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氨酸钾镁、卡托普利与藻酸双酯钠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21例

张永发;贾云

关键词:
摘要: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卡托普利与藻酸双酯钠(PSS)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21例,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5岁,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右心衰的症状与体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用药方法:在休息、限盐、利尿、抗感染、改善通气及吸氧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PSS0.2g加入5%葡萄糖250ml 中静滴,每分钟20-30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为1疗程,卡托普利25mg口服每日3次.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心律中毒洗胃过程中呼吸心跳骤停1例抢救体会

    慢心律又名美西律,是Ib类抗心律失常药,即钾外流促进药.在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与利多卡因相似,不良作用亦与利多卡因相似,即过量可致血压下降,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等;在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眩晕、运动失调、震颤等反应.现将我科抢救慢心律中毒洗胃过程中心跳呼吸骤停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严桂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处理原则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断端或骨折血肿与外界相通,故细菌容易侵入骨折处及邻近组织,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感染,导致骨髓炎.所以在处理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时,尤其注意以下儿点.

    作者:冯宝龄;王友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胃部改变(附52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病,多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伴发烧、呕吐及腹泻等,严重时出现腹膜炎体征.就其胃部表现我们进行了探讨,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以1996年2月至1998年9月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拟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15-72岁,平均37岁.

    作者:刘士林;王法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生精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精丸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69例,单纯手术治疗35例,手术后加服生精丸治疗34例.结果:手术加生精丸治疗组配偶在10-21个月怀孕或生育25例,受孕率73.5%;单纯手术治疗组配偶在9-20个月怀孕或生育14例,受孕率40%.结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生精丸可以改善该类病人的精液质量,明显提高受孕率.

    作者:梁启伟;王云翔;段永顺;杜晨;袁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肝得健治疗肝肾综合症21例

    肝肾综合症(HRS)是指肝硬化及严重肝病患者发生以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和肾血流量减少为主的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HRS发生率均占肝硬化的1/3,在内科系统疾病中是棘手问题之一.本文应用肝得健(EPL)治疗HRS21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修道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交通伤致胸腰段脊柱骨折58例

    交通事故伤往往存在着钝性暴力广泛作用的机制[1],引 起脊柱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探讨其急救方法及手术方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积极恢复神经症状,及时抢救合并症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本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

    作者:丁强;刘伟林;翟景光;朱本白;张司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和措施.方法:对34例大肠痛根治术后行DDP、5-FU 腹腔内灌注,与38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比较.结果:腹腔组5年复发率(32%)明显低于静脉组(63%),5年生存率(68%)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34%).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和治疗颇有意义.

    作者:潘琦;陈福春;林加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伤后应激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淑珍;孙青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5例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在以往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但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被愈来愈多的医生所了解认识,并应用放射介入技术(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Stent)[1]取代了以往的外科大于术的疗效,使危险性降至低点,我院目前已应用PTA及Stent技术治疗了5例病人,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效锋;张岩;关伟;张人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死亡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和猝死,国内研究报告2年生存率65%[1],而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确诊为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半数以上在1年内死亡[2].心脏移植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供体缺乏及费用昂贵等原因不易广泛开展,因此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新方法.β受体阻滞剂因负性肌力作用,在扩张型心肌病尤其在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一直被列为禁忌,1975年瑞典学者Waagslein等首次报告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随后一系列关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广泛开展,基本肯定了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树德;刘振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分析我科1992年10月至1999年7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33例重度窒息儿,并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15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48例,其中重度窒息53例,发生率6.87%,占新生儿窒息总数35.87%,包括正常分娩8例,胎吸助产22例,剖宫产8例,臀助产15例,孕33-34周2例,孕38-40周47例,孕40-42周4例(2例低体重儿).

    作者:田晓利;屈存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肺结核误治难治的原因分析

    近年米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核病耐药病例急剧上升,据估计全球已有5000万人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耐药状况的动态监测已成为评价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志荣;赵宗仁;何天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输液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我院外科自1980年至今,已对70多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采用十二指肠输液维持早期营养,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十二指肠输液管的准备和放置选用内径1.5mm,长90cm医用透明塑料管作十二指肠输液管,冲洗干净后一端插入胃管末端旁孔内,酒精浸泡消毒,术晨将胃管及十二指肠输液管'同经鼻腔插入胃内.另备硬糖一个,装入橡皮指套内,丝线扎紧,放酒精浸泡消毒,术中备用.

    作者:吴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的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

    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临床应用已久,并成为某些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我们从5000余例FNAC检查结果中选取了148例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恶性肿瘤的病例,与术前FNAC诊断做了对比,现介绍如下:

    作者:常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多种肝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

    原发性肝癌(PHC)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较多,但特异性较高,应用较广泛的仍为甲胎蛋白(AFP),一部分患者其血清AFP呈低浓度升高或阴性,临床上对这部分病人的诊断仍有困难,因此,我们选择了特异性、敏感性均较好的aL-岩藻糖苷酶(AFU)、r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r-GT11)、碱性磷酸酶同功酶(AKP1)及AFP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其对良、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伟;邱秀霞;金宝艳;龙治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盐酸纳洛酮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现就我院应用纳洛酮(Naloxone hydroohloride,简称NX)治疗阿片类药物、乙醇中毒及安眠药物中毒72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彭葆坤;周宁;林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炎1 50例疗效观察

    我院白1998年10月至1999年12月,应用微波凝固治疗宫颈炎172例疗效较好,现将随访的150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就诊者为本院就诊的1-Ⅲ°宫颈糜烂患者,均已婚,年龄为24-65岁,盆腔检查正常,宫颈涂片查痛细胞为阴性者,无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150例中,1为62例,Ⅱ°为75例,Ⅲ°为13例,伴宫颈息肉者5例.

    作者:朱爱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自身血回输在腹腔创伤治疗中的作用(附22例报告)

    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1月我院对22例腹腔创伤病员在手术中回收创伤后流失在腹腔内的血液,输回给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家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不排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必须经过手术才能治愈.长期以来,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处理裂孔和排除视网膜下液,排液也成了许多视网膜脱离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近年来,我科在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所行的巩膜冷凝、环扎、外加压不排液术也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对我科86例视网膜脱离所行的视网膜复位术,其中不排液70例,排液16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黎铧;张书林;王树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CT诊断椎体结核的体会及临床应用(附24例分析)

    结核病近年有增加趋势,脊椎结核的发病率也有升高.我们从1992-1999年收治的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4例椎体结核作一总结,发现CT在椎体结核诊断中的表现特点对临床有较好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树才;龚光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