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周昆;曾序春;洪福昌
目的:探讨小儿HBV携带者重叠HCV、HDV复制干扰作用.方法:对136例小儿HBV携带者同时进行了抗-HCV、HD-Ag、抗HD、HBV-DNA的检测.结果:发现136例受检者中HBV与HCV、HBV与HDV二种病毒重叠感染22例(16.17%),HBV与HCV、HDV3种病毒重叠感染2例(1.47%).HCV重叠HBV感染容易发生在HBV-DNA阴性及抗-HBe阳性者中.结论:小儿HBV携带者中存在HCV、HDV重叠感染.重叠HCV感染对HBV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重叠HDV对HBV干扰作用不明显.
作者:朱朝敏;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论证红外谱分析技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用红外谱分析仪分析胃肠道脱落细胞41例,其中癌13例、中重度异性增生13例、正常粘膜15例.结果:①良恶性光谱的差异主要位于1300-1000cm-1频带上;②正常细胞c峰强度高于a峰,而癌和中一重度异性增生细胞则相反;③红外吸收谱鉴别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92.3%,73.33%,75%和91.6%,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和阴性预示值分别为84.62%,73.33%,73.33%和8.62%.结论:红外谱可鉴别胃肠道良恶性脱落细胞,尤其是对癌前病变检出率较高,故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盛剑秋;李世荣;吴小光;高革;吴霞;晨智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近2年来,我们应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8例,对心律平的用药方法、剂量、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徐岩;孙艳玲;孙玉环;薛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25岁.因干部健康查体听诊闻及有期前收缩进行动态心电检查.体检:体温36.5℃,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0Kpa.口唇无紫绀,呼吸平稳,心界无扩大,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无长间歇,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给予佩带美国Pi公司产全息电子硬盘式24hHolter记录盒采样,佩带记录期间否认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将24h记录器获得的心电信号,回放经计算机软件处理,自动分析、人机对话后数据统计.
作者:刘守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临床上哮喘伴胃-食管返流(GER)或GER患者发生哮喘者并不少见.本文总结了由胃-食管返流相关性哮喘36例,浅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12-59岁,平均34.7岁;病程1.5-48年,平均12.6年;就医次数4-15次.
作者:王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左房血栓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常见并发症.二维心动图是目前唯一发现血栓并能测定血栓的大小而又无创伤性的诊断手段.分析如下:
作者:刘敏绍;陈传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变化多,而内分泌异常的症状不典型.本文随机抽取本院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间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例57例,根据同时测定的动脉血气、心功能、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有关指标,探讨其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与甲状腺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瞿潮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大肠癌通常采取外科手术治疗,1996年2月至今我们对5例早期大肠癌行内镜下微波治疗3例,高频电治疗2例,观察8个月-4年多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年龄62-65岁;女2例,25、34各1例;临床表现为大便带血3例,病程均不超过半月,2例因长期腹泻便秘交替,偶有大便带粘液.
作者:赵炳;何树春;范洪波;马琼珍;宋海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用药期间滴速的观察由于患儿的个体差异,对首次给药病例要注意初次用药的反应,且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滴速不宜过快.因酚妥拉明虽然疗效显著,但有一定的β受体兴奋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动过速.患儿因年龄的关系,无主诉能力,护士必须加强巡视,如患儿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恶心及心率过快时,应减慢滴速,同时报告医生,以免心动过速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而加重病情.
作者:马登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自1999年12月-2000年1月共分娩150人,新生儿窒息24例,窒息发生率为16%,其中轻度14例,占窒息的58%,重度10例占窒息的42%,抢救成功率为100%.现将抢救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1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作者:侯艳芝;李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分析新时期社区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对卫生体制改革,走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当前社区卫生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同时提出社区卫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要有一支勇于奉献,具有经济管理,组织能力,并有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管理队伍的整体形象,促进社区卫生的良性发展.
作者:陈先辉;廖云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水肿程度比较严重者,皮肤表面可因渗出液体而潮湿,因此在消毒前应先将局部皮肤擦干,以免影响消毒的效果及胶布的粘贴.2选择穿刺的部位时,应先挤压水肿的部位,初步看清血管,然后再将止血带扎上,消毒注射的部位,同时拿一根碘伏棉签将左手拇指指腹的皮肤进行消毒,右手持针尖的针病,左手拇指指腹稍用力按压穿刺部位,看到血管,在左手拇指松开的一刹那快速进针,进针的角度比一般人要大些,因为水肿病人的血管较一般的人深,可视水肿的程度而定,一般以20-30度为宜.
作者:马菊岚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与肝硬化病变程度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测定其HA含量与T3水平.结果:随着临床肝功能程度加重,HA含量逐渐增高,而T3随HA的增高而下降,与H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3).结论:肝硬化时,T3与HA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HA与T3浓度,对估测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肖晖;杨兵;师水生;郭文栋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麻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结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显著下降.
作者:张燕平;李树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对象和方法1996年8月-1999年8月我站及协作单位门诊选择孕8-18周240例,年龄20-40岁,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并与停经天数相符,心、肝、肾功能正常,无生殖道畸形、子宫手术史、宫颈损伤及修补史等.用药方法:分3天温开水服药,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1天:晚8时服米非司酮50mg;第2天:早、晚8时各服米非司酮50mg;第3天:早8时服米索前列醇600ug,后留门诊观察12小时.对孕10周以上者根据情况每4小时加服米索前列醇400ug,总量限为1400ug.
作者:谭跃英;王德英;王京燕;潘丽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有300例中晚期肺癌接受化疗.其中术后化疗60例,单纯化疗240例,年龄20-76岁,男性204例,女性96例.完全缓解60例,部分缓解97例,总有效率达94%.
作者:彭敏;丁亚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52岁.因脐周疼痛1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之主诉入院.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平软,脐周压痛明显,有反跳,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25.4×10/L,N0.85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拟行手术治疗.取右侧中腹部切口.术中见回盲部转至左上腹,升结肠位于横结肠后面,阑尾充血,水肿明显.顺行切除阑尾.切口II/甲愈合.8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马进连;董向辉;李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例1,患者女,26岁,因停经53天,下腹部坠痛1天入院.既往月经正常.查体:急性病容,血压90/50mmHg,心肺正常,腹肌紧张,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妇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着色、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子宫体孕50+天大小,软,右侧附件增厚,压痛明显.B超示:①子宫腔内见妊娠囊;②右侧附件可见一4×3×2cm大小的包块;③子宫后液性暗区,考虑为右侧包块破裂所致.后穹窿穿刺抽出4ml不凝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孕50+天大,软,右侧卵巢增大约5×3×3em大,其上有1.3×1.3×1cm破口,活动性出血;见右侧卵巢上附着胚胎及绒毛组织;左侧附件正常.
作者:高桂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本文就褥疮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1苯妥英治疗褥疮何代琼[1[报道,外用苯妥英治疗褥疮,突出的特点是分泌物明显减少,用后肉芽组织生长后在第7天左右为明显,刺激新鲜肉芽组织向表面生长,特别是对小而表浅的褥疮,易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孙艳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院消化科自1998年6月至2000年1月期间选择因消化道症状而就诊,并经过内镜检查的患者共230例,用快速尿素酶法、组织Giemsa染色法及幽门螺杆菌培养法确定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同步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以观察其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运贵;王健平;姚桂芹;张纲锋 刊期: 2000年第10期