瑞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1 20例临床观察

    1998年6月至1999年9月采用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120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病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急性菌痢诊断标准,年龄4个月-71岁,对照组为100例,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氧氟沙星片成人剂量200mg/次,3次/日,口服,儿童10-20mg/kg/日,分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氟哌酸胶囊按常规剂量给药;其他对症处理两组相同,病人达到治愈标准后出院.

    作者:玛依努尔;李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伤后应激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淑珍;孙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显微手术治疗眼睑及面部皮肤爆炸伤异物存留

    爆炸伤伤及眼睑及其周围皮肤,造成盲管伤,伤口内有异物存留.由于伤口多、异物深,以往常在裸眼下取出较大异物后任其自愈,只缝合较大伤口或不缝合.为减少术后感染及瘢痕形成,我们以显微手术对伤口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钙吸收机制探讨

    钙是人体内重要的元素之一.人体所需的钙主要来源于膳食,缺钙者则需要使用补钙剂.人们每日从食物中获得的钙因饮食而异,一般为0.5-1.0克,其中20-30%可被胃肠道吸收,其中以小肠吸收为主.

    作者:刘秋英;张亚妮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死亡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和猝死,国内研究报告2年生存率65%[1],而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确诊为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半数以上在1年内死亡[2].心脏移植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供体缺乏及费用昂贵等原因不易广泛开展,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新方法.β受体阻滞剂因负性肌力作用,在扩张型心肌病尤其在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一直被列为禁忌,1975年瑞典学者Waagslein等首次报告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随后一系列关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广泛开展,基本肯定了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树德;刘振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盐酸纳洛酮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现就我院应用纳洛酮(Naloxone hydroohloride,简称NX)治疗阿片类药物、乙醇中毒及安眠药物中毒72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彭葆坤;周宁;林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