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排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黎铧;张书林;王树仙

关键词:
摘要: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必须经过手术才能治愈.长期以来,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处理裂孔和排除视网膜下液,排液也成了许多视网膜脱离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近年来,我科在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所行的巩膜冷凝、环扎、外加压不排液术也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对我科86例视网膜脱离所行的视网膜复位术,其中不排液70例,排液16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比较,现总结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为了优生,让胎教步入每个家庭

    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未来的小宝宝健康、聪明、美丽,对此,父母不是无能为力.现代科学技术证实:人的体质、生理、智力与遗传决定一切,环境因素影响着人体生长发育,而且要人体胚胎早期还能直接作用于染色体的改变.这就是说,父母,尤其是母亲对胎儿的优生是大有作为的.从怀孕到婴儿呱呱坠地的9个月时间,是孩子珍贵、关键的时期,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胎儿进行早期教育一胎教.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海上航行时的手术麻醉处理

    目的:探索海上航行时不同海情下各种手术的适宜麻醉处理.方法:根据我院20余年在海上不同海情下完成的57例伤病员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不同航行状态下对手术麻醉处理的要求.结果:大风浪中完成麻醉5例,中等风浪中完成15例,小风浪中完成37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结论:麻醉方法以静脉复合全麻加气管内插管较妥,并适用于任何海情的手术麻醉处理.中等风浪除全麻、局麻外,还可考虑低位硬膜外阻滞等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不适宜于中等风浪以上海情的麻醉选择,但可用作小风浪时的手术麻醉.麻醉期间应加强呕吐管理、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纠正及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术后海上换乘,应在麻醉完全苏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

    作者:张毅;蔡雅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复方脐带散处理新生儿脐带338例临床分析

    我院白1999年2月以来采用复方脐带散处理新生儿脐带338例,经随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复方脐带散的成份取甲硝唑2.5g,硼酸5g、氧化锌1og分别研细,再递加滑石粉82.5g过80目筛混匀、密封、高压灭菌即得.`2使用方法胎儿娩出后,传统方法常规结扎脐带,用剪刀剪断,碘酒、酒精依次消毒后,置适量复方脐带散,取下血管钳,覆盖无菌纱布,脐带卷包扎.

    作者:周彬;杨风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颌面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3例颌面部肿块进行了检测,其中良性肿块72例,恶性肿块31例.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结构、大小部位,毗邻关系,并且通过血流情况进一步提示其病理类别.该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符合率8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颌面部肿块简便、无创伤,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尹淑珍;张冬菊;刘雪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肺结核误治难治的原因分析

    近年米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核病耐药病例急剧上升,据估计全球已有5000万人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耐药状况的动态监测已成为评价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志荣;赵宗仁;何天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63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63例急性胆囊炎中男39例,女24例.50岁以上16例,40-49岁18例,30-39岁12例,30岁以下17例.治疗方法术前准备:在全曲检查的基础上,在术前尽可能地纠正或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水盐代谢紊乱及其它脏器的疾病.手术方法均采用胆囊切除术,做到稳、准、快、细、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结果:63例病人均手术成功,无1例术后并发症,无1例死亡.

    作者:罗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空肠Y型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探讨(附4例报告)

    白1997年至今,我院用十二指肠空肠Roux-Y型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损伤2例,十二指肠肿瘤1例,结肠癌十二指肠浸润1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例1,男,42岁.因外伤致十二指肠降部前壁不规则性损伤,约3×2cm大小,伤缘距十二指肠乳头约1.5cm.术中将TreitZ韧带下15cm处切断空肠,远端上提与十二指肠损伤处行端侧Y型吻合,距吻合口约30cm处,再与近端空肠行侧端吻合,十二指肠造口减压,空肠营养造口.痊愈出院.

    作者:张兆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

    分析我科1992年10月至1999年7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33例重度窒息儿,并就气管插管术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中的作用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15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48例,其中重度窒息53例,发生率6.87%,占新生儿窒息总数35.87%,包括正常分娩8例,胎吸助产22例,剖宫产8例,臀助产15例,孕33-34周2例,孕38-40周47例,孕40-42周4例(2例低体重儿).

