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道
目的:为防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探讨切实有效的辅助治疗和措施.方法:对34例大肠痛根治术后行DDP、5-FU 腹腔内灌注,与38例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比较.结果:腹腔组5年复发率(32%)明显低于静脉组(63%),5年生存率(68%)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34%).腹腔组全身毒性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和治疗颇有意义.
作者:潘琦;陈福春;林加宝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们用放射免疫检测了4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清T3T4的水平.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消化性溃疡组47例(男39例,女8例)均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无并发症23例,并发出血17例,并发幽门梗阻者7例,年龄23-69岁,平均43.7岁.对照组:52例(男36例,女16例)均为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年龄30-67岁,平均42.1岁.方法:受检者采取抽晨空腹血2ml,分离血清在-20℃冰箱待测.放免试剂合由山东省潍坊3C公司提供,均按说明书操作,测定仪器为上海日化仪器厂生产的SN682型全自动γ计数器各组数据均以F±S表示,组间C α较进行t检验.
作者:张冬菊;张玉英;邢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肝硬化并门脉高压患者发生门脉高压性胃病(Protal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约50%,引起出血者在10-60%不等,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于1997年10月至2000年6月应用善得定及洛赛克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洪波;赵炳;宋明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未来的小宝宝健康、聪明、美丽,对此,父母不是无能为力.现代科学技术证实:人的体质、生理、智力与遗传决定一切,环境因素影响着人体生长发育,而且要人体胚胎早期还能直接作用于染色体的改变.这就是说,父母,尤其是母亲对胎儿的优生是大有作为的.从怀孕到婴儿呱呱坠地的9个月时间,是孩子珍贵、关键的时期,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胎儿进行早期教育一胎教.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分析我院4年间为3400名中老年居民行甲襞微循环检查,发现高粘滞血症1425例,检出率为41.91%.并对其中520例高粘血症患者进行了干预性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民;王翠凤;于清香;吴建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科1992-1999年静脉穿刺病人约51600人次,根据静脉不同,可将其分为六种,其中静脉粗、直、弹性好者15480例,占30%;静脉细小、显露者10320例,占20%;静脉脆性大者10320例,占20%;循环不良者5160例,占10%;静脉坚硬、无弹性者5160例,占10%静脉充盈、弹性好者5160例,占10%.取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血管选择上无显著性差异,均包括各种血管.以观察组用本文所述操作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操作法.
作者:张丽丽;田红;胡新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测定118例急腹症患者(急性重型胰腺炎2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36例.1992年亚特兰大标准)和5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上述各标志物对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的准确度依次是:IL-6为90.0%、86.1%和87.5%;IL-8为90.0%、80.6%和83.9%;β2-M为60.0%、83.3%和75.0%;CRP为80.0%、61.1%和67.9%;Amy为90.0%、83.3%和85.7%;Lip为100.0%、91.7%和94.6%.结论:CRP和β 2-M不宜用作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的指标.联立Lip(或Amy)和IL-6(或IL-8)测定能达到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的目的,且联立Lip和IL-6(或IL-8)测定比联立Amy和IL-6(或IL-8)测定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联立Lip和IL-6测定优于联立Lip和IL-8测定.
作者:俸家富;冯大雄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病人也呈上升趋势,因外伤致截瘫的患者逐渐引起骨科护理人员的关注,由于此类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诊疗计划,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常翠英;常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尤其在山区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及医学知识的缺乏使产后出血占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如皋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北纬30°-30°30′,东经120°-120°50′,属北亚热带潮湿地区,年均气温14.6℃,年均降雨量1054mm,相对温度80%,全市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145.14万人口分布于50个乡(镇).
作者:朱先成;徐永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患者女,27岁,孕2产1,因停经40余天,于 1999年5月27 日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横切面子宫形态失常,宫底平面呈现羊角形的两个子宫角.左侧宫角大小约3.1×2.7×2.0cm,内含宫腔波;右侧宫角大小约3.9×3.2×2.7cm,内见妊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纵切面宫体下段及宫颈无异常.双侧附什无异常.超声诊断:①可疑先天性子宫畸形(双角子宫);②右侧子宫早孕.
作者:孙俊芳;杨雪萍;王兰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AMI恢复期晚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与QTC离散度的关系.方法:测量100例AMI患者入院时和2周后的QTCD,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MI恢复期VDA与QTCD明显相关.结论:AM1度过早期危险期后QTCD仍明显增大者,应警惕DVA的发生.
作者:程彦华;张绪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为探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我们在门诊77例受检病人中随机分中老年组和青年组,开展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术前平均心率72次/分,术中、术后心率二组均增快,除>45岁术后增快不明显,余均有显著变化,P<0.01.术中收缩压明显上升,P<0.01,但离散度大.舒张压明显下降,青年组下降幅度为12-15%,二组间收缩压的上升和舒张压的下降无显著差异.
作者:沃千红;萧红;韩芝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中年,皆因急性支气管炎伴喘憋来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均应用2.5%的氨茶碱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慢滴.在药液滴入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大汗淋漓,张口呼吸,脉压差缩小2-3KPa,心率加快.患者自述恶心、胸闷,2例均为第1次用药.
作者:徐向云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院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占我院同期颅脑损伤病人总数(458例)的8.7%.本组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及应用入院后首次GCS记分进行外伤分型,以GCS≤8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现将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张遂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用酶联SP一步法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sIL-2R、IL-6和 TNF-α水平,并将体检正常者30人做正常对照.结果:32例丙肝患者CD4+/CD8+,sIL-2R(u/ml),IL-6(ng/L)和TNF-α(ng/L)结果分别为:1.04±0.22、629.5±240.7、289.7±75.8、0.92±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
作者:孙秀英;李琳;季海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新生儿中发生惊厥者160例,现将其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0新生儿中,男91例,女69例,其中足月儿102例,过期儿38例,早产儿20例.分娩方式:顺产75例,胎头吸引 37例,足月臀位20例,剖腹产28例.1.2病因分析见下表.
作者:董永战;李春霞;杨晓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断端或骨折血肿与外界相通,故细菌容易侵入骨折处及邻近组织,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感染,导致骨髓炎.所以在处理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时,尤其注意以下儿点.
作者:冯宝龄;王友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必须经过手术才能治愈.长期以来,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处理裂孔和排除视网膜下液,排液也成了许多视网膜脱离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近年来,我科在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所行的巩膜冷凝、环扎、外加压不排液术也取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对我科86例视网膜脱离所行的视网膜复位术,其中不排液70例,排液16例进行临床分析、疗效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黎铧;张书林;王树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Lipo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采用相司常规处理(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肠溶阿司匹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静脉注射LipoE1,10mg/次,1次/天;对照组30例,给予 GIK极化液50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及86.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仅血浆粘度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ipoE1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杜勤;成静;盛净;朱健;杨菊贤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