    作者:田晓利;屈存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经直肠注入99mTCO4-检测肝硬化病人门静脉循环的变化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门体侧支分流是临床医师关注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国外曾用经脾或门脉注入放射性核素测定肝硬化病人的门静脉循环状态,去观察门体静脉分流程度[1.2],但有一定创伤性,较难在临床应用,我们采用经直肠注入99mTCO4-显像的方法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柏查氏综合征共13例病人做门静脉循环状态的检测,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惠祥兴;谈兵;赵卫平;张健;汪鸿志;梁浩;张恩君;刘雁玲;田嘉禾;何国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尤其在山区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及医学知识的缺乏使产后出血占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和措施.方法:对34例大肠痛根治术后行DDP、5-FU 腹腔内灌注,与38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比较.结果:腹腔组5年复发率(32%)明显低于静脉组(63%),5年生存率(68%)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34%).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和治疗颇有意义.

    作者:潘琦;陈福春;林加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阿替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较高,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诊断为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半数以上在1年内死亡[1].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却因供体缺乏及经济技术条性等因素而无法广泛开展,因此探索有效的药物治疗是扩张型心肌病研究的重点.1993年以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已被初步证实.本文对过去几年内我院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王树德;刘振华;张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减轻不同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方法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科1992-1999年静脉穿刺病人约51600人次,根据静脉不同,可将其分为六种,其中静脉粗、直、弹性好者15480例,占30%;静脉细小、显露者10320例,占20%;静脉脆性大者10320例,占20%;循环不良者5160例,占10%;静脉坚硬、无弹性者5160例,占10%静脉充盈、弹性好者5160例,占10%.取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血管选择上无显著性差异,均包括各种血管.以观察组用本文所述操作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操作法.

    作者:张丽丽;田红;胡新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患者循环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循环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IA定量检测75例乙肝患者(包括16例急性乙肝,34例慢性乙肝及25例肝硬变患者)及10例新兵体检标本血清VEGF含量.结果:正常对照、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及肝硬变(LC)患者的VEGF含量分别为71.3±16.9pg/ml、203.4±29.4pg/ml、64.5±17.2pg/ml、49.7±10.9mg/ml.提示急性乙肝患者显著升高(P<0.001),LC患者明显降低(P<0.01),而慢性乙肝患者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肝细胞再生、肝内血管病变及改建密切相关;检测血清VEGF含量能为临床提供一新的诊断手段.

    作者:陈文笔;严家春;马勇;沈月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经颅多普勒表现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本文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检测,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年龄28-79岁,均因头痛、头晕等症状前来我院就诊.其中 21例有严重头痛、晕厥、短暂失语、偏瘫等症状.检查所用仪器为德国DWL公司之Multi-DopX2(台式)彩色经颅多普勒仪.在检查中,患者先取坐位,将探头置于枕骨大孔处,分别探查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的颅内段频谱,然后,让病人取仰卧位,将探头置于患者(双侧)颞区声窗分别检测左、右、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必要时由眶窗再行探测颅内段频谱,频谱自动显示于仪器屏幕并自动计算各项血流参数.

    作者:刘娟;刘绍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能量合剂引起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例

    能量合剂(A.T.P20mg、Co-A 100u和肌苷0.2g加入10%G.S500mL)引起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未见报道,现将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树春;赵炳;桂鸿斌;宋铭祥;李林辉;唐秀华;刘玉芬;王春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药离子透入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止痛汤以离子透入疗法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6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42例作对照,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爱华;王玉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新生儿中发生惊厥者160例,现将其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0新生儿中,男91例,女69例,其中足月儿102例,过期儿38例,早产儿20例.分娩方式:顺产75例,胎头吸引 37例,足月臀位20例,剖腹产28例.1.2病因分析见下表.

    作者:董永战;李春霞;杨晓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浅谈新生儿出血症护理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显著缺乏所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本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滕玉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内镜下套扎治疗胃粘膜脱垂症229例临床分析

    胃粘膜脱垂症目前尚无更多有效治疗手段,我们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229例中重度胃粘膜脱垂症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作胃镜检查16252例,其中有胃粘膜脱难症的738例.单纯性58例,与胃窦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等疾病并存的68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黑使等.

    作者:李莉;李鸿模;何正在;郭良忠;江应平;陈友